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从“作文评价”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2015-12-15 10: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语文学习中最难提高的部分是什么?是作文!
    作文既是学生最怕的,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因为怕,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因为学生兴趣缺乏,老师难以找到好的教学突破口,即使有好的方法也因学生的畏难情绪而大打折扣——我想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现状,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但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我们不可能绕道而行。于漪老师说过:“读和写历来要比翼双飞,才能有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高质量,一翼损伤或薄弱,语文能力强不起来。”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探索的事。
    就现状而论,大多数学生把写作当作学习中的累赘,常常应付了事,因此他们的作文中往往错字连篇,词语贫乏,语言干瘪无味。而近年来网络的流行,学生对网络写手的模仿过重,又导致一批“伪个性化”作文的出现,文章语句、文字,甚至是语气,都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位语文老师曾这样形容学生的作文:“学生作文中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几乎不见了;叙事流畅,娓娓道来,差不多久违了;议论风生,言近旨远,难得见了;真情可鞠,感人肺腑,更是稀罕又稀罕了……”真是恰如其分!而这样的写作现状,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沉重的评改负担。以往在批改时的那种激动、那股震撼、那份享受没有了,代之的却是机械式的操作。望着如山的作文本,我们只剩哀叹……
    该如何从这种“双累”的困境中走出来?先辈们已经有过无数的探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无疑是最光明的出路。但提高学生的兴趣,却不是靠教师几次苍白无力的说教就能完成的。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要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正确且适宜的引导是必要的。我们要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尽可能地结合诗文实例,讲述文人用笔的逸事,给学生以激励;要用生动的事例、精湛的语言,尽可能地对学生点拨、指导实践创作。
    当然,这样还不够。笔者以为:教与写固然重要,而作文评价却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一环。作文评价虽然只是作文教学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它影响到学生作文的全过程。我们知道,成果的创造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作文也一样。学生在创作以后总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而我们在教学中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这一心理。
我们传统的评价关注的多是字词句、结构篇章主题等方面,而一些“内行”的教师干脆以考试时通行的评分标准作为平时评改作文的依据,这样简单而单调的评改必然导致学生对作文分数过于看中而忽略了作文本身。而教师作为一个个体,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长期的繁重的批改任务使其评语也陷入机械的模式中,这直接导致一个对应的现象是:学生拿到作文本只看一眼分数,瞄一眼评语就算是作文训练的结束了。
    基于此,我在作文评改方面作了新的实践。许多人认为,作文评改天经地义就是教师的事,我不这样认为。新课标指出:“‘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因此,我把批改权放学生的手中,让他们互批作文,具体的操作如下: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批改的方向及标准。每次批改前要列出具体的训练要求、批改重点,熟悉各种批改符号。其次,一定要强调学生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尽到自己作为批改者的责任。拿到同学的作文不能随便马虎,要点出自己的感受,要有真诚的建议,精彩处、共鸣处要有标注、有点评。总评要有针对性,不要太尖锐,要肯定多于否定。
这一做法让学生们感到很新奇,大多数人很有主动性,态度很认真,但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一,部分学生爱看别人的文章却吝于拿自己的文章给别人看;其二,虽然大多数学生积极认真,但总有少数同学不能端正态度,在评改中不负责任。对这些学生都应该个别指导,使其转变态度,认真地参与到活动中。
新课标指出:“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学生互改作文的好处在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批改中明确写作的要求,学习别人创作的长处,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当然,评改不能停留于此,如此则不能显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互批结束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作文及批改者的评语作二次批改。但这二次批改却没了以往的枯燥,反而多了很多欣喜。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却多了一份快乐和享受。在二次批改结束后,先把作文分发到批改者手中,让他们比对和老师标准的差异。之后,把作文本发到原作者手中,让 他们仔细咀嚼当中的评语。这样,学生就得到“批改”和“写作”的双重训练,兴趣和热情不断高涨,对自己的创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创作欲望越来越强烈。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二次创作,而这“再创作”的过程,学生的心态已经改变了,质量也跟着上来了。这二次作文只需简单评改就好了,如果学生改得不好,还可以让他们改第三回、第四回,“文章不厌千回改”嘛!
    经此改革,确实收到不错成效。“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自己亲自参与,自己思想、情感、看法得到充分尊重,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当然也许有些老师会认为让学生改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一定要“痛改前非”,放下心中的包袱,这其实是新课改给我们的一个机会,把多种评价相结合,给他们足够多的展示机会,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我相信只要激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它会比任何作文指导都有效,因此我们要从“作文评价”中提高激发学生兴趣,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