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带来了教育国际化
新的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而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知识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人不是简单地创造资本的机器,人是社会的主人,又是自然的一员。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人的创造、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也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确实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教育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影响到文化的国际化和教育的国际化。但不要误解,文化教育的国际化不是文化教育的全球一体化,它不同于经济的全球化,而是说文化教育也必然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主要是指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融合。当然其中充满着矛盾与冲突。
二、全球化的概念
全球化一词最早出现在1959年的英国《经济学者》杂志上,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一词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是指人类的活动跨越大陆和地区,突破了地域和民族国家的局限,形成了全球广泛的交流和联系。
全球化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跨国生产、跨国消费、全球范围的金融流动、集装箱运输、卫星通讯、互联网技术等使得各国经济互相依赖,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地生存和发展。
全球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现代化必然会导致全球化。现代化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化发轫于西方,但并非只有西方才能实现现代化。后发国家虽然现代化来得晚一些,但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会走向现代化。当然,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并非只有西方一种,各个国家应当走自己现代化的道路。由于现代化首先发轫于西方,再加上西方的强势经济和文化,因此有人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甚至称它为美国化。也因此有人反对全球化。但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回避不了的,只能更好地认识它,利用它。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教育的国际化。文化教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具有固守民族文化的特点,但文化发展又是动态的,是在继承和固守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而逐渐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文化教育的国际化同样被看作一种“脱越”的过程。一些原本在特定地点或人群中使用的符号、形式、价值观念脱离本土传播到其他地方;一些原本固着在本土的符号和形式被外来者所取代;同时一些新的符号和形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和流行。文化的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些新的文化制度,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斯卡电影颁奖、各种电影节、文化节、人类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保护等,有些文化原本是在特定的民族国家或地区流行的,现在则为全世界所关注和保护。凡是符合时代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文化教育都会被不同民族吸收和融合。如人类发明的各种先进技术、各民族创造的艺术,都会很快地传播到全世界。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教育的融合,同时也带来了冲突和焦虑。冲突表现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和谐,不能相融合;焦虑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浸透,本土文化有被融化、被改变,甚至丧失的危险的忧虑。出路何在?一是采取开放的心态,学习吸收世界文明一切优秀成果,并使之本土化,融合到我们民族文化之中,不断创造民族的新文化。二是继承和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向世界传播。
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意义
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推进教育国际化,对于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一方面它把全球所有地区、所有国家都纳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之中,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正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劣势,主要靠输出资源和劳动力,要依靠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所以有的经济学家指出,经济全球化最本质的东西是发达国家把夕阳工业输出到发展中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同时输出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麦当劳文化已经传遍全世界。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来发展自己的工业,发展自己的经济,同时要在引进技术中创新,创造自己的新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依附于发达国家,才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如果不在技术和人才上有所突破就难以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扩大教育开放,引进先进的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第二,推进教育国际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我们只有面向世界,向发达国家学习,并在学习中自主创新,面向未来,培养人才,才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教育国际化是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我们派遣留学生到发达国家去学技术,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经验,用现代教育来改造旧教育。通过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
第三,教育国际化是日益频繁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必然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教育的国际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大大降低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产品借助于新型的大众传媒跨越国界,传
