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试析技术人文教育下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

2015-04-24 15:0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培养具有某类职业或行业技能和知识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所以,技术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技术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体现了其培养的人才特点和水平,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但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往往过于强调技术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只看到技术对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而忽视了技术对人、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进而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高等职业院校成为 “制器”之所,而非育人之所。改变和纠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就必须在技术教育中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价值,在技术教育中加强技术人文教育,培养能够正确发明、使用、操作技术的专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应然之路。

  论文关键词:工具人;技术教育;技术人文教育

  一、技术之人文意蕴

  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从我们自身的衣、食、住、行、通讯、交通、健康、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活动,无不打上技术的烙印。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造福于人类,也能够给人类带来灾难。现代技术的滥用产生了大量的自然和社会问题,如克隆等医疗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化学化工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过渡开发带来的资源枯竭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得不让人们重新思考技术负载的价值,即技术具有的特殊的人文意蕴。

  技术具有二重性,即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的自然属性表现在任何技术的产生、发明都依赖于自然物的客观实在性,任何技术都必须服从和遵循自然规律,体现了自然的必然性。技术的社会属性表现在技术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所以它不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一开始就体现着人类改造与控制自然的权力意志,深刻地展示着人的本质力量。

  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传统的技术中性论的观点往往割裂了技术二重性的联系,认为技术简单地是一种达到目的的中性手段或工具体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如梅塞纳(Emmanuel Mesthene) 就认为:“技术为人类的选择与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

  后来,一些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学者如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开始强调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和手段,它负荷着特定社会中人的价值。如,技术哲学家 F·拉普认为:“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斯塔迪梅尔(John M. Staudenmaier)指出:“脱离了技术的人类背景,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义上的理解。那些设计、接收和维持技术的人的价值与世界观、聪明与愚蠢、倾向与既得利益必将体现在技术的身上。”总之,技术是负载价值的,体现着人类改造与控制自然的权力意志,其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就给自然以及人类自身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技术革命以来,技术不仅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也已经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方式和历史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技术性特征与工具人培养

  “工具人”假设是管理学中的概念。这种观点把生产活动中的人视作与机械等技术一样的一种工具。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使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象机械工具一样去做技术动作。基于“工具人”假设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工具人”假设的实质在于忽视了人的本性,取消了管理对象作为“人”的资格,认为管理对象只是管理者实现管理目的的手段,研究人只是为了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生产任务,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进入现代社会,尽管“工具人”假设已经受到众多的批评,但由于技术主义的盛行,人们已经赋予“工具人”以新的含义。传统的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简单地是一种达到目的的中性手段或工具体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在此思想影响下,以技术教育为主的当代教育,尤其具有鲜明技术性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中的人当作了达成教育目标的工具,教育目标逐渐有了工具化的倾向,而培养的人才也逐渐偏向“工具人”的倾向。这种工具化的教育目标把人当作一种“器”、“物”,教育目标就是为了“制器”,培养人的过程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程序化、技术化的灌输、塑造。教育实际上成为整个社会大工业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在不断地生产出标准化的工具。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地体现了其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功能,而相对较少地体现个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与功能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征加剧了教育目标的工具化倾向,这种教育目标的工具化倾向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工具人”倾向。在高等职业学校实际工作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或看到这种“工具人”培养的表现。比如,“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一句极其普通的话语,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这一思想,其实这正是教育目标工具化的一种表现,人才成了可以任意塑造的工具或器物,社会需要什么样类型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照此模具塑造什么样的人才。随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及“双证书”、“双技能”等指导思想或办学模式的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教育对象成为千篇一律的可以被任意塑造、规训的工具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有多重深刻的社会原因。比如,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按照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而理性地设计出来的,先于教育实践的目标模式,从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国家和社会取向,而不是从人的发展本身出发;培养目标更多地倾向于社会的需要,而教育对于人性的完善、精神的满足等被忽略了,被教育者成为了被动接受教育目标的符号,高等职业教育在目标上实际不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公民个体,而更多地是培养听话的工具人。

