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探析

2015-12-15 10: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通过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探讨了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定义、特征与要素,对民办高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民办高校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 核心竞争力 战略
      我国的民办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三十多年的恢复与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具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底,全国民办高校达到1400多所,中国民办高校学生人数达500万人。可见,近几年的民办高校呈现出高速的发展趋势,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不具有强硬的竞争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高校竞争中获得优势,是民办高等教育乃至整个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1、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迄今为止,竞争力理论研究较为被公认的有两个:一是哈佛大学麦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另一个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世界竞争力研究理论。根据这两理论,竞争力被归纳为是一种可以持续发展能力。1990年,美国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次提出核心竞争力。其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整合生产、战略、营销、组织、管理等资源,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然而,民办高校同样具有生产、组织、竞争环节,这些与企业相识,但是,两者的竞争目的不一样,因此,关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悄然兴起。把核心竞争力真正引入我国教育界,是2006年,曹勇安所提出的,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竞争性能力。据此,本文得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民办高校在发展中,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创新,获得独特的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使得其获得良好的持续的发展趋势的综合能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在常年的发展过程积淀而成的,有价值含量,无法模仿,具有稳定性和长生命周期。
      2、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是各种资源的整合,由一系列要素组成,首先需对核心要素进行识别与确定。一般认为,核心要素必须能使民办高校在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本文认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教学质量、特色、师资、就业和管理等因素。
      (1)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也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有了好的教学质量,才能使得民办高校立于不败之地。设置专业的教学计划,良好的教学体制,优良的学风,都能体现出教学质量的升华。
      (2)特色
      民办高校是否具有独特的特点,这在招生过程中是否能吸引学生起到关键的作用。近几年来,民办高校逐年增加,竞争愈加激烈,任何一所民办高校如果没能具有鲜明的特色将会难以生存。因此,要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有特色,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样才能领跑市场。
      (3)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不可置疑,师资是民办高校重要的资源之一。优良的师资是办校的前提,师资的质量将会决定着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在实际中,评价、检验一所高校办学条件的好坏,其中优良师资就是其一重要因素。
      (4)就业
      就业是民办高校发展之本,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检验民办高校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学生就业率。学生能在激烈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较快地适应企业工作,获得企业的认同,这也是检验一所民办高校水平高低的一项指标。
      (5)管理
      民办高校缺少完善的管理体制,将无法凝聚办学资源。不断创新的管理体制与机制,能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管理水平与效益,使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经济效益,赢得社会认可,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的现状
      1、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模式
      纵观目前存在的民办高校模式,我们可以从其资金来源上与运作方式上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下面常见的模式:
      (1)以学养学发展模式
      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民办基本都是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是指民办高校主要是依托学费作为资金来源投入学校教育事业。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校一开始资金有限,无过多的资金投入初期的建设,主要借助学生缴纳的学费,走低成本运作。该办学主体资金实力小,多为一些民间组织,如协会,学术组织等,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西安翻译学院。西安翻译学院于1987年以300元起家,通过大力宣传,招生,第一年获得7万元学费。剔除基本成本后,学院领导将所有的费用投入学校建设,目前已形成在校生3万多人,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一所综合性民办本科高校。
      (2)以产养学模式
      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大型企业,集团或个人注资民办高校,取得充分的资金来发展民办高校。该模式的特点是,初期通过自有资金创办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一些大企业,大集团成为新股东,从而获得丰厚的资金来维持与发展民办高校。其最大的优点是,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可以打造一流的教学环境,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与管理体制,形成一所高标准的民办高校。如北京吉利大学,吉利集团于1999年投资成立,依托集团的资金投入,引入了现代教学设备,教学模式与管理体制,成为一所高效益的民办高校。
      (3)资本联合的股份模式
      该模式属于合资办学的方式。模式的特点是,投资者以股份的形式投入资本,并进行教育办学模式,有多个投资主体,以投资金额与学生学费,作为运作资本,以合同方式集资创办的民办高校。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能解决民办高校启动资金困难,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运用,做到资源的高度整合,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重要的模式之一。如厦门南洋职业学院,1995年筹建,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到2004年该校投入总资金达到3000万元,其中资金主要来源于各股东的投入。
