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独立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初探

2015-11-20 09:1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独立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开展以来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其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效果不能完全体现。本文从宣传、管理、培训、监督激励机制、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通过促进长效机制的建设使独立学院志愿服务工作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独立学院; 红十字志愿服务; 长效机制
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1】。大学生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一方面可以将红十字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培养公益热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生活圈子,学习新技能,培养组织及领导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发挥社会育人的功能【2】。
  独立学院红十字会组织起步晚,发展快,近年来红十字志愿服务不断扩展,其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强,红十字精神得到大力弘扬,这不仅成为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在推进校园文化、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独立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是一个需要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过程。
  一、独立学院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的问题分析
(一) 来自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障碍
  第一,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度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失人道、博爱、奉献的美德,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度不高。另一方面,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总体人数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很多,但实际上人均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却相对较少,能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工作的人就更少了。
  第二,对志愿服务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某些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目的不够明确,对其精神、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不认为是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不能正确对待和积极参与。甚至有些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带有功利性色彩的,或是为了在综合素质测评中加分,或是为了评先评优。这种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行为是与红十字精神背道而驰的【3】。
  第三,大学生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在志愿服务中缺乏专业性。由于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和相应的工作培训,从而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质量,使大学生产生挫败感。
  (二)  来自独立学院红十字组织的不够完善
  第一,独立学院各学生组织百花齐放,但缺乏资源整合及协同促进发展的思想。独立学院一般创办不久,各项设施尚未齐全,各个部门纷纷成立、争相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对于相对独立的红十字组织,就存在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不成熟,内部交流合作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估、管理和指导等问题。
  第二,红十字志愿服务的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经调查,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队伍组成以低年级的同学为主,而且大多数是大一的学生,高年级的同学仅仅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学生骨干。注册并坚持参加的同学不多,大部分同学进入高年级便自动退出,积极性也随入校时间的增长而锐减,这使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出现断层,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
  第三,志愿服务工作的培训机制不够完善,有些知识已经过时或者并不适用于志愿服务发展现状。有的内容仅停留在较浅层次的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上,实用性和专业性的比重不够大;培训对象的范围配置不够合理,一般仅限于红十字会培训部人员及学生骨干,而红十字会其他部门成员及真正热心公益服务的同学接受培训的机会不多;校领导、老师对红十字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某些学生不认真对待。
  第四,活动形式内容不够完善,阶段性活动多而连续性较少。目前,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大多简单,形式创新不够,科技含量低。有的活动不具备可持续性,有的流于形式,没有激情和创新,缺乏独立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4】。
  (三)来自于社会的认可保障缺乏
  第一,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和平等的机会,制约了活动的开展。高校志愿服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共青团工作经费和学院支持,直接从社会募集资金有限,导致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物质依托欠缺。同时,上级红十字组织尚未承认和吸纳独立学院红十字组织,缺乏与其他高校相同的待遇和资源,致使志愿者的热情以及一些好的设想不能得到及时发挥和支持,从而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缺乏社会公众的必要支持。一般人都认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自愿、不计报酬,只求无私奉献的公益活动。这使得某些社会公众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把志愿者当作免费劳动力胡乱使用。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不高,企业单位在招聘时也基本不过问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
  第三,缺少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的组织保障。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社会团体等,都给这项工作极大的支持和推动。而在我国,却没有制定有关志愿服务的全国性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对志愿服务的培训和项目评估不足,很少为志愿者提供人身、医疗保险,缺乏预防、处理风险和事故的机制,权益无从保障。
  二、独立学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结合学院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第一,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大学生真正理解红十字精神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一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方式,引导社会公众关注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公众都来参与志愿服务,使志愿者既是奉献着又是受益者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二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通过开展公益海报设计大赛、项目服务创意大赛、征文、文艺汇演等活动,宣扬红十字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三要积极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并广泛宣传,增强志愿服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二,积极完善组织管理体系,推进红十字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建立规范化、多样化、信息化的组织管理体系是确保志愿服务长效性的关键。其一,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包括红十字志愿服务制度、会员招募制度、注册制度、奖罚制度、考核制度、测评制度等等。其二,加强红十字组织的建设,实行分级管理,有层次地开展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建 立院、系、年级、班级多样化的红十字组织,提高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能力。其三,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项目化管理,加强项目申报,统筹规划活动的各个环节,按项目可行性提供不同程度的资金支持,为培养产生各式各样、特色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奠定基础,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其四,开发网络信息系统,实施志愿服务网络化管理,使决策信息传递更及时,实现信息在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间的无缝对接,同时也为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其五,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的建立可以使志愿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可以合理调配志愿者资源,使大学生志愿者能运用所学知识开展针对性强、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活动【5】。
  第三,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全面提升志愿服务品质。随着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扩展,志愿者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志愿服务的品质,可见结合实际开展培训的必要性。一方面要加强培训的系统性,定期开设全面、系统、专业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道德、理念和专业技能,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使命感。二方面要注重培训的专业性,针对大学生社会经验和服务技巧的缺乏,应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或者是有经验的志愿者对大学生进行授课,或者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技能、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提高服务能力,切实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第三方面要增加培训的科学性,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化建设,将其纳入学分制。开设“红十字志愿服务”等相关课程,积极传播红十字精神,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6】。
  第四,高度重视志愿服务活动的监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一方面,每次志愿服务后都要收集服务对象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志愿者,还要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来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大学生的成长空间,使大学生养成对服务对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志愿服务档案,统计志愿服务时间,把每学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作为硬性指标,纳入学分制体系中。适当采取一些实质性的奖励措施,把志愿服务作为综合测评、组织发展、助学金申请、评先评优等工作的参考标准,重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形成志愿服务最光荣的良好氛围,保护志愿者的工作热情,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方式使志愿者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7】。
  第五,强化社会保障措施,有力维护红十字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要建设红十字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对志愿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其一,物质保障是第一要务。志愿服务是无偿的、非营利性的活动,它的长效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和物质保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以减轻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经济负担。其二,立法保障是必要前提。我国应尽快出台全国性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法律法规,通过相关的立法,明确志愿者及其服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为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其三,风险保障是活动基础。大学生志愿者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中可能受到伤害或损失,社会有关部门应积极承担起预防和处理风险和事故的责任,为志愿者提供人身、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和补偿【8】。其四,社会保障是动力源泉。大学生志愿者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用人单位应当重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将其作为招聘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样大学生们对志愿服务活动就会更加认可,愿意把时间、精力和激情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红十字志愿服务不仅为独立学院学生提供了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契机,也提供了他们在服务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机会。独立学院红十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探索、积极进取,并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木明,朱文崇.推进高校红十字工作的探索[J].教育长廊,2009(3):93,111.
[2]祁立佳.高校红十字会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影响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180~182.
[3]吴倩,张桐娟.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政治与社会,2011(5):91.
[4]杜蕾.从效益角度看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9(7):287.
[5]祝小迁,窦贤琨.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11(11):182~183.
[6]郑庆秋,王姝.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探析[J].价值工程,2011(7):262~263.
[7]杨煜,席胜凯,李楠.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J].学园,2011(10):14~15.
[8]刘登科,叶利军.构建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8~11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