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通过网络学习

2015-12-15 10: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网络学习对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小学生的特点,主要探讨了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网络学习;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活动也逐步向整合性、交互性的方向发展。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符合素质教育所强调的自主学习和开放式学习要求。
一、小学生的自身特点
  小学生对于网络学习有着自身年龄阶段的特点,要想正确引导小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必须充分掌握小学生的特点。
  1.学习观念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小学生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效能感,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此,小学生具备通过网络学习的条件,在学习观念上,相比于传统教学更喜欢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与此同时网络也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人观点和成果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习环境
  小学生受年龄所限,容易表现出情感丰富、自制力不强、意志力差等特点,学生活动难以带给他们持续的精神满足,极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而转移精力。因此,教学活动需要以尽量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断吸引小学生们的注意力。据有关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图、文、音有机结合的影音资料具有强烈的、持续的兴趣,网络学生的环境能够更好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有效的降低他们的感知负荷。
  3.学习方式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有限,策略知识不足,学习动机也不坚定,而自我效能感又比较高,通常会把学习任务当作表现的机会。因此,针对小学生喜欢挑战和表现的特点,应该设置更加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以激励他们依靠自身能力去积极学习、充分利用策略知识。另外,网络学习的调节是策略性的,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应较少强调对学习表现的反思,而应强调认真学习必定获得好成绩,以持续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二、正确引导小学生进行网络学生的方法
(一)教学方面
  1.学习任务的创设
  教师在为小学生提供学习任务时,应重视学习任务的挑战性和创造性,将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创设成为极富挑战性、创造力的学习任务,将学生记忆教学内容的过程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小学生新学习的汉字或英语单词,如果简单的要求他们记忆,记忆效果难以保障,而将学习任务转变为编故事、猜字谜、当错字“医生”等内容时,能够激发小学生们的内在兴趣,降低感知负荷,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优秀的学习任务至少应该具备四种特征:
  首先,学习内容是小学生们感兴趣的、真正关心的,才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学习任务是有创意、有价值的,小学生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完成学科知识、策略知识以及动机信念的建构;再次,学习任务的创设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重视不同性格、学习水平的学生,建议、鼓励小学生们大胆采用不同策略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学习结果应强调掌握性目标,重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而不仅仅是深入理解少量教学内容。
  2.学习环境的营造
  网络学习环境需要是适宜小学生学习的,是可以被教师以及小学生控制的。因此,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建立良好的网络结构,合理运用信息资源,即注重教学内容的图文并茂,避免信息资源过于匮乏单调或是过于丰富多样,控制教学平台、课件的灵活性,例如控制学习路径的数量和结构化程度等等;教学资源的框架应具备明显的导航结构,并与呈现风格保持一致;控制跳转次数,避免不必要的链接和按钮,以避免小学生出现迷航或是进行无关操作的现象;保证尽量低的认知负荷,如文章篇幅过长,可采用精简或者是分页的方式。
  其次,合理的进行策略植入。小学生面对大量学习内容时会产生不良的学习情绪,学习水平稍差的学生尤为明显,而合理的策略植入能够提高小学生对重要内容的重视和选择。例如根据段落的重要程度标注上“必读” 或是“选读”,还可以标注上“*”等标识。
  再次,使用认知表征工具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该工具具有易操作的特点,能够引导小学生积极进行自我判断,并进行知识深加工,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例如使用概念图工具或是识字测评、电子化反思记录表等等。
  3.策略支架的支持
  网络学习要求小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学习策略解决新的学习任务,并最终获得新的学习策略。为了保证小学生有效的运用策略知识,教师应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首先,提供策略提示卡,使用电子化策略索引或是策略框架表格,能够帮助学生清楚使用哪种策略完成学习任务,并记录使用策略和实际效果,进行不定时的反思和评价,以引导策略知识的合理建构;其次,强调策略回忆,要求学生在教学之前对可能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回忆,以加深认知,使小学生了解各种策略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的原因;再次,重视策略植入,帮助小学生了解策略和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建立策略与学习目标、任务、内容的联系;第四,为小学生们提供运用策略、积累策略的机会,鼓励他们使用新的学习策略解决新的任务情境;第五,重视反思,教师可通过核查表等方式帮助小学生进行反思,使其了解一段时期内获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合理的调整学习目标。
  4.强调评价的作用
  评价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学习目标等进行的判断,不仅仅是判断学习结果,而是指导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工具。首先,应重视发展性评价,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对近期目标、学习结果进行诊断性评价,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其次,借助不同的学习结果评价,加强小学生的成功体验,以激励其内在兴趣。
  5.重视教学监控
  小学生的网络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之下,教师不仅要帮助小学生适应网络学习,还要重视教学监控,及时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例如学生错误的使用学习策略、注意力不集中、网络迷航、进行无关操作或是浏览无关信息时,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借助倾听等沟通方式了解其学习情况,进而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思想教育方面
  1.正确看待网络知识
  教师应批判性的对待网络知识,进而使小学生不盲目崇信网络知识,而是将其作为自身学习、成长的有力工具。要搜索、查阅知识时,尽量去知名网站、专业网站查找,以提高搜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网络对小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存在极多的消极隐患。教师应重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小学生自控力、意志力的培养。另外,还可以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组织正确使用网络的活动,以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健康使用网络。
  3.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
  教师应做好与小学生家长的沟通,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和引导作用。首先,家长应真诚的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上网的乐趣和心理变化,去倾听、引导而不仅仅是管制;其次,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针对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自制力差的特点随时陪同孩子上网学习,与孩子商计、约定上网规则,及时肯定孩子的正确行为;再次,当孩子出现沉迷网络等情况时,家长应肯定孩子自觉的斗争行为,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更理性的看待网络、使用网络。
总结:
  小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教师应努力提高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和效果,并协同家长引导小学生正确、健康的运用网络进行学习,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海颖, 秦元春. 培养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J]. 青年教师, 2010, (12)
[2] 杨春霞. 小学生网络运用的现状及对策初探[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20)
[3] 林君芬. 小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分析及其启发[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