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 思想政治 心理健康 恋爱观
论文摘要:本文从大学生修身立志需要高校教师引导谈起,随后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校教师亲历亲为,大学生社会的“自我”定位需要高校教师指导和大学生的恋爱观需要高校教师提前预警等四个方面对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说明了通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会上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学校的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确保胡总书记提出目标的实现。这是因为教师直接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学习等各个方面,其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学生。
一、大学生修身立志需要高校教师引导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不确定的情况时有发生。像今年日本的3.11地震,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这些事件教师如果引导不当的话,有可能会出现过激的言论或行为,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因为事件的发生会有一连串的反映,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方说日本的3.11事件发生后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是停留在两国的恩怨中,还是辩证的想一想我们是否还要发扬人道主义等等。此时就需要高校教师来引导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辩证的看待地震这一问题。
所以说高校教师要深入学习政治理论,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崇高的政治信仰,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这样能在重大政治和理论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有的放矢。另外在做学生的工作时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校教师亲历亲为
目前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父母的娇生惯养,都有自己的个性,与人相处时过分纵容自己,不懂得宽容和谦让,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心理承受能力较脆弱。
另外由于家庭的贫富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家庭穷的变得自卑内向,家庭富得学生目空一切。为此高校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心理特征要有一定的预警性,在教学实践中要分人、分时、分事进行处理,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力气去做,并且要做正、做细、做实,有针对性的和同学进行敞开心扉的谈话交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当代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大学生表现出时代的风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学生始终要有爱心,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例如,对于目空一切的家庭富足的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帮助其去掉“富老大”的心态,能正确看待物质上的富足,告诉学生家庭再富那也是上代人给挣下的,在大学期间要学真本事,毕业后才好创业。
三、大学生社会的“自我”定位需要高校教师指导
当代的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在大三下学期就已经显现,此时一部分学生就开始了自己的求职生涯;而另一部分则一直生活在校园中不知所云,没有意识到当今的就业竞争之激烈,或对就业问题过分的悲观,心里产生前途未卜的困惑和迷茫。这两种作法都不是很好,原因很简单,咱就不说了。但此时的高校教师又该怎么办呢?高校教师此时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教育学生端正择业心态,准确定位自我,帮助学生认清学业、就业、事业之间的关系,把就业的压力分解到各学期的学业学习中去,化压力为动力,只要有知识有能力,何愁就业不成。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适中的职业理想,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标准,树立良好的就业意识,帮助学生拓展就业渠道,指导学生把握每一次就业机遇。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四、大学生的恋爱观需要高校教师提前预警
当前的大学生恋爱呈现低年级化且比例看涨,但大部分同学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业和恋爱的问题,在“爱情诚至上,学业皆可抛”的宣言下,学生出现了厌学、旷课现象,严重的学业出现挂科,不能顺利毕业。也有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失恋或受到打击,往往造成厌恶俗世,甚至精神分裂、自杀。
此时作为高校教师也应提前预警,发现苗头,及时跟进,讲解生活和心理知识,同时组织一些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消除大学生的孤独感,培养健康情操,强化道德观念。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彼此间以诚相待,而不是为了满足暂时的生理或心理需要。促使他们把恋爱的动力化作激励机制,督促自己进取向上。而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学生要耐心教育,适时沟通,帮助他们分析、认识问题要害,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切不可一味地批评处分,要根据个人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力求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高校教师要做的职业是神圣的,也应该是与时俱进。作为高等院校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广博的人文和科技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既是高校教师走向学者型、职业化发展的趋势,又是适应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连凤宝.谈高校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1).
[2]刘向锋,杜莉,孙睿.论高校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和队伍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