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运用问题刺激 激发课堂活力

2015-07-06 10: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中,刺激主要是对“人的问题”进行的刺激。本文主要阐述了运用多种刺激策略开启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课堂活力。
关键词:问题刺激;活力;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主要实施语言刺激,它刺激的是人的学习表现与状态,而没有刺激学生所研究的问题。当发现哪位学生学习“溜号”时,通常用讥讽和嘲笑的语言给予刺激。这是传统教学的语言刺激,其刺激的收效是可想而知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格思里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要素与肌肉动作之间建立的联结,联结形成,学习也就完成,这是一种全与无的联结。”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善于捕捉问题对话的关键时刻,利用有效手段不失时机地对问题对话组织大量的刺激要素,创造多重情境刺激来激发课堂活力,强化学生的观察、记忆,不断巩固学习成果。教师要让新课程有效课堂成为琳琅满目、色彩诱人、令人流连忘返的“商场”,让学生一进入其中,就完全被迷人的情境所吸引,感到惬意,感到轻松。
  一、以“美”的语言刺激问题,开启思维的大门
  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把人带进梦一般的迷人境界。事实也证明,教师的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耳醉其言,心醉其情”,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之中。如果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没有语言的支持,科学的内容难以讲清,深厚的情感难以寄托,严密的推理难以传授。Www.133229.CoM因此,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与表达,极力达成与孩子的一种默契,追求语言的“美”,用优美的课堂语言去熏陶学生。语言应做到词汇丰富、规范、连贯、得体,就是合乎语言交际的环境。同时,要增加语言的文采魅力,以言醉人。如我们在分析《荷塘月色》艺术特色时,随口吟出事先准备的优美语句:月色迷蒙,先生用平平仄仄的脚印将月色融进荷塘,荷香便琴声般自那夜漂游至今,洗濯着少年的梦呓。短短几句,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美好氛围,表现了教师与作者同频同振的情趣,把学生带进了荷花、池塘、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唤醒了学生们的审美体验。通过语言刺激,激活学生的言语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媒体刺激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优化了教学环境,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新课程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为媒体而媒体,把过去的灌输变成了“电灌”,我们要有效使用媒体技术来刺激所探讨与研究的问题,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在问题对话过程中,当需要教师呈现大量的有关教学问题讨论与研究的背景资料信息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快捷性、丰富性等特点,以最大的容量来呈现背景材料,为问题对话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视野、新的领域,达到刺激问题的目的。当核心内容或关键问题呈现不能用语言描述和粉笔书写解决时,教师可利用媒体技术把关键问题以ppt形式呈现出来,这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有利于统一学生的认识,还能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森认为:一种刺激重复多次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使失掉它开始时对重要知识点以重复呈现刺激问题引起兴趣的效力。在有效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茂、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调动学生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将学生带入了新奇的问题对话情境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三、用活动情境刺激问题,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建构主义教学要求学生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学生需要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对传统教学无疑是个挑战。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需要设置多种情景,把学生带进一种有效促进学习与对话的情景世界,让他们在那里畅想与遨游,在那里实现问题对话,在那里实现思维碰撞。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景刺激问题,使学生身临其境,激活想象思维。

 各式各样的竞赛常常使人忘掉犹豫、忘掉自卑。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和善于表现的心理,教师要给予正确引导,把这种心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的某些环节,可以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来刺激问题对话。我们可用以竞赛情景来刺激学生大脑的活动,形成热烈气氛。例如教师在讲授《唐诗宋词》时,可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诗在3分钟内背诵,看谁背得快,结果有的人2分钟就背出来了。为什么效率这么高?同学们说:“因为是竞赛,把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尽管比赛没有奖品,可还是热火朝天,课堂充满了活力。
  我们还可以用心理体验情景来刺激问题对话。一般来说,师生的问题对话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在不同的情境下,学生的心理表现出不同的状态;不同的心理表现,可激发不同程度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适当创设学生心理体验情景,来刺激问题对话。例如,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举行作文观摩教学,故意迟到了几分钟,学生们异常着急。这位教师不慌不忙走上讲台,向大家宣布了作文题目——“当老师迟到的时候”,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训练。这位特级教师根据写作训练目的为学生创设心理体验的情境,真是煞费苦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活动。但是,只要运用得当,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运用“移情”刺激问题,激活生命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多么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因此,良好的情感状态可以成为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会对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记忆、操作和问题的解决产生促进作用。所以,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感刺激问题,动之以情,刺激学生心灵之深处,激发其原始冲动,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但是,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对于文本问题,教师要加以点拨,以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在有效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正确理解、把握对话文本内容和对客观事物某一特征有深刻感受、确切认识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创造性地运用“移情”手法,言志、传道、抒情,激发学生生命活力。
  例如在讲《沁园春·长沙》时,让学生当导演设计镜头,拍摄tv;讲《祝福》时,让学生围绕“谁是凶手”的问题展开“法庭辩护”、……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笔者让学生阅读、品味、讨论表现母亲对作者关爱的几个细节,并动手写了一些生活片断来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一位同学写到:星期六下午约同学去玩,直到很晚才回家,快要到家时,发现正在路灯下焦急等待的母亲,自己多么难过,感到很愧疚……许多学生陷入深思。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移情”手法进一步情感熏陶,有效地刺激了问题对话,使问题对话达到了一种情感境界,使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潮,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课堂问题刺激的方式很多,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备课,精心组织,充分运用教学机智,选择最佳刺激方式,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德儒.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4]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