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质疑开拓课堂感知 问题牵引课堂教学

2015-12-13 10: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高效课堂教学的开展,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如何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越来越成为很多语文老师致力探究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课堂质疑对于开拓学生对课文的感知与理解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如何能用一个问题或者两个问题,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之门打开,也成为教学的关键。随着一年多的实践和摸索,我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课堂教学步骤。
课堂教学第一个环节:初读课文,处理学生一二类质疑问题。
首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即让学生自读整篇课文,自己认识字词,自己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那么,在这期间,教师巡视课堂,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巡视中直接质疑一些问题。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必须能够进行迅速的总结分类,一般分成三类:1、过于简单,没有必要全班学生一起回答的质疑。2、稍微有些难度,学生可以通过再阅读自行回答的质疑。3、质疑问题较难,也是整篇文章重点理解的内容。
对于这三类质疑的处理应该遵循一下原则:第一类问题,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教师要直接回答给提问题的学生;第二类稍微有些难度的,要在全班同学读完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由老师布置给所有学生,让学生或讨论,或独立思考,解决掉这些问题,这一步也是学生再速读课文的过程;第三类,学生提出的过于复杂的问题,也可能正是老师本节课所要点拨指导的问题,要留下在第二个环节中,在精读过程中让学生研讨,或者在老师点拨指导下解决。这个过程是学生细读课文,品味课文的过程。
课堂第一环节,要对初读课文中学生所产生的一二类质疑问题进行处理。这部分质疑,由于问题比较浅显,老师需要要求学生再速读课文一遍,主要由学生们自行解决。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以便让学生有兴趣读课文,有兴趣参与到本堂课的教学中,因此,质疑中可能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质疑较为简单的内容,较好的学生质疑较为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及时把握住整堂课的节奏,及时对质疑同学提出鼓励和表扬。哪怕学生提出的是一个字的读法,一个词的解释,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老师都要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样,学生在整堂课中都会充满着积极的情绪去学习,充满着热情跟随老师的导引来思考,思维在积极和热情中开动并活跃着。
课堂的第二个环节:难点质疑处理。
老师要将学生质疑的第三类问题拿到全班重点研讨。这个环节需要老师能抓住质疑中的重点,寻找到学生诸多质疑中的能贯穿全文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
例如:在讲《风筝》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是鲁迅的作品,比较难懂,我让学生初步读课文时,学生们都提出了很多的质疑:(1)为什么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2)什么叫精神虐杀?为什么“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面对学生的诸多质疑,我抓住学生质疑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作者对放风筝态度产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找到对放风筝态度转变的原因这个段落;其次,让学生细读这个段落,对于此段中学生提出的质疑,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研讨。再次,利用态度转变原因这个段落,让学生往后阅读,找到了作者想补救自己对弟弟的过失的两种方法,以及无法补救的原因,着重理解了无法补救的心情,以及为什么作者会有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利用作者态度发生改变的原因这个段落,让学生往前阅读,看看作者对待小兄弟做了一件精神虐杀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精神虐杀的事情发生?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阅读了作者如何虐杀弟弟放风筝,小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和“我”对待风筝的态度不同的段落,由此明白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设计的用意,也自然会明白“在北京看到天上飘着一二个风筝就会想起故乡的风筝”,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
利用作者对待放风筝态度的转变这个问题,往后读,理解作者对于所做事情悲哀原因;往前读,理解作者为什么会看到北京二三月有一二个风筝就感到惊异和悲哀。如此一来,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也能很顺利的读懂一些难懂的句子。

整个一堂课,让学生寻找质疑解答质疑的过程,实在就是一个读的过程,实在就是一个由作者对放风筝态度转变而引发的一系列的矛盾和解决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作者产生的心情、态度、认识。
课堂上,在学生的诸多质疑中牵引出一个能贯穿全文教学的问题,慢慢让学生在读课文和研讨课文的过程中解读文本,这个过程是一个思维开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积极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愿意读,我对每个提问题的学生,都进行表扬,对能回答出质疑,帮助同学解决问题的学生,也进行鼓励,一节课结束后,我发现我和学生都是那么愉快,以前上课的沉闷,慢慢的被解决问题的快乐所代替。

