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辩论激活思维 课堂焕发活力

2015-12-13 10: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为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多角度地认知教材,也为了让学生适应目前的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在众多的方法中,辩论以其独特的作用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我就辩论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一二。
1.在辩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思想品德课首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课堂上如果教师是主演,学生当旁观者的话,就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就没有兴趣,学习效率又从何谈起呢?“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有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辩论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对垒中激活思辨的锋芒,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让他们辩论,让他们发言,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述说……经过辩论,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会更加深刻。在学到《自己的事自己干》一课时,我给学生出了一个辩论题:正方观点是做事要靠自己;反方观点是做事要靠父母。学生分成两大组,展开紧张激烈的辩论。有的说靠父母好,因为父母有经验,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有的说孩子少不更事,做事都靠自己的话,会过早经历生活的风雨,影响健康成长;有的说靠自己好,可以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增长见识;有的说如果一味依赖父母或他人,会增加惰性、失去冲劲,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通过辩论,同学们都明白了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干。这样学生对自立知识就了解的一清二楚。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在辩论中了解社会的面貌
社会是一个“万花筒”,异彩纷呈而又复杂多变。学生生活的世界也是充满矛盾的,他们接触到的社会现象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所持的态度完全不同,即使是同一学生,他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个人经验也可能与书本上的大相径庭。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会呈现不同的答案,有的甚至会出现偏差和错误,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而且交流也可以纠正某些同学的偏差甚至是错误心理。让他们尽量结合课本知识,了解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提高品德修养和辨别是非能力,保护自身安全。这种功效可不是哪位教师的一堂两堂令人鼓掌的课所能拥有的。在学到九年级《为正义高歌》一课时,我设计的辩论题目是我们该如何面对非正义行为。正方观点是遇到非正义行为应挺身而出,反方观点是遇到非正义行为时要自保。通过学生辩论和老师点拨,学生认识到社会情况复杂,面对非正义行为时,要量力而行,不能鲁莽行事,否则不但不能阻止非正义行为,还会危害自己的生命健康。
3.在辩论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于今天的课堂”,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教育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辩论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方法。在辩论前,学生为坚持自己的观点,需要找大量有利于自己的素材。在寻找素材的过程中,学生开阔了视野;在辩论中,要想驳倒对方,就要不断想出对方意想不到的事例,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逻辑顺序,不给对方看出破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这也是思想品德课中运用辩论教学法的一大功劳。
真理越辩越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使用辩论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但在运用这种方法时,也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辩题的设计要本着从课本知识点出发的原则,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科学缜密的完成辩论题的确立。不能只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热闹,而忽视教学目的。二是辩论开展时,要注意辩论的深度和广度。当学生偏离主题而高谈阔论时,教师要及时把握住辩论方向;当学生因不同看法而争论不休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找到分歧的焦点,防止钻“牛角尖”,把认识逐步统一到正确观点上来,完成教学任务。三是在辩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心理、思想问题或者是学生之间的矛盾问题等,应及时与学生沟通,并与班主任联系,尽量解决问题消除隐患。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美国现代教育学博士珍妮特沃斯指出,“上课如果只是教师单向的讲解,就是大量浪费宝贵的时间。”通过辩论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对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内心情感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这种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是应该积极进行推广。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