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精神成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应然选择

2016-05-25 09: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职院校应当实施精神成人教育,由于高职院校在教育内容和实施方式方法上有其自身特点,高职阶段的重点是要让学生树立精神自信,引导学生有精神成人的教育需求,养成自由思想的思维习惯,并以专业成才促进精神成人。通过精神成人教育,尽量使学生在高职阶段完成精神成人的转变。

 

  人人都有精神成人的需求,但在层次高低、内涵深浅、自觉与否等方面,各群体之间有所不同。作为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文化人,其精神成人的追求理应强调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相对较差,因此,如何对高职学生实施精神成人教育,需要不断审视、研究与实践。

 

  一、审视高职学生精神成人教育

 

  育人的目的,一为成人,二为成才。成人与成才两者皆重要。但在现阶段,成人比成才似乎更为困难。这既有时代背景,也有社会影响;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家庭责任。学校没有必要对原因去追根问底,需要做的是主动承担起育人的重任,尽可能使学生在高职阶段完成精神成人的转变。

 

  ()高职学生精神成人教育有别于本科学生

 

在英国学者纽曼看来,精神成人教育应是博雅教育自由人教育,强调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1]。弗莱克斯纳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能做到心智自由地致力于研究学术[2]。夏中义教授认为:精神成人的内涵——旨在让一个大学生于本科期间初具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潜质,其鉴别尺度之一,当是看其在学业之余,能否认真且持续地向自己追问如何做人这一终极命题,以及在何种价值水平上思索乃至践履此命题”[3]。这些观点着重阐述了本科院校或研究型大学的学生精神成人的标准。

 

但对于高职学生,由于育人的产业性和技能性特点,又由于在校培育时间相对较短,培育期间还经常在公司、企业实习,采取的是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育人方式,因而在精神成人教育上可能难以达到本科学生的要求,但这并不是说,高职学生不需要精神成人教育,夏中义教授在《精神成人与大学》一文中提出:一般公民精神成人与本科生精神成人之间有深浅、缓急、轻重、刚柔之分。为此,笔者认为:高职学生也应有精神成人的需求,高职院校也应当开展精神成人教育,但是在程度深浅、培育方式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精神成人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应然选择

 

  高职院校现阶段开展精神成人教育尤其重要而且急切,这既是健全独立人格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高职学生急需精神成人。许多高职学生长时间上网闲聊、玩网络游戏等精神匮乏现象已经成为一种病态,这种病态现象不仅荒废了时间和学业,更为严重的是学生内在精神力量被削弱,而且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这一现象是由社会环境、中小学分数教育以及家庭过度溺爱等多种负面因素造成,有的已经成为陋习、顽习,对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而且,学生长时间上网闲聊、玩网络游戏等现象源于好逸恶劳之人的本性,且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被外因诱发,形成了一定的内生动力,不及时阻止,当内生力量变得更加强大之后,再要扭转过来会更加困难。

 

同时,由于形成劣习的长时性与高职教育的短时性在时长上形成较大反差,即使学校非常努力地实施精神成人教育,能起到的效果也有限,更何况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将育人重心真正转移到精神成人教育上,学校需要一段较长的摸索过程。因此,精神成人教育对高职院校而言变得更加急需、急迫、急切。

 

2.“精神成人教育是健全学生独立人格的必由之路。高职阶段正是学生独立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与独立人格相关联的,诸如:诚信、担当、责任、爱心、善良、谦恭、尊重等诸多要素,都需要学校通过教育,去引导和养成。

 

当下许多高职学生,一方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求被尊重、被理解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容不得他人有一点点不尊重或对个人主体意识的挑衅;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上难以自立,知识、能力、才干没能独挡一面,中学阶段成绩较差造成的自卑,使他们难以自信、自立。在这种尊重需求和缺少自信的矛盾心态下形成的人格存在缺陷,需要学校通过精神成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独立的人格。

 

  3.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精神成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社会发展要求大多数人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人与人之间能够做到充分的尊重与被尊重,人的意识形态既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又互为补充、相互交融。为此,高职教育必须要朝着培养越来越多精神成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向发展,使毕业学生既掌握较好的技术技能,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又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使人的个性与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使人生活在相互尊重、精神愉悦的社会之中,并在人的本质内容上推动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

 

  二、精神成人教育难点解析

 

