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从板书看课堂

2015-12-15 10: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特级教师袁容说:“一堂课上得好坏,效果如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这里,既包括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实际的掌握和有无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包括板书运用的好坏。板书运用得恰当,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思路。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等情况来精心设计板书。”一堂课如何让学生收获多且直观难忘,需要这堂课里,我们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是否是形象生动,直观易懂且不易忘记。现在我来谈谈我对板书的认识。
    一堂课主要是要让学生有所得,那么板书就是一个最直观的知识投影。从板书上可以看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即使是没有上过该堂课的人看了课的板书也能从板书上看出课本的知识体系,对本课的知识最直观的切入。一堂课老师讲得在好,学生配合得再好,但最后我们还是要回过来看整堂课的知识点。有时,学生会在课堂上表现得极好,但是一下课,问起这堂学到什么呢?可能学生还说不出什么东西,但如果板书是成功的,那么学生可以通过板书说出一些知识,这其实也是书本知识的一个回顾,复习的最佳东西。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比如在《岳阳楼记》的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板书,既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又从写法上对文章进行了解读。由一个“异”字引出的景“阴、晴”,看出情的“悲、喜”变化,写法上采取了对比的写作方法。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为下堂课的学习打下一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后面学生进行复习提供一个知识框架。这类板书可以说对整个内容起到一个画龙点晴的作用。 看板书知内容。

  以前不知道板书的作用,总是在上课时在黑板上乱画一气,不注重板书的设计。结果学生学习下来,我去看学生的笔记,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啊,学习笔记上什么也没有,问起他们,他们说:不知道该记什么,有时觉得什么都该记,有时觉得没什么可以记的。由此可见,板书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范例,供学生练习和养成良好笔记习惯的措施。他对语文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板书设计得好,书写得好,学生也就写得好,学生也就上课上得有兴趣,可以有的放矢。从从教的经验上看,凡是老师字写得好的,学生的书写普遍写得好些,老师不太注意这个细节,学生自然也就大而化之,无所谓了。普遍写得潦草,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是失败的了。所以,板书要精心地设计,上课要细心的书写,既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又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习惯。教育学生从点滴细节做起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看板书知习惯。
  朱绍禹先生指出:“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上《行路难》中为了探究诗人的情感历程,设计了一个情感的走势图,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诗人情感的历程,形象、直观、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观性和想象性。线条简单而流畅,陪以不同颜色的字体(蓝色的字是诗人的情感,黑色的字是诗里的内容),可以对主要内容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同时美观大方,学生记笔记也能把诗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区别开。既加深了印象又可以对知识进行整理。一堂好课是对学生知识的探究的深入和提炼,同时可以达到对学生习惯的培养,艺术的熏陶,在美感与知识的双重起发与刺激下,学生会得到双重的收获。
  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板书可以是反映内容的重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是课文中复杂的关系简明直观地揭示;也可以是反映作者的写作思路。在从教的这几年里,我深刻地认识到一堂好课的标准,板书的好坏,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今天所呈现的还不足以打开板书与课堂全部神秘的面纱,但我想只要敢于探索,在今后的教学中精心设计板书,用心地研究教材是可以越来越巧妙地运用这个教学手段的!
  所以板书就是一堂课最直接的体现,上课我们先设计好板书,因为那是一堂好课必不少的一个部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