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五方面组成,德育是五育之首。由此可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塑造好学生的灵魂,是学校工作的重头戏。而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践行者,无疑担负着这一重任。这就要求班主任俯下身来,不厌其烦地与学生进行思想谈话,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
我们并不提倡班主任空讲大道理,但有些道理又不得不讲。事实上,班主任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教育是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常用方法。问题在于如何做到声声入耳,使学生心悦诚服。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孔子曾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意思就是说做一个人,重要的是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而对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能够做到和缓宽厚。做人尚且如此,做老师更是这样。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只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
二、言传———真诚敞开心扉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除了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一个可资学习的榜样,更主要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理解、尊重和信任又都是互相的。有人问怎么样才能和学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互相信任?其实,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就是多和学生交流交谈,用语言来敞开心扉,化解误会与隔阂,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
现在的学生心理一般比较复杂,只有准确地把握孩子们的心理动态,才能做好思想工作。而中学生又有其特殊性,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但心智仍很不成熟,且有比较重的叛逆心理。
如果遇到问题,老师不是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交流,问清原委,而是简单粗暴地加以惩罚,那么只能让孩子愈发封闭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和老师交心。这样一来,不但不能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而且会适得其反。
交谈不但要注意技巧,而且要选准时机。寻找到谈话的最佳心理时机,才能事半功倍。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往往会立即把他找来,或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或语重心长地教诲一番。但是,做过教师的人都有体会,这样未必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学生犯错后,大多知道教师会找他谈话,在心理上早有了防范和抵触。这时对他做思想工作,往往效果不佳。如果当某个学生犯了错误后,不是立即找他,而是过一段时间以后,等他的心理防范解除后再找到他,做其思想工作,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因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犯错误的学生大多已趋于冷静,容易认识自己的错误,接受批评。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够平静、真诚地和他交流,一起分析甚至探讨犯错误的原因,就可以使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打开心结,避免再犯。
另外,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极为重要,应当力求生动、形象,要用既有教育内容又有哲理情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教育时,可先带领学生唱《金梭与银梭》这首歌,然后告诉学生,这首歌就是说要趁年轻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交给我们的金梭、银梭编织出最美的生活。这样一来,师生容易产生共鸣,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听教师继续往下讲。为此,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是每一位老师努力的方向。
三、爱学生———用爱架起感情的桥梁
作为教师,热爱学生是其一种特殊的职业感情。只有热爱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为善,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老师传授的东西学生才能主动吸收,而不被动接受。因而,教师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问题。这种“心理位置互换”的心理素养,对于做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爱是感性的,但做好学生工作,更要以理服人。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只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才牢靠稳固。青少年已不满足于成人的现成结论。他们希望成人给他们教育,但又要求这种教育必须入情入理,具有理论上的彻底性。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例如笔者对个别男生留长发是这样教育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发型也是一门学问。听化妆师说,青少年学生头发短些、薄些,显得风华正茂,精神抖擞;头发过长、过厚给人精神颓废的感觉。同学们个个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留长发给人什么印象?”笔者的话,学生感觉入情入理,所以听得心服口服。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只要懂得赏识、信任、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一定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班级生活井然有序,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