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西部偏远地区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12-15 10: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匀,以至于西部地区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由此,不仅阻碍了西部地区的发展,同时还阻碍了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此,本文针对西部偏远地区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西部偏远地区 小学教育 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然而,面对实际教育的发展状况,西部偏远地区因其自身的资源及经济水平等原因,一直居于落后阶段。由此,不仅阻碍了西部人才的培养,同时还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及文化素质的提高。由此可见,完善西部地区的小学教育,是推进西部发展的根本前提。
一.西部偏远地区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西部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中,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落后以及学校软硬件设施不健全等难题,由此而阻碍了小学教育的正常进行。而在其教育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育经费不足
  在西部偏远地区的小学教学中,其经费不足是阻碍教育的根本原因。其主要表现为:首先,由于受教育经费的限制,学校的设施以及教学秩序无法得到保障。其次,迫于生活的压力以及教育经费的有限,以至于一些学生无法承担教育的相关费用,由此而面临辍学。最后,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学校在日常管理中,无法顺利的实施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由此而影响学校的日常管理。
2.缺乏完善的教学设施
  在西部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中,往往缺乏完善的教学设施。例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匮乏。以至于当地的教育发展无法与社会的发展相融合,从而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此外,由于与外界的接触不多,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匮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教育的发展。
3.师资力量薄弱
  在西部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中,还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一些教师由于长期得不到相应的补助以及长时间的低薪水而选择外出打工;另一方面,一些当地的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也往往选择较大城市的发展。以至于在小学师资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4.教育观念薄弱
  在西部一些偏远地区,当地人民的教育观念比较薄弱,接受教育的意识也不强烈。甚至一些家长在孩子上学的过程中,持极力反对的态度。由此而影响了西部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
二.完善西部偏远地区小学教育的途径
  综上所述,在西部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中,仍存在在一定的问题。由此,不仅阻碍了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完善西部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不仅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西部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1.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
  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拨款,加快教育投入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并且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投入体制,另外,充分利用资金来改善西部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对西部各个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让农村的教育经费投入逐步被纳入到国家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一套长效机制来保证所有的教职工工资以及学校公用经费的按时足额发放、保证学校危房的及时改造和学校其他建设经费的投入。
2.扩展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在完善西部偏远地区的小学教育中,其关键在于加大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只有充分的教育经费投入,才能从根本上完善西部地区的小学教育。而在其扩展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印制相应的福利彩票,为西部地区筹集相应的教育经费。其次,国家也应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此来激励西部地区的投资及发展。最后,在发展西部经济的过程中,离不开东部及南部等发达地区的支持,因此,就需要当地政府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与发达企业的投资及合作,以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走教育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完善西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我国教育的实际发展状况,能够走教育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在加强西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同时结合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教育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来发展小学教育。其次,在加强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将知识与经济充分的结合起来,即树立起“知识就是力量”等教育目标,以此来激烈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持久性及稳定性。
4.完善西部地区师资力量
  完善的师资力量,不仅是提高西部教育的根本,同时还是促进西部地区发展的根本途径。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包括:首先,《教师法》中关于教师待遇的条款,政府必须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落实,并不断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逐步尽可能的缩小东西部教师差距。其次,要确保教师的各种福利保障如创建教师奖励基金,教师培训基金和教师住房基金的顺利执行,并设立相关的监控机制。再次,重视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培训,这些都是建立稳定师资队伍的基础条件。最后,政府应制定特殊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外来的优秀教师和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去西部贫困地区工作。
5.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强重视
  对不发达地区来说,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政府的推动包括在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免各项教育收费,并对来自贫困家庭的子女给予相应的生活救助。从长期看,这种投入的效应要远远超过建设一两个工程项目。政府要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让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西部发展问题,才能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西部偏远地区小学教育的完善,离不开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此外,要想从根本上完善西部教育,其根本途径在于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即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偏远地区“上学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代延景. 浅议不发达地区新时期教学研究的途径及方法[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8,(11) .
[2] 代延景. 浅议新时期西部地区教学研究的途径及方法[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8,(12) .
[3] 杨泽忠. 关于当前教育的几点思考——西部地区中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手记[J].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5,(00) .
[4] 郑玉彬, 郑午, 马艳华. 搞好教师教学的自我评价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 现代教育科学, 2006,(S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