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使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技能;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探究能力
华罗庚曾说过:“生活是数学的背景”。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和技能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数学教学应把生活中的素材、经验、情景作为重要资源,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样既增强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那么,如何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呢?
一、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床长( )米,宽( )米;一只鸡重( )千克;一千克鸡蛋有( )个等等。
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事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小朋友去量篮球场。下课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6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
所以说,上课,不一定要在教室,有的课搬到外面去上,会与生活更接近,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又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如教学“圆柱和球”后,我安排了“集图”活动,再把实物分类,找出圆柱形和球形的异同。这样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巩固了“圆柱和球”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让学生将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说出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由于学生课前收集信息积极踊跃,因此在课堂汇报时,那可谓滔滔不绝,如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是300米,电冰箱的价格是2250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等。
四、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在某章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断:3个小朋友握手,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有的说 6次,有的说 3 次。)究竟握几次呢?4人呢?5人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让学生戴上不同颜色的头饰来演示,其余同学观察,很快就得出结论。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能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应时时关注熟悉的生活素材,不断地沟通数学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教育出版社
3.《成功教育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作者 郭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