  如果再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看,这种工具化倾向源于人们近代以来对技术的崇尚。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比以前更舒适,人们无时不在享受着技术带来的好处。技术的力量已经被大众无条件地接受,并进而影响和控制了大众的思想与感情。“技术”一词开始成为人类主流的意识形态,人们逐渐普遍认为只要有适当的技术,就可以解决人类出现的几乎任何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技术性特征更推动了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在这里不仅把受教育的人当成同一的器物,制订同一的目标,而且把人当作了可以解剖的工具,当作一个一个完全没有感情的机器来加工制作,意图通过各个方面的目标的达成来拼凑成一个整体的人。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人们似乎心甘情愿地让人把自己孩子作为东西,作为工具,作为机器去塑造、去加工、去利用”,进而培养出适合社会某一部分需要的工具人。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完全被忽略,教育目标的工具化自然进一步加剧。

  三、高职院校技术人文教育的含义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应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技术改进。因此,技术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技术教育是其应然之策。但在技术教育实践中,我们有意无意地强调了技术的自然属性,忽视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往往只看到技术对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而忽视了技术对人、对社会、对我们的生存的巨大影响。进而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高等职业学校成为“制器”之所,而非育人之所。改变和纠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就必须在技术教育中正确认识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价值,在技术教育中加强技术人文教育,培养技术主体自觉对自主选择的技术所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人文视角研究和探讨技术,正确认识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而以人文指导和提升技术,才能使技术得到有序、妥善的发展与运用,为人类创造更加幸福光明的前途。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的艾雪培认为,技术人文主义是解除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分裂与隔阂的最后方法;阿什比倡导技术人文主义与之呼应,认为“技术是与人文主义不能分开的。”人文教育是把人文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的过程,精神的内化和熏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人文教育旨在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导向,为个人提供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它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它的功用主要在于给人以“教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人文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具有技术人文教育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的教育类型,技术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和强调。但技术教育导致的工具人培养倾向日益得到重视,这不仅是高等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人的发展的问题。在技术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无疑是解决工具人培养问题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所以,技术人文教育可以理解为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意蕴,理清技术与人的关系,在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能够正确发明、使用、操作技术的专门人才。借用美国哲学家芬伯格(Andrew Feenber)的话说,我们可以“把技术同技术系统和自然整合起来;把技术同伦理的和美学的符号安排整合起来;把技术同它与工人和使用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等整合起来;把技术同它的工作和使用的社会组织整合起来。”

  四、高职院校技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技术人文教育无疑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应然之路,在开展技术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技术性特征设计合适的教育内容,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模式。技术人文教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树立和谐技术观

  技术观指某一时期人们对技术的总体评价,它涉及到人们对技术发展的总体看法,对技术功能的认识,技术实践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技术中性论、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等等都是一种特定的技术观。技术观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技术观。比如,在古代中国,技术是低贱的,技术教育甚至进不了学校的门槛。古希腊更是崇尚自然,追求所谓“幸福的无知”,斯巴达甚至把艺术和艺术家、科学和科学家一起赶出了城垣。及至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于是人们开始崇尚技术,相信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培根更是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但工业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问题,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影响。于是人们不得不开始对技术进行反思、批判,重新审视技术与人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传统的仅仅把技术视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的观点已经不再适用,或者说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适用,技术本身同它的用处已经不可能完全分开,技术不仅与自然,而且与社会、人紧密相连,变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与伦理问题。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同样不能适用现代社会,因为他们只是强调了技术的二重属性中的某一方面,无法使技术与人、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我们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应该树立一种和谐的技术观。这种和谐技术观强调技术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均衡,强调在技术发展的同时,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发明技术、使用技术和利用技术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技术的好处,减少技术的危害。