播到全世界。大量的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在异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和顾问,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专业会议,学者之间信件往来,都促进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某一国家的某项教育改革可以迅速传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闭关自守,无视国际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国际现象,在历史上,欧洲的大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儿童的成长有共同规律,教育有共同规律,因此培养人也是有共同规律的,是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教育只有坚持扩大开放,扩大国际化程度,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和丰富我国的教育。
四、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有的学者不赞成提教育国际化。其实这是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问题。教育国际化并非是西方化,也不是国际趋同化。教育国际化是指国际间的人员交流、财力支援、信息交换(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以及跨国的教育活动等方面。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国际化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作办学。《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境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名学者)、信息资源(包括课程、教材等)、管理资源(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如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加学校等都是合作办学的典型。
第二,聘请专家。吸引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学校要面向世界,向世界开放,聘请世界一流专家到我国学校任教。引进国外学科的前沿成果,引进先进的课程和教材。这是我国高等学校走向世界一流的直径。香港科技大学所以能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办成知名大学,就在于他们向世界开放,从世界上引进人才,当然还有充足的经费和优越的政策环境的支持。这是教育国际化极好的案例。
第三,合作与交流。开展政府之间、学校之间的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签订科研合作、人员培训等合作项目;扩大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使我国高等教育融入世界,为世界学术界、高等教育界认可。
第四,互派留学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掀起了第三次留学高潮。2008年有出国留学生17.98万人,从1978年起到2008年累计达到139.15万人。① 近些年来,我国出国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轻,许多中学生都出国留学了。很多学生是为了规避国内的应试教育,也有的为了更早地适应国外教育环境。这也并非什么坏事,它可以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但年龄过小到国外去也有很大风险,最好还是上完中学或大学再出去。每年也有很多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2008年我国接受外国留学生7.1万人。② 预计到2020年将扩大到50万人。留学生规模的扩大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第五,与国际组织合作,把握国际教育的新趋势。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儿童基金会等组织都关注教育问题,经常发表有关教育的国际报告,反映国际教育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他们不仅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援助,还发表战略性的政策建议。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以及1996年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就与这些国际组织有广泛的交往合作。例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世界银行为我国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贷款,对我国教育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仍然要加强与他们的合作。
第六,介绍国外教育理论,翻译学术著作。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教育界认真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努力吸纳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新理论、新经验,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学术著作。1977年邓小平指示“要引进外国教材,吸收外国教材中有益的东西”。在当时外汇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中央拨款10万美元,从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日本等国家选购了大批中小学教材,促进了我国课程和教材的现代化。③
第七,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国际化是全球性的,对我国教育来讲,是双向的,我们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成果,我们也要把中国文化介绍到世界,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交流。一方面我们吸收外国留学生,另一方面我们也到外国办学。《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支持国际汉语教育”,“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
第八,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开展国际文化、世界时势的教育,提高国民对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了解,扩大视野。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五、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教育遇到的挑战和应对
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遇到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如何创新,如何跨越?二是如何应对西方文化渗透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教育需要应对的。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如何在实现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保持教育的本土化。
面对第一种挑战,我们需要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创新,有了自主创新,才能超越。要创新就要有人才。因此,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迎接挑战就要求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谁掌握了人才的优势,谁就能战胜对手。像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创新,实现技术的超越,才能摆脱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我国现在的状况是,许多产品都是利用人家的技术来料加工,还很少有自己的品牌。例如汽车工业,奥迪、桑塔纳、菲亚特等等都是外国公司的牌子,很少有我们自己的牌子。这样下去,我们永远是发达国家的加工厂。只有创造自己的品牌,才能摆脱依赖。所以2006年国家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范纲要》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要在科学技术上创新,就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这方面恰恰是我国教育的弱点。当前我国教育遇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推
