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论教育学原理的应用性

2016-08-27 09: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通过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学习,发现我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有盲点。要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对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方向的影响,就必须先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容及其意义等;从而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及这种实践性研究的价值取向与方法体系,以提高教育原理的应用性。

 

  一、人文社会学科作为研究生课程的背景

 

  近年来学术界对研究方法备加重视从而使社会科学方法得以发展,尽管20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做了不屑努力,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然而由于我国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的特色以及语言的限制,绝大多数研究成果均发表在国内刊物上,使国外相关研究者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了解甚少[1],此时各学校都想让自己的学校更具现代特色也纷纷开设这个课程。与此同时很多院校也将社会科学知识创新方法作为人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现在经刷新后提升为有国家政策背景的必修课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精神[2],为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现就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

 

  二、人文社会学科与教育学原理

 

  ()人文社会学科的实践性

 

  人文社会科学从它本身的知识类型看属于批判或者解释型的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实践性。假设从一个项目开始就没有现实意义人类就没有去研究探索的必要,每一个新事物的产生一定会有其存在这价值。在某一个时代背景下不被认可,那是因为对其了解不深入或者是场所不同无法移植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但是这不代表这种观点、文明是错误的。就像哲学对罗素而言,哲学的任务是发现和建立潜藏在语言用法之下的逻辑规则。为了力图能发展对符号、语法和逻辑的分析系统,罗素实际上提出了一套用来代替词语、概念和命题的数学符号系统。在进行数学化的处理时,这些词语、概念和命题的意义将不再受到个人偏爱和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5]。同样的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哲学的分析,或分析哲学,是当代教育哲学领域的一次运动,其旨在对日常话语和科学表达的语言进行考察和澄清。与教育哲学相关的分析哲学试图对教和学以及与教育目的和教育政策的形成相关语言进行批判地考察[6]。从上述提及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社会学科的实践性意义。

 

  ()教育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实践性应用

 

  其实今天当我们认真的去思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时不难发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恰恰又像是在大力崇尚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向与方法。久而久之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知道教育学原理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同时意味着教育学原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当然在现实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从学校的纵向系统来看,小学,中学,大学每个阶段都需要教育学原理作为基础,从而对现实教育实践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

 

论教育学原理的应用性


  1、教育学原理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的问题

 

  学校教学中学困生”“暴力倾向学生等等,均需老师们应用教育学原理提供适宜的帮助,进而解决问题。笔者认为社会上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出言不逊等一些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新闻报道屡见不鲜。此时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教育学原理是否具有实践性,而是要对其加以合理应用。穆尔在其著名的《教育理论导论》(1974)中指出:一般来说,从事实际工作的教师们对教育理论很少有兴趣。他们常常把它看成是一门与自己志趣不同的师范学院的学科。如果在自己的职业工作中碰到了教育理论,他们就把它看成是那些距自己每日的工作环境十分遥远,且总是提出一些与实践经验相冲突的建议的专家在自己身上所抱的某种希望 [7]。上述观点证明只有把教育学原理应用于实践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所在。

 

  2、民办中职院校领导阶层办学目标不明确的原由

 

  不可否认,很多民办职业学校办学之初是真心诚意致力于教育的发展。但很多时候他们急功近利,依法办学的观念淡薄。这导致他们以盈利为目的,把教育当作一种投资工具,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对教育进行商业化运作,而不是努力让已经进入校园的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果他们对教育学原理加以运用,尝试在学校管理教学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不教育不理想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试想没有明确的办学思路何谈教育好学生,学生只不过是学校的赚钱机器。这样的学生心理已经反叛,再让他们接受这个学校,这里的老师,如此下去学校会进入恶性循环。

 

  三、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文学科对教育学原理的实践性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认识社会科学的重要方法,主要有三大观点:一是实践的观点,二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三是矛盾的观点[3]。下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进行阐明。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实践才能知真知,实践后就会知道优缺点在哪里,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补充。克伯屈先生离了俄国而来中国,他说:因为他是要实现一种教育的理想,要想用教育的力量来解决民生问题,所以俄政府许可他试验,他在俄政府之下也能生存[4]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进行充分准备操练后对各项指标都熟记于心,才能推动发展。真实的生活情境才会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欲望。这是事情发展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为人们所认可推崇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它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本身就有有很大的复杂性,它不像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的规律那样有其齐一性、规则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很难较为准确地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在社会领域,社会规律的呈现具有多样性、非规则性和不可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本身就是干预社会和改造社会的一种行为,它会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在复杂的社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来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应该是实践性的研究方法。关于实践性研究,最常用、最恰当和最有效的研究方法,通常被认为包括实地调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及现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的现象学、诠释学等。正如社会研究方法专家艾尔巴比所言,如果你们要了解某一件事,何不就到它发生的地方去看看,感受一下,甚至参与其中?”[8]实践性研究是以实践中的现象为直接研究对象,以考察现象背后的规律为目的,现实材料是人文社科研究的源头活水,也是文本材料的源泉。

 

  作者:牛晓冉 来源:西江文艺·下半月 2015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