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基于探究理念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的方法建设

2015-07-15 08:4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在践行“三个面向”的过程中,在北师大课程与教学论专家项华教授的数据探究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基于探究式教学理念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模式——景山学校“数字科学家”校本选修课程。该课程是一种在数字环境下,以信息技术作为情感激励工具和探索工具,旨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探索世界的意识和能力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期望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能够对任何一个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选用适当的科学手段进行解决,从而成为一名自由的探索者。
  “数字科学家”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在突出趣味性和有益性的同时,突出数码设备及“数字科学家”课程理念的渗透,并把最新的科技元素融入其中。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数字科学家概述(1课时)
  第二单元:Scratch程序设计初步与简单游戏制作(5课时)
  第三单元:纸电路探究与创意制作(3课时)
  第四单元:千云“超极鼠”探究学习(3课时)
  第五单元:反应时间的测量与研究(4课时)
  第六单元:人面探秘(Face to face, Eye to Eye)(2课时)
  本课程采用基于问题的小组探究式学习,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学习模式。下面以“机械按键反应时间的测量”一课为例,介绍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机械按键反应时间的测量”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七年级的选修课程,学生是在对课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的。本学期由于课时的安排,每周只有1课时,本单元之前,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有所了解,会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但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过数据处理方面的训练。根据学生情况,我们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知道反应时间的内涵;掌握并利用Scratch编写测量机械连续按键时间的程序;知道描述数据的基本方法:三值法和图像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游戏得出反应时间的内涵,体验从具体到抽象及抽象概念建立的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及课堂实践初步掌握Excel的求差、求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的方法;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数据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反应时间的积极性;加强小组合作的意识;通过实际的学习活动,建立起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
  直接导入课题,利用课题引出问题:什么是反应时间?如何测量反应时间?
  教学环节二:反应时间概念的探究
  (1)“萝卜萝卜蹲”游戏活动探究反应时间内涵
  请四名学生在讲台前站成一排,教师给他们分配角色,分别为:红萝卜、黄萝卜、白萝卜以及绿萝卜。教师说明规则(听到自己对应的颜色后下蹲)后,游戏开始。随着“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黄萝卜蹲......”的口令,学生们进行游戏,学生听口令,通过正确完成动作的质量、快慢最终分出胜负,其他同学观察比赛同学的表现,参与评判。
  (2)按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分析游戏动作,说一说:什么是反应时间?我们是如何测量反应时间的?
  (3)师生交流,探讨反应时间的概念
  分析游戏动作,学生经讨论很快得出了反应时间的三个过程,即感应器(人耳)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央处理器(人脑)分析信息、做出判断的过程;执行机构(四肢等)做出反应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所用的时间,就是完成这个动作的反应时间。
  (4)教师继续质疑,引发思考
  教师:刚才的游戏过程中,我们测量了同学的反应时间吗?如何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测量,采用的是观察法,定性的测量,结果是谁比较快;从而引入定性观察的测量与研究方法。
  教学环节三:记录每次机械按键的时刻
  (1)提出问题
  教师:这节课我们要来进行测量的是“机械按键的反应时间”。对于机械按键,同学们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事件过程:一声令下,右手食指开始按空格键,之后不断地按,越快越好。
  如何测量机械按键的反应时间?今天我们要用Scratch来设计一个测量装置以完成这一测量。
  (2)测定按键反应的实验装置设计
  原理:当按下空格键(或其他键)时,计时器便记录下当时的时刻,并加入到已经设定好的时间链表中,相邻两次时间数据之差即为连续按键的反应时间。
  (4)学生实验
  用Scratch编程制作时间测量装置,设计好后进行试验测试。记录按键时刻,采用竞赛的方式,每位学生记录自己30秒钟的按键次数和时刻。
  教学环节四:数据的导出与处理
  (1)导出数据,建立数据表
  教师演示:time.txt。
  启动Excel,建立数据表 。
  (2)用函数进行数据处理
  教师演示:用Excel处理数据(求差、求平均、求最大、求最小)
  (3)建立散点图:认真观察,模仿操作
  (4)汇总数据
  汇总小组内学生的每组数据(三值)。
  教学环节五:应用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1)教师指导报告写法:复制数据,做简单数据分析。例如,我30秒内的机械按键次数是168次,最快一次是0.02秒,最慢的一次是1秒。按照老师给定的标准,我的反应水平是正常的。
  每个人撰写个人报告,小组负责人汇总小组数据,撰写小组报告。
  (2)展示交流:挑最快完成的2个小组进行展示汇报。
  教学环节六:本课小结
  (1)学生说本节课收获。(2)教师回顾性总结。(3)课外拓展:测量其他的手指和其他人机械按键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还有什么样的类型?如何测量?
  教学反思
  1.本课是数字科学家课程的典型课例,教师从课题引入概念性问题,在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楚的情况之下,让学生带着问题,玩“萝卜萝卜蹲”游戏。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析游戏动作,学生得出了反应过程的环节和相应的反应时间。师生在共同交流中了解定性观察的测量方法。接着教师提示今天要测量的是每位学生自己的机械按键反应时间,分析动作过程,明确测量目标。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利用Scratch设计出能够记录每次按空格 键时刻的计时测量装置。通过学生示范数据采集的方式,让全体学生测试自己30秒内的按键次数和时刻。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导出数据,并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处理,求出每一次按键的反应时间。接着提出问题:如何描述数量比较大的一组数据?三值法看数据值的区域和平均水平,图像法(散点图)看每一个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是典型的定量研究的方法。让学生求自己反应时间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做出相应的数据散点图像。提出分析数据的探究报告,要求学生复制自己反应时间的特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描述与分析,完成研究报告;最后进行交流共享。
  2.通过游戏体验和理解科学概念、测量方法。学生在“萝卜萝卜蹲”游戏过程中体验理解科学概念,观察比较快慢——定性研究;设计实验装置,获取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定量研究。体现了“数字科学家”课程理念中的科学素养与信息素养融合培养的理念。
  3.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探究活动课,谈到收获与体会时,学生的反馈是:我知道了可以用Scratch测量反应时间,并且还可以编游戏、制作动画片等;最有意思的是连续按空格的练习和萝卜萝卜蹲的游戏;学会了如何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利用大脑向四肢,传输数据或指令的速度,是反应速度;测量方法是利用键盘传感器来进行测量的;最有意思的是Scratch能测按键时间,原来以为只能编游戏呢;像科学家一样地做探究写报告,太有成就感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