      (4)教育集团连锁模式
      这是一种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联合体,统一对其成员院校及教育产业机构进行经营管理。该模式属于股份制的教育企业,把教育市场化,拓展教育资金的筹资渠道,解决教育资金大难题,是民办高校发展历程中一大新创举。如浙江万里学院是由万里集团创办,集团公司主要负责融资,提供给股东成立的教育集团,再由教育集团创办各类型院校。
      2、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 的高速发展,民办高校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一些民办高校不断扩张,在追求办学效益的过程中,忽略了办学特色、办学理念与办学体制的培育,导致民办高校教学质量低,学生能力差,就业率下降,学校发展存在困惑。民办核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如下:
      (1)办学资金有限。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学费,非常单一,采取的是最早期的以学养学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导致基础设施缺乏经费的投入,无法获得竞争优势。因此,有限的融资渠道制约着民办高校的发展。
      (2)办学缺乏特色。一些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非常不明确,市场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过旧,专业设置未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缺乏特色与优势。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出现传统教育道路,教育模式重知识轻能力。
      (3)师资力量薄弱。一所院校的强大需要借助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但是,民办院校的专职教师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等现象,严重阻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年龄上,民办高校多为离退休的教师和刚毕业的大学生;职称上,高级职称比例相当低。同时,由于制度等因素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存在着不平等的待遇,导致民办教师的专职教师对学校缺乏归属感,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大,对民办高校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4)品牌建设滞后。由于社会的原因,市场上大多数家长与学生对民办高校存在着各种偏见,在缺乏宣传的现状下,民办高校很难吸引学生,获得生源。同时,部分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追求短期利益,忽略了办学思想建设,无法建立民办高校的形象。
      (5)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一些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多为家族式管理,企业式管理或直接复制一些公办高校的管理模式,整个管理模式不成熟,不够科学,因此,这样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方式不适应社会,非常不利于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形成。
三、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及对策
      1、民办高校提升竞争力的战略
      民办高校的发展既有机遇又存在着挑战,民办高校如何获得竞争优势,下面尝试运用“SWOT矩阵”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其发展战略得出相应思路。表1为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战略取向的SWOT分析矩阵。
表1—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SWOT矩阵表
 优势—S 劣势—W
   1、 灵活的办学机制与管理模式。
2、 对社会的反应速度快。 1、 内部管理薄弱。
2、 定位不清晰,缺乏特色。
3、 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
机会—O SO WO
1、 高等教育多元化,大众化需求明显。
2、 国家政策的支持。
3、 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同。 利用机会发展:可以采取多元化战略 可以采取联合经营战略。
威胁—T ST WT
1、 公办院校的地位不可撼。
2、 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利用机会,规避威胁:可以采用差异化战略(即发展特色)。 可以采取联合经营战略。
根据SWOT矩阵,可以简单得出民办高校发展可以从一下三个个战略着手:多元化战略、联合经营战略、差异化战略。不同的民办高校情况不一样所采取的战略应有所不同。
2、民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构建效益至上的经营机制。民办高校最大的优势是具有新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灵活,因此民办高校应以民办体制为依托,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制。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高校由投资方或者代表、校长、职工代表等人组成董(理)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最大的特征是能避免股权过于集中,将所有权与决策权分开,分工明确,是科学的管理体制。而且,民办高校要“学会经营”,合理配置与优化资源,在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同时提升办学效率与经济效益,探索效益至上的经营模式。
      (2)制定合理的办学目标。民办高校与传统的研究型高校不同,其所培养的不是研究型人才,而是以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为目标。因此,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要明确合理才能突显其优势。民办高校应根据整个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当地产业结构状况来设定培养目标、学科专业、教学计划等。
      (3)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验证了一点:一流的师资队伍打造一流的学校。如何改进教师队伍结构的不合理,稳定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积极能动性,这对民办高校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民办高校专兼职教师的结构搭配;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让民办高校教师能做到以校为家;最后要为民办高校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完善产学合作,促进就业。民办高校要获得竞争力,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为学生就业服务。尤其是这几年高校的扩招导致本科生、硕士生数量不断增加,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空间越小,因此民办高校应进一步贴近社会与企业,与企业建立产学合作,企业走进学校,学生走入企业,将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就业机会。
      (5)不断创新,谋求特色化。特色是一所高校的优势所在,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民办高校应重视自己本身的优势,利用各内外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不断创新,走特色化办学。
      参考文献
      1、周国平,胡一波.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2、王长旺,关于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国学位论文网,2008
      3、李明珍,广东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及对策初探[J].知识经济,201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