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对于小学生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长期的工具性观念影响下,中学诗歌教学现状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力图从诗歌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加强策略予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诗歌;教学;策略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一种至纯至美的文学样式,中国有着灿烂而悠久的诗歌文化,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往今来,中国古典诗歌对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国古典诗歌的教育意义仍不可忽视,如何将诗歌与教学相结合,在诗歌的教学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学者前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长期的工具性观念影响下,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诗歌教学的方式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师生对诗歌教学不够重视、诗歌积累过小、诗歌教学方式程式化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 教学目的的功利化
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不可低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一些老师只能全身心地致力于对备考知识的讲解和强化,在诗歌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与情感,而是一头扎进诗歌背诵、默写的海洋里,把诗歌赏析课变成背诵和默写课。而学生则急于提高考试成绩,往往偏爱英语和数学等成绩提升快速的学科,而诗歌学习的成效往往是隐性大于显性,因此在缺乏足够引导的情况下,小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往往并不浓厚。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现象:教师功利地教学,学生功利地学习。
(二) 快餐文化的风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涌现出大量的“快餐文化”。先进的传播媒体和快捷的传播效率让当今小学生处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快餐文化在阅读领域的典型体现就是浅阅读模式的产生。浅阅读追求的是短暂的快感而不重视深层次的品位和长期的积累,浅阅读的出现和诗歌的欣赏方式是相违背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时往往喜欢选择轻松浅显的读物,浅阅读渐渐占据了他们阅读的半壁江山。然而,诗歌形式精悍,内容浓缩,需要仔细地品味和琢磨才能领略其神韵,故其不适合浅阅读,因此,许多小学师生不愿阅读古典诗歌,诗歌阅读积累量十分有限。
(三)教学过程的程式化
目前,小学诗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诗歌教学程式化现象突出。诗歌教学最常见的模式是:引题—破题—简介作者—自读或范读—诗句解析—背诵—巩固练习。本应内容丰富、充满激情的古典诗歌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死水。主要原因在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自由支配时间少。《中国教育报》曾做过一项调查:“目前语文教师的读书状况堪忧。许多教师只是在看一本参考书。一本参考书外加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仿佛有了永远的看家本领。”1要将诗歌教学课程设计地生动而深刻,教师须占有丰富的材料,这必将耗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客观上,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繁忙,教学任务繁重,又面对着较大的应试压力,无法支配足够的时间在诗歌教学的课堂设计上,于是,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们只能唯教参是从进而导致诗歌教学缺乏个性。
二、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
诗歌的鉴赏是一个综合的活动,涉及到诗歌的阅读、朗读以及写作等活动,只有把握好诗歌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立体地全方位地完善诗歌教学。
(一) 阅读方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歌阅读积累量是诗歌学习的基础。小学生的阅读时间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扩大诗歌的阅读积累量,比如可以要求学生在寒暑假进行一定的诗歌积累,并用特定的考查方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总之,阅读教学要把课后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语文的阅读效率。只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诗歌教学才有了稳固的基石。
(二) 朗读方面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2朗读教学是诗歌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于诗歌形之于声的特性,诗歌朗读能使朗读者眼到、口到、耳到、心到,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朗读者能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蕴味。教师在课堂上应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在诗歌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魅力。
(三) 评析方面
“个性是教育的灵魂。”真正的魅力课堂应是个性课堂,真正的古典诗歌教学应是个性色彩鲜明的教学。“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首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3 在诗歌的评析方面,要防止出现千人一律的现象,教师不应该完全依赖教参而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应该充分融入诗歌的情境,对诗歌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以引导学生自主地理解诗歌和认识诗歌,而不是僵化地记忆教参书中的解读。只有充分实现学生对诗歌的自发性和个性化解读,才能变“要我学诗”为“我要学诗”,使学生真正享受诗歌学习的乐趣。
(四) 写作方面
《文心雕龙》中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足够的诗歌阅读积累和阅读赏析的基础上,诗歌写作也就有了尝试的可能性。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还不是很丰富,写作诗歌的难度较大,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和体会周围的事物,并鼓励学生用诗歌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更深刻地体会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诗歌评论,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解读诗歌的语言和情感,以充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水平。
三、结语
中国诗歌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教学目的的功利性、快餐文化的风靡、教学过程的程式化,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认真把握诗歌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提升诗歌教学质量,以实现诗教结合、以诗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孝伟:《让诗意流过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4期。
2 郑孟秋:《语文学科是“读”的学科》,《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第6期。
3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作者简介:李静(1982—),女,河南安阳人。大专,安阳市聂村小学,小学一级教师。
通迅地址:455000河南省安阳市文明大道东段聂村小学
联系电话: 13937209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