  (二)学习技术发展史

  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或者技术的发明都有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技术教育中掌握必要的科技发展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技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科技发展史,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总体规律,加深对科技基本理论的理解,开拓知识面,而且对系统地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启迪人们的理论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技术、应用技术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技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每个时期也都与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活动相联系。科技史和科学家们奋斗史的关系是属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治学态度、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会对科学的发展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给科学发现涂上各种各样的个人色彩,这方面来看是偶然的,但从科学发展的整体上看又贯穿着一定的必然性。学习科技发展史可以同时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生平、科学活动、治学态度、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得到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表明,科技的发展不是实验记录的堆积,也不是知识的单纯累积。科技上的每一个创造,总涉及一些超越前人工作的思想飞跃。科技发展中有渐变,也有突变。科技中每一个新的发现,总是要求重新构思原来的理论,重新评价原来的事实。科技史就是在知识领域内,由量变到质变并引起技术革命的历史。学习科技发展史要正确处理科学发展中继承与批判、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一切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有反映自然规律性的一面,也有它不完善和不精确的一面,即使今天还没有找到它的不完善和不精确的证据。科技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把它从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中孤立起来。科技的发展要受到社会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生产的各种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因此学习科技发展史可以从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一个时代的发展特点,进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培养技术责任意识

  无论是技术的发明还是技术的使用,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门技术人才,他们的工作就是技术性工作,作为技术责任的主体之一,他们的技术责任意识直接影响技术发展和使用的目的和方向。单就技术责任的主体而言,应该涉及广泛的部门、群体和个人。技术形成过程不仅是技术个体伦理价值的表现与渗透,同时也是技术内在地接受社会伦理价值的表现与渗透。技术形成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得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体、企业及其决策者、政府及其决策者、大众传媒、消费者等一起成为技术责任的主体。所以,作为未来的从事技术工作的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技术责任的主体之一,必须树立应有的技术责任意识,即对技术发明、应用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的意识。根据技术的二重属性,可以从不同视角对技术责任进行不同划分:从技术的承载主体来看,技术责任可分为个体的技术责任和组织的技术责任;从技术责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道德伦理意义上的技术责任和法律意义上的技术责任;从技术承载的方式来看,技术责任可分为直接的技术责任和间接的技术责任;从影响范围来看,技术责任可分为区域的技术责任和全球的技术责任等。

  可见,技术责任是复杂多样的。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从人的发展进程来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而对于个人而言则是一种必须完成、无可推卸的任务。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将来作为技术知识的拥有者,掌握着现代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直接主宰着大大小小的技术活动。他或他们对技术运用的社会后果无论是可以预知的还是不可预知的,他或他们都应该承担一定的技术责任,包括可以预知后果的通告与预防的责任和不可预知的后果负责。技术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以未来的行为为导向,以培养许多技术人员合作参与意识为基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责任,是一种积极性的行为指导。

  (四)感知技术之美

  技术美是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美的规律紧密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工艺美等有根本上的区别。传统的工艺美是个体劳动的产物,有很大的感性艺术色彩,其承载物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而技术美的承载物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技术美的表现方式和特性。技术美是功能和形式的统一,功能和形式的和谐一体是技术美最为本质的特性。工业产品的目的首先是功能的满足,只有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技术美才有存在的意义。同时工业产品必须操作安全、方便、简单、舒适,这是衡量和鉴赏技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操作得心应手,功能安全齐全的工业产品,才能进入人的视野,给人以美的感受。

  自然美和艺术美是人们的常爱,但其中的审美情趣并没有大的变化,乐山乐水几乎是人的天性,而经典艺术作品同样具有永恒的魅力。然而人们对技术美的鉴赏却有很大的变异性。在对技术美的发现和鉴赏中,喜新厌旧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技术美的变异性,主要是因为工业产品的功能及特性始终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当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新的技术平台上的工业产品的技术美才能得以实现并被社会所接受。对于技术美来说,科技发展越快,工业产品的换代更新就越快,技术美的变异就越快。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技术美代表一种不断向上、向前发展的勃勃动力,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技术美到底以何种面貌和形式存在并作用于这个世界,完全取决于人类对科技的掌握和控制,以及对技术美的认识。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任务之一就是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种美学观点,善于从技术产品中感知美、欣赏美和鉴赏美,使美的情感进入心田,用美的灵感激发工作动力,要培养喜新厌旧的技术美审美情趣,在这种审美愉悦中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追求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