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提高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5-12-18 10: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品德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把握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和加强实践这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对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关键词:品德教学;有效性;学习兴趣;实践
  自从教育部在新的《课程标准》淡化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政治功能,强调“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的理念之后,品德教育就开始更多的是指回归到最本质最真实的品德教育。因此,在对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上,就要牢牢的把握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将品德教育与孩子的自身发展融合起来。

一 提高孩子对品德教育的学习兴趣

  1、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来提高

  只有当孩子喜欢要学的内容,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平时,要注意收集孩子喜欢的话题,从中了解他们内心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处事方式。在执教时,从孩子喜欢的话题切入,

  以《我心目中的星》一课为例,目前孩子们相对而言对明星还是有一定的认知的,因此,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在充分听取孩子们对自己心目中的星的同时,引导孩子们去发现这些他们喜欢的明星身上发生过的好的事迹,这样不但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同时也是在品德上加以更好的引导。

  2、从孩子喜欢的活动来提高

  从品德教育的很多课程上,其实都可以相应的编排一定的游戏,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使然,通过游戏来进行教学也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教学《千年不衰的汉字》一课时,就可以设计一些例如猜字谜等有关汉字方面的游戏,既可以使孩子们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同时也会让孩子们体会到汉字的奇妙和伟大。  

  3、充分考虑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同一问题的道德认识是不同的。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教学方式。例如一年级的《亲亲热热一家人》和五年级的《谢谢你们,爸爸妈妈》两课都属于“我与家庭”这一主题。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这两篇我和家庭的课程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低年级的孩子可以以老师自身为主导,讲述一些有关家庭上的故事,让孩子们感受。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讲述发生在自己家庭上的故事,相互交流、相互倾听,其达到的效果应该是一样的。  

二 整体把握孩子品德的发展特点,充分跟教程相结合

  1、把握孩子的认知薄弱点和困惑点

  孩子的经验不多,阅历有限,对事物的判断容易发生以点带面的现象,为此,老师要努力把握孩子的认知薄弱点和困惑点,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教材编排的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而且涉及到了世界各地,但有些现象与儿童的现实生活、风俗习惯不相符,这让他们心中产生了困惑。教学时,抓住孩子的困惑点,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孩子内心的智慧火花,让孩子能正确辨析社会现象。

  以《多彩的服饰》一课为例,老师可以拿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服饰图片来给学生们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地域文化上的不同所带来生活上的差异,这样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服饰的多彩,同时也可以弥补他们在名族习惯,国家习惯上认识的不足,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把握孩子的行为偏差点

  每个孩子由于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对待某些事情所做出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把握住孩子的行为偏差点,对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刻分析,让孩子明辨事非,从而促使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这一点在《走近残疾人》一课有良好的体现。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对残疾人有良好的认知,甚至个别孩子对残疾人还有错误的厌恶感,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孩子们对残疾人的认知。

三 加强孩子对生活上的体验,在实践中教学

  1、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

  品德教育应建立在儿童情感活动的基础之上。教学,必须让儿童用心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壮举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儿童的情感世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主体的自我感悟,使其认知与自身的生活境遇和人生经验相融。

  同样是以《家人的爱》一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回味生活,体验家人对自己的爱,学生更多的是想到了该如何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从而沉浸在对自己家人充满爱意的情感体验中。这样,  不但是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同时也可以真正的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不易,理解家的美好,从而自身在情感世界得到升华,

  2、开展品德教育的实践教育

  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面对真实生活,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品德教学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发孩子由认知实践转向解决问题的实践,让孩子在与生活的链接中升华道德情感,以此来塑就孩子美好的童心。

  综上所述,对学生的品德教学,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的品德教学,不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而是教师对学生在教育上进行心灵上的塑造,是对孩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就此而言,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其的重要,这不但是我国义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教育的质量保证,同时也是关心和关爱我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王静娟.贴着“童心”教—品德教学提效的实践与探索.教学探新.2009.11;

[2]笪尚花.浅析小学品德教学的“求真”之路.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3]刘建增.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理论研讨.2006.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