这个环节也应该是整篇课文的重点所在,难点所在,需要老师细心点拨,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研讨。高效的课堂研讨也正是体现在这个环节上。因此老师要有充足的引导点拨能力,学生要有积极的参与讨论的兴趣。那么要在这个环节中达到学生人人都想参与讨论,人人都能开动思维,就需要:一方面,让学生们反复咀嚼课文,积极联系写作背景,深入品味语言,感悟文章主题;另一方面,需要老师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即在短时间里,能迅速找到学生质疑较难的问题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问题,作为整堂课研讨的导引,这一点很重要,关系到整堂课的成败。学生围绕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进行整篇课文的学习,学生自然会积极开动脑筋,课堂教学活跃而有效率。
总之,在学生的质疑中寻找到一个能贯穿全文的问题,由这个问题生发开来,让学生在读中寻找自己质疑的答案,在读中解决质疑,实在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之道。但是,如果学生质疑中没有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如何做呢?很简单,老师应该自行提出这样的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自行导引课堂。
比如:《祖父、后园和我》一课,学生没有提出什么质疑,都能读的懂。于是,我自己设计提出一个问号是:“我和祖父在怎样的后园都做了怎样事情?”围绕这个问号,首先解决“我和祖父做了怎样的事情?”这个问题,然后引出其余问题:“你觉得那件事情最详细?你对那件事情特别感兴趣?为什么?”“细读你喜欢的那件事情,研讨一下祖父和我各自的性格特点。”学生们自己找到觉得很详细的段落:插花,除草,摘帽子,通过精读喜欢的段落,很容易总结出了“祖父”和“我”的性格特点。
其次,再解决“作者觉得后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后园?”围绕这个问号,学生有说“神奇的”,也有学生说后园是“活的”,也有说“美丽”的,还有说“后园是快乐的”。我就再让学生找找哪些句子能看出后园是个“神奇的后园”?哪里能看出是“活的后园”?哪里能说明是“美丽的后园”,又哪里描写了“后园的快乐”?学生带着自己对怎样后园的回答,去找相关的段落,并进行朗读,在读中品味里面的优美语言,体悟作者蕴含的感情,仿写具有生命力的句子。一节课下来,觉得学生阅读水平真的有了很大长进。不仅自己感到很顺,学生也觉得很快乐。其实《祖父、后园和我》这篇课文能导引整个课堂教学的就是一个问题:祖父和我在怎样的后园做了怎样的事情?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去阅读,去理解,那么思维会自动开启,热情自会高涨。
课堂的第三个环节:总结收获与拓展提高。
课文研讨结束后,要让学生自己对整篇课文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或者谈谈自己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或者老师将课文进一步拓展到课外阅读或者写作练笔上,以此开阔学生的思路,丰富他们的积累。
根据以上的思路,我试着每节课都这样,渐渐的,很多学生读课文时,会提出很多问题。提出质疑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是否能从学生质疑或者教师自行设计的问题中,找到一个贯穿全文问题,让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阅读课文,解读课文的全身,就成为了课堂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
当然,对于这样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课文相当熟悉,提前仔细备课,多领悟一下重要的句子,知道从哪方面才能给学生解释清楚,将可能被学生问到的字词,句子仔细推敲,预设一下学生会有哪些质疑,教师该从那个问题下手去解决整篇课文的阅读,并且所用的问题还必须能够牵一发而动整篇课文全身。这样,才能做到在讲课时,随机应变,抓住学习本课的要点,理顺学生的思路。
总之,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我不得不储备足够的知识和理解,才能在课堂上驾驭自如,让学生真正的解读懂课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