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讨

2015-12-01 17: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我国的高等步入教育大众化阶段。经济 的发展和各大高校的扩招,并没有为大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相反,随着经 济转型和改革,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社会精英岗位已经不足甚至是短缺。如何从教育 大众化的背景出发,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征和表现,明确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之间 存在的差距,构建择业观教育的完整内容和创新有效的自我调试方法,是引导大学生转变就 业心理正确择业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一、背景界定: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水
  平的一个概念。1973 年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的问题》一文中根据欧 美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划分的理论:当一个国家大学适 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在 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 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这一理论的产生尽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
  对此理论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了质疑,但其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阶段划分依据仍被许多国家所 接受,并作为制定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上世纪 90 年代中国政府和理论学界对于是否引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西方的教育理论模 型是否适应中国国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不管对高等教育持怎样的质疑态度, 其还是走上了高速公路快车道,从 1999 年我国国务院批转《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提出了到 2000 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 15%,教育规模将会有较大发展,到 2004 年我国高等 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 17%,我国高等教育用了 5~6 年时间告别精英教育,走上大众化教 育。短短几年间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从数量指标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达到了 大众化的标准。据数字显示,“从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每年的高校毕业生都在以 100 万人 左右的数字增加,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时代跨入了‘大众化’教育时代,基本 上摆脱了供给的‘紧缺时代’。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自此开始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2011年,全国高校的就业人数约 660 万人,而 2012 年全国高校的就业人数增长至 680 万人。根 据最新数据预测,未来“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都将有近 700 万的青年大学生毕业流入劳 动市场。教育部周济部长在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 2020 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40%的目标,随之而来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不言而喻。
  二、现状阐释: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几种表现
  理想定位与现实差距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绵延几千年,学成名就对众多学子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也是对无数学子为读书奋斗不 止的经典解读。可以说在中国,大学生一直被作为“天之骄子”而受到人们的称羡和追捧, 步入大学校门就意味着可观的收入、崇高的社会声望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这几乎变成了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背景里,由于人才稀缺和匮乏,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人才配置的“包分配” 的模式,更让大学和铁饭碗画上了等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因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的岗位远远小于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短短几年间新生的劳动力因 为市场的过饱和而未被全部吸收。“按照 GDP 增长的百分比来算,毕业生的增长率大大超过 了 GDP 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之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 势日益严峻。”高等教育形势的变化,高等人才从各大高校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加之随着 我国推进的市场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配置模式也从“统招统分”变为市场自由竞争 的“自主就业”模式,“铁饭碗”被打破,大学生在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时,由于受传统思 想和就业心理的影响,在求职与生活场域中,大学生普遍具有的惯习是“精英情结”和“符号情结”还未消散,对就业期望值仍处在较高的水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 副理事长曹殊指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呈“金字塔”形,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毕 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移动,大部分毕业生处在“非精英”层面。现实 与理想的差距往往导致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各种心理表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 凸显。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个性化指导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引导,同时要提高高校心理指导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开展相关研究,实现教学的科学化和高效化,完善相关的课程配套,为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提供客观条件。重视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阶段性和持续性,既要重点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也应该关注低年级学生就业心理的变化,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在形式上,通过心理教育、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的辐射到在校学生。在内容上,应注重学生心理弹性、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认知感知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观。同时,高校要尝试逐步的开展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就业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宜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能力及自身的性格和特长,对就业期望进行符自身实际的科学定位,以减少其择业的盲目性和就业的随意性,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二)大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
  正确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是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前提。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之际,学会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进行自我合理定位,首先取决于大学生能否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对自己就读学校、自身综合素质、兴趣性格等通过各种方式客观的评价,把自己从“我想干什么”的一厢情愿转变为“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定位,客观全面的地进行自我评价与职业评价互动,在竞争中赢得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具备超前意识、危机意识、社会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把价值观从个人本位转 向社会本位,明确“自我实现”是一个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正如马 克思和恩格斯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 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对立,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生成就是 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丁·特罗著, 王香丽 .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的问题 [J].外国高等教育资 料,1999(1).
  [2] [加拿大]雪梨·王,赵北平.怎样获取你的职场比萨[M].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申倩倩.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5).
  [4] [德]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5] [美]菲利普.G. 阿尔巴赫著 ,蒋凯,陈学飞译. 大众高等教育[J].逻辑高等教育研 究,1999(2).
  [6] 邢立娜.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环境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刘学燕
(南京审计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