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简析

2015-10-05 14: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11年9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正式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其主要目标是利用阿富汗优越的地理位置,将阿打造为地区的交通贸易枢纽,通过推动南亚、中亚的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实现阿富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她在演讲中这样描述“新丝路”战略的前景:“土库曼斯坦的气田将能满足巴基斯坦和印度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并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提供可观的过境收入。塔吉克斯坦的棉花将运往印度制成棉布。阿富汗的家具和水果将出现在阿斯塔纳、孟买甚至更远的地方的市场①。”2011年10月,希拉里访问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极力推行“新丝路”倡议。
  “新丝路”构想最初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所所长弗雷德里克·斯塔尔(Frederick Starr)教授提出,美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也参与了战略的制定。根据CSIS的报告,“新丝路”是一个完全覆盖欧亚空间的跨地区贸易网络,打造这一网络有助于确认美国在欧亚地区的经济存在,巩固在阿富汗平叛运动的成果,从而实现美国广泛的战略目标。最初,美国务院认为该战略构想并不可行。但在2010年,“新丝绸之路”战略得到了美中央司令部的支持。随后,国务院也转而开始支持,并将之视为后2014时期美国阿富汗战略的经济部分。当前,该倡议已成为希拉里中南亚政策的头等优先。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主要内容和进展
       
  美国务院官员称,该战略的具体实施主要依靠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指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电网和油气管线等,软件部分指的是促使阿富汗邻国降低关税,简化繁琐的通关手续,从而降低影响贸易的法律障碍。目前,美国已经列出三、四十项基础实施项目作为“新丝路”战略的潜在项目,包括:完成阿富汗国内环路建设;修建阿富汗-巴基斯坦铁路;完成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线(TAPI);架设中亚-南亚的输电线路(CASA-1000),建设地区电力市场等等。其中有一些原本就已存在的地区多边项目,这次也被纳入“新丝路”框架之内。在项目的实施问题上,美国倾向于在外交上扮演牵头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并不愿过多为项目注资,希望地区国家承担起更大的责任,鼓励多边发展银行、国外投资者、地方政府、私人部门等积极投资②。
  “新丝路”框架内的项目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资助下,乌兹别克斯坦修建了通往阿富汗的海拉通-马扎里沙里夫铁路;2012年春,同样由亚行等资助的塔吉克斯坦桑土达水电站投入运营,向阿富汗送电;2010年10月,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正式签署过境贸易协议(APTTA),虽然协定的生效日期被一再推迟,但有消息称,塔吉克斯坦有望加入,三国或仿照阿-巴过境协议的模式签订三边过境贸易协议;2012年5月,“新丝路”的重点工程TAPI管线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土库曼斯坦与印巴两国签署天然气供应合同。

美推行“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意图
       
  表面上看,“新丝路”战略是一项旨在解决阿富汗重建问题的、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导的经济战略。2011年9月,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Robert Hormats)在一次讲话中声称,“新丝路”战略作为一个经济战略,是政治、安全手段的补充,有助于阿富汗经济融入地区经济,从而吸引更多投资,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资源潜力,从而保证其国内变革的可持续性。他认为,该战略不仅对阿富汗极为重要,也将为阿所有邻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③。希拉里也指出,美国将把对阿政策的重心从短期稳定计划(主要是军事战略)转向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重点就是刺激增长、促进就业、调动私营部门、促进阿富汗与中南亚的经济一体化,“新丝路”战略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但是,经济合作和地区一体化恐怕只是“新丝路”战略之中可以明说的部分。若联系该战略出台的背景——美国2014撤军计划和高调重返亚太、谋求战略再平衡的大背景,便不难发现其背后也隐藏着地缘政治和安全意图。
  1. 将撤军的消极后