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以自学指导方案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2015-07-27 10: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自学流于形式,学生的自学效果与教师的预设存在差距,课堂上,学生不能充分地运用自学成果参与教学活动。如何提高学生自学效果,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呢?几年来,我以自学指导方案为载体,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
  一、明确自学时间是前提
  自学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合理安排自学时间是提高自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学内容,在布置自学任务时,首先明确学习时间。例如,自学《慈母情深》时,要求学生利用3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样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既帮助学生抓紧时间完成学习,又能让认为自学走走形式的学生认真、快速地完成自学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和心理准备,提高了学生自学的效率,为创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明确自学内容是基础
  学生的自学往往与教师的预设存在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设计好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自学指导方案,选择好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白要学习什么,让自学有的放矢。教学时,对于第一课时的自学指导方案,主要要求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和课文整体感知的自学,对于第二课时的自学指导方案,主要安排学生对具体的语段及表达方法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时,让学生思考,“课文既然是写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圆明园的辉煌?”学生对教师规定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适时利用学生的自学成果组织教学,学生当堂学,当堂会,尝到自学的甜头,教师保落实,轻负担,真正实现了教师轻松教,学生轻松学。
  三、明确自学目标是关键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提示、激励的作用。要使学生自学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让学生知道自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即明确自学目标。在设计自学指导方案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自学的每项内容都会提出明确的要求,不但让学生明白在规定时间内学习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学到什么程度,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例如,学习《全神贯注》一课时,我指导学生自学时用直线画出文中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全神贯注写出来的,从中你体会到了罗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明确的自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避免盲目自学。同时,明确自学目标,也是学生自我衡量自学效果的一个标尺。
  四、明确自学方法是保证
  自学指导方案的设计不仅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学习知识并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学习知识,即让学生明白怎么自学,逐步学会自学,最终学会学习语文。在自学指导方案中,针对每项自学内容要给学生明确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实现有效自学。例如,对于词语的理解,我会引导学生运用查阅工具书、近义词替换、逐字解释、结合生活和想象等方法;对于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我会引导学生使用联系上下文、联系时代背景、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利用课文插图、结合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对于课文内容的概括,学习故事性文章,我会引导学生试着从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内容,学习其他文章,我会引导学生试着将每部分的内容串起来把握主要内容。
  总之,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自学任务时,要做到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目标、明确方法,让学生看到课文时知道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学每项内容都有明确的自学时间和自学目标,运用相应的自学方法进行自学,学生学起来条理清楚,思路清晰,使自学得到规范、得以有效。在帮助学生学会自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