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贡献

2016-03-31 15: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宝库的新贡献,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本文拟就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贡献,作一初步的分析。

 

  一、揭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有关教育的诸多问题由此而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此都有一些论述,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没有像邓小平那样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质,他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突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社会作用的认识从大的范围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教育的经济功能。他们既看到了教育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了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不过相对而言,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前者。这是因为:其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中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机械化大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他们更多地看到机械化大生产把妇女儿童卷人生产过程,看到机械化大生产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甚至是对人性的摧残。由此他们提出了为儿童争取受教育的权利、争取全面发展、争取摆脱资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等著名论断。但他们未能明确地提出教育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应当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列宁和毛泽东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也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然而,由于国际敌对势力的威胁和封锁,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以及战争年代遗留的思维模式等等诸多原因,他们都较多地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其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虽然看到了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但他们没有目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也没有看到现代教育对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因而他们未能全面地科学地揭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重点地位。

 

  邓小平则不然,他不仅亲身经历了建国后3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深切感悟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n](28)而且亲眼目睹了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2K87>从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在此基础上,他把教育放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大局中通盘考虑,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M(1M)邓小平正是沿着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科技的发展必须依赖人才、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所以抓科技的同时必须抓教育这一逻辑思路展开的。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揭示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可贵的是,邓小平不仅提出“基础在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而且为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出一系列重要的主张。例如,他强调各级领导都要重视教育,认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4](21);他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明确指出:“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w为了加大对教育的投人,他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6](2™如此等等,足以表明邓小平对于教育战略地位的重视。

 

  邓小平关于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行动指南。为了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十二大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技,首次把教育摆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提出科教兴国;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并且成立了以政府总理为首的科教领导小组。依据这些重大决策,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到1998年底,全国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达98.9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73%,九省市已实现普及,高校招生创历史新高,达250余万人。一个全面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二、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指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屮,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教育要为现实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所面临的历史使命不同,对这一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邓小平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洞察了时代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主题,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从而确立了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既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为社会现实服务的思想,又是根据我国国情,从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出发,适应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提出的教育战略方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必然反映在教育上,因此,教育与世界的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就开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产阶段,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和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D]“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4]列宁说:“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杈+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f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f=总和=社会主义。”[5]毛泽东也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w很显然,在他们的论述中都包含了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思想。邓小平不仅继承了他们这方面的思想,而且根据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UUM)经验教训,提出了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又把“教育要面向世界”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的重要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QQ截图20160314120032.png


  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既是教育自身周期长、见效迟的特点决定的,更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今天的教育关系到明天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换言之,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功能,决定了他们的价值体现于未来。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但明确提出教育自身要面向未来的还是邓小平。他不仅要求人们要用长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认识到教育与未来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且把面向未来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之一,要求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要根据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这不再是对教育与未来关系的一般性认识,而是要把教育发展落实到未来的层面,落实到当今教育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贡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这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它明确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

 

  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教劳结合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致性,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教劳结合的基础,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显著贡献。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教育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写进《共产党宣言》,随后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从而构成了为大家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的基本观点。毛泽东也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它提到了教育方针的髙度•不过,他更多的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人的改造功能,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教育自身的改造及经济功能关注不多。认识上的不全面,当然更主要的是由于在党内逐渐滋长起来的“左”的思潮的干扰,在一段时期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被歪曲,相当一部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由于过多地参加生产劳动,打乱了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到了十年内乱时期,劳动变成了惩罚的工具。

 

  1977年,邓小平针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站在新时期的战略高度,指出:“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个新的条件就是“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他还根据世界发展潮流,进—步指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ta(l07),“使教育事业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y(M)8)•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说马克思是在洞察了工业革命时代资本主义早期经济典型形态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客观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那么邓小平则是在洞察了信息革命时代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整个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崭新角度来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邓小平提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mow这里所说的新的发展,即是强调要以现代生产赖以进行和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邓小平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他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中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8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从而使科学技术通过人的掌握与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方法”的继承,又是从其作用方式上进一步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为了更好地使教育适应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对教育内容及其组织方式进行改革。邓小平指出:“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21(1°7)他要求‘‘生产劳动、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得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人的研究。”同时,他指出在考虑教育工作时,“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IM)。这样邓小平把“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供给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WKum等等一些我们过去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时考虑的具体问题,放在了教育事业要适应经济^展总体规划和改革的背景下来考虑,既充分发挥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教育自身的改造功能,又使这种改造回到了提高社会生产这一宗旨上来,使我们真正做到对上述具体问题“有恰当安排”。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