  实施精神成人教育是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然选择,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至少要完成四件事情、破解三道难题。

 

  ()应完成的四件事情

 

  1.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精神成人需求。学生存在教育需求是追求教育效果的基础。学校在实施精神成人教育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有精神成人教育需求。为此,学校应当明确精神成人教育内涵,制订以精神成人为重要育人目标的培养方案,引导学生懂得精神成人对于生命的意义,懂得精神成人既是完善自身生命价值的追求,也是社会对个体精神层次和行为准则的客观要求。让学生构建精神成人的目标追求,肩负起精神成人的社会责任。

 

  2.引导学生树立独立的人格。让学生懂得独立人格的重要性,享受独立人格所拥有的权利,承担独立人格应尽的义务。养成独自面对生活、工作、学习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立自强。在物质上还不能独立的时候,精神上首先独立,再从精神上独立逐渐走向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独立,直至实现依靠独立的人格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目的。

 

  3.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物质上的独立是精神成人的基础与保障,对于以技术技能为主的高职学生尤其如此,因此,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潜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使专业与职业更加对口,在职业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和技能特长,为精神成人奠定技能基础,将精神成人养成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工作岗位,从在学校接受精神成人教育发展到在职业岗位上自我成长。

 

  4.养成自由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会正确思维并养成自由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是精神成人的重要内容,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基础,是精神成人的主要特征。自由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要求学生不被传统的思想束缚,不被传统的知识与技术束缚。有独立的见解,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勇于创新,长于创新,养成创新性思维习惯。

 素质教育的应然选择

  ()需破解的三道难题

 

1.破解学生意志薄弱的难题。新生意志薄弱现象主要表现在:缺少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够学有所成,不相信自己能够成才,能够成为企业家、技能精英,成为企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缺少主见,人云亦云,无独立见解与独立思想。缺少毅力,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研究、实践,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愿担当,无大志,得过且过。缺少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主动追求的习惯养成。

 

实施精神成人教育必须要破解入学新生意志薄弱的难题,这既是追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中,养成多角度、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学会忍耐与宽容,懂得谦让与分享,能够担当与承受等精神成人的内容要求,也是达到精神成人所必须具备的顽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等意志要求。

 

  2.破解精神成人教育缺少载体的难题。精神成人教育具有养成、引导、潜移默化的特点,既不能一蹴而就,又不能简单说教。因而需要载体,这样的载体可以有多种类型:诸如工程项目载体,通过一个时间较长、内容丰富、涉及范围较大、参与学生和教师人数较多的育人工程,达到养成的育人效果;又如课程教学载体,以通识教育内容为基础,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选修课程,以知识普及达到的育人效果;也可以是实践载体,以社会实践、信息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安排学生长期从事某几种社会实践和研究工作,达到育人的目的。由于精神成人教育的目标是养成学生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一个时效较长、成效不易显现的育人过程,因而选择育人载体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难度会增加。

 

  3.破解学校精神成人教育时间短的难题。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勇于担当、锻炼毅力,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改变陋习顽习,使学生初步具备精神成人的素质。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只有三年时间,在三年时间内要完成上述教育内容、实现育人目标是一件较难解决的事情。

 

  三、精神成人教育的实践途径

 

  如何完成四件事情、破解三道难题,较好地实施精神成人教育,是高职院校需要反复研究、反复实践的课题,而且随着精神成人教育的不断深入,内容应不断丰富,方式方法应不断改进,使精神成人教育与时俱进。从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出发,首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自主实践树立精神自信

 

精神自信是养成独立之人格的基础,这种对于研究型大学学生基本上不存在的精神不自信现象恰恰是高职学生的通病,因此,树立精神自信是高职院校实施精神成人教育的关键,是学校必须要做而且要想办法做好的一件事情。让学生精神自信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入手,面向全体学生,以开展综合能力培养工程的方式,增加学生精神自信。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以项目研究与实践的形式,在学生感兴趣、有一定爱好甚至特长的基础上实施。实施过程中,由学生自行撰写立项申请,自行选择合作同学,自行选题和确立预期成果,自行研究与实践,自行结题。

 

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教师起到指导和咨询作用。学生的选题可以涉及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社会热点、社区管理、专业应用、市场调研、经济发展,等等,范围不设限制,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关注热点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有我的研究我做主、我的实践我安排的自信和自主意识。