进素质教育困难,学生没有时间思考问题,没有精力参加社会实践和个人喜爱的科技文体活动,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亟须深化教育改革,更新教育观念,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最近媒体盛传“中国虎妈”,有人甚至宣扬中国式的传统教育优于西方教育。这是一种误导。我们且不说“虎妈”提倡的教育方式是否可取。如果仔细读读“虎妈”写的那本书,你就会发现,“虎妈”的教育并非只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虽然她确实写到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传统有许多不同,但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渗透着美国方式,她女儿的音乐老师都是西方人,并非是中国人,更何况她的教育是在美国那样的大环境中进行的。
最近公布的上海参加国际学生学习测试项目名列65个国家的第一名,许多人又一次认为中国的教育优于西方国家。且不说上海的水平不能代表全国的水平,测试的方式、内容都是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的。这只能说明上海教育近些年来吸收了国际先进理念,坚持了新课改的精神,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已经初见成效。绝不能得出中国传统教育的优越的结论。
我国教育确实有优秀传统,例如从古代就提倡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重视基础、学思结合等,但反对揠苗助长、强迫压制,《学记》就讲到“道而不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恰恰违背了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继承了科举制度死记硬背的坏传统。因此,我国教育需要扩大开放,吸收世界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使它与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相结合,把国际经验本土化。
我们面对的第二种挑战就是应对文化渗透问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样式。文化的最大特性是民族性。如果文化失去了民族性,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不复存在,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因此,保持民族文化传统,是每一个民族国家最关注的问题。当然,文化也是发展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而发展。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总是会淘汰一些不符合时代精神的落后的内容,吸收一些别的民族的优秀的先进的内容。因此文化又具有发展性、时代性。当然,这种吸收不是全盘接纳,不是放弃自己的传统,而是在保持自己传统的基础上吸收有利于发展民族文化的精华。这就是文化的本土化。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着优秀的内核,如自强不息、仁爱诚信、贵和求中、敬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等,但也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悖的封建思想残余,如重名分、官本位、重男轻女、读书做官等等。我们需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扬中华美德,克服封建落后的观念,吸取西方的科学民主的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文化因素。
当前在国际交往中对待文化要避免两种不正确的态度。一种是全盘西化,无批判地接受一切西方文化。更可怕的是接受的并非是西方优秀的精华,而是一种低俗文化,有些甚至在西方社会也非文雅之士所赞赏的文化。说得再透一些,就是别把人家的糟粕拿来当精华。另一种不正确的态度是鼓吹民粹主义,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都视为最优秀的,不加区别地传播和发扬。有些地方把中国传统文化庸俗化、商业化。例如当前挖掘名人之风盛行,他们不是为了传承名人的思想和精神,而是为了搞旅游,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实际上是把优秀文化庸俗化。最近这几年到处在祭孔,我不知道如果孔子在世会有什么感想。孔子的学说需要大大发扬,这是毫无疑义的,但现在这样的做法能起到弘扬的作用吗?有些地方让刚上学的儿童穿着古代的服装,戴着古代的官帽读《弟子规》。我就不知道这会给6岁儿童一种什么教育!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教育起着奠基的作用,同时教育又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主要途径。教育应该起到传承文化、选择文化、创新文化的作用。教育要选择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传授给下一代,同时又要根据时代的精神,吸收世界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来充实我们的民族文化,创造新的文化。
教育国际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教育又都具有民族性。教育培养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民族的人。因此,教育国际化不能排斥教育的民族性。教育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又必须结合本国的实际。我们在学习别国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时必须了解他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这样才能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和经验的精粹。同样在借鉴别国理念和经验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优秀教育传统,这样才能从别国的理念和经验中吸取有利于发展我国教育的有益的东西,并内化为我们自己的观念形态,这就是本土化。
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介绍外国教育理论和经验时要尽量运用中国读者读得懂的语言,不要生搬硬套,生造词语。现在教育界有些年轻学者在撰写论文时往往开口是海德格尔,闭口是哈贝马斯,动不动就是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且不说这些思潮和主义是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即使是真理,也不能简单地搬运到中国来,需要考虑如何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考虑中国广大教师如何接受它。
过去我们只讲经济全球化,不讲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但是无可讳言,全球化不仅影响到经济,也影响到文化和教育。如果认为全球化并非一体化,而是指不可避免的互相交往、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话,那么,教育也不能不纳入全球化的轨道中。教育只有加大开放力度,才能了解世界上的先进科学技术,吸收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本土化是相对国际化而言的,所以两者是不矛盾的。正是因为教育要国际化,才提出在国际化过程中要结合民族特点,使之本土化。因此不存在纯粹的本土化,不能说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本土化,民族文化是自然存在的,无所谓本土化的问题。
收稿日期 201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