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不断增长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如何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文献的实证调查研究和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性以及自卑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究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应对策略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何谓贫困大学生,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通常大家都用教育部文件对“高校贫困生”下的定义,“高校贫困生,一般指经济上特别困难,无法达到学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不能维持正常学业的的在校学生”。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封闭心理;(2)自卑心理;(3)依赖心理。是指国家、学校等对贫困生的资助,使部分贫困生在思想上产生了依赖感。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社会
1.社会资助
通过捐衣捐物、结成“一帮一”对子、设立贫困大学生基金等形式,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生活费和学费的援助,对缓解贫困大学生经济压力和情绪压力具有一定作用。
2.贷款
助学贷款是我国从2001年开始的一项助学政策,被称为贫困大学生求学的“绿色通道”。但是贷款是需要偿还的,这也给贫困生一些压力,促使其努力学习,奋力拼搏,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观。
(二)学校
1.高水平心理咨询服务队伍
心理咨询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直接的有效途径,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是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
2. 心理辅导
(1)在新生入校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2) 利用心理专题讲座、报告会等生动活泼的形式。
(3) 对于个别的心理问题较重的贫困大学生,采取个别咨询的方式进行解决。
(4) 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指导。
3.困补和减免学费
困补和减免学费是学校迸行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一种常用形式,访谈中看出贫困大学生对困补和减免学杂费持一种较为微妙的态度,因为一方面困补和减免学费是完全受益的,不像贷款还要偿还本金和利息,获得后心里很高兴;另一方面内心又难免有一种被人同情、怜悯的感觉,面对同学有些不自在。
4.奖学金
获得奖学金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大学生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他们摆脱自卑,获得自尊,从而形成自信自立的良好个性。
5.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可以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让学生学会如何就业,掌握技巧;广开门路,拓宽渠道,帮助贫困生联系用人单位。
(三)个体
1.自身应该正视贫困、完善自我
首先,贫困生要端正态度,正视贫困和挫折,培养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其次,贫困生应该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在感谢他人援助的同时,还必须坚持自立自强。再次,贫困生一方面要尝试走出封闭的生活环境,拓宽交友范围。
2.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资助模式的重要内容,它把“输血”型助学变为“造血”型助学,不但使其心安理得地获得经济收入,缓解经济压力,还锻炼了他们的自强自立的能力,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良好个性。
综上所述,贫困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贫困大学生在学业上跟其他大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心理贫困问题上不再“贫困”,真正地担负起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初探》?湖北社会科学,2003;(6):104 陶传谱
[2]《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及教育》 云南财贸学院,2002.1.冯薇,赵玉璋.
[3]《贫困大学生心理问答题的探讨与解析》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5,16(3):161 闫戈
[4]《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刘登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