 

  实施综合能力培养工程的优点:能让学生在熟悉而有兴趣的领域开展研究与实践,增加了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信心。二是通过项目的自主研究与实践,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实践的方式方法与基本步骤,为养成主动学习习惯、形成思想自由奠定实践基础。三是通过项目自主的形式,构建具有项目特色的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因此,这一做法对学生养成精神自信有较好帮助。

 

  ()“以点带面培育需求

 

引导学生具有精神成人的教育需求,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精神成人的内涵,建立精神成人的责任意识,是一个知识教育和自主意识的养成过程。对于不愿意通过记忆和理解进行学习的高职学生,如果仅仅通过知识普及方式是很难使大多数学生产生精神成人教育需求的,因而可以将少数有一定人文素质基础的学生组织起来,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的方式,让这些学生首先产生精神成人的教育需求,以点带面,达到大多数学生都有精神成人教育需求的目的。

 

参与卓越人才培养工程的学生数量一般占总数的10%-20%,人数过少则显得太特殊,人数过多则可能挑选不到足够的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精神成人内涵要素、精神成人教育发展过程、精神成人价值特征等内容的讲解,分析、研究、讨论与精神成人有关联的社会现象、文化元素、人格特征,参与有关精神成人内容的社会调研、数据分析、案例解析,让他们对精神成人有更深的理解,使他们在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精神成人的教育需求,甚至达到精神成人的教育效果。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的主要优点:一是由于参与卓越人才培养工程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素质基础,易于理解精神成人的内涵,易于形成精神成人的心理共鸣,因而容易产生精神成人的教育需求。二是在部分学生产生精神成人的教育需求之后,对其他学生能起到引导、促进和渗透作用,使其他学生由好奇、羡慕,到学习、理解、探索精神成人的内涵,实现精神成人教育的内生性需求。

 

  ()创新创业锤炼思维习惯

 

思想自由的思维习惯是养成自由之思想的基础,要使学生养成思想自由的思维习惯,较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创新需要开拓,需要自由地思维,不能被传统观念和习俗束缚。创业需要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开发出与众不同的产业领域,具有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实践的意识,因而也是一种挖掘、养成自由思维的方式。学校可以通过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部分具有自由思维潜质的学生,再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渗透到其他学生。

 

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顶岗实习和其它多种方式,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工艺革新等创新项目,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创业人才培养工程,是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让学生自行组织创业实体,自行选择创业业务,自主开展产业实践,自行承担创业成效,在培养创业素质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养成独立思维习惯。

 

  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的优点:一是开发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创新的过程正是自由思维的养成过程。二是提高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创业是在承担压力状态下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这种独立思考的培养效果比不承担责任与压力的效果要好许多。一旦养成了自由思维的习惯,新的思想、新的产品、新的工艺会源源不断产生,自由之思想的养成有利于创新与创业。

 

  ()“专业成才促进精神成人

 

专业成才教育可以使毕业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使高职毕业生也能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因而能使学生在精神上更加自信,在人格上更加独立,在思想上更加自由。专业成才精神成人互为基础。学校在实施精神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应将专业成才精神成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追求精神成人的同时,逐渐养成专业成才的主动意识。

 

通过开展技能精英培养工程这一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方法,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专业成才技能精英培养工程由学校组织,对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通过与产业对接、与企业合作、进行集中培训、技能竞赛培训、企业实训等方式,达到在技能上有更多锻炼和更好培养的目的。

 

  实施技能精英培养工程的优点:一是成才成人的一体化特色。在培养学生成为技能精英,使学生能够在职业岗位上更好发挥高技能作用的同时,奠定了精神自信、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能力基础。二是实现了高职学生精神成人的产业化特色。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最根本的要素是产业性,通过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技能精英培养工程,使专业成才精神成人互为支撑,互相渗透,达到既成才成人的教育效果,还可以使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精神成人的自我成长。

 

  高职院校应当实施精神成人教育,使学生通过高职院校的培养,能够初步实现精神成人的升华,但在教育内容的深浅和实施的方式方法上应有别于本科院校和研究型大学。现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树立精神自信,引导学生有精神成人的教育需求,养成自由思想的思维习惯,并以专业成才促进精神成人

 

  作者:刘建云 来源:职教论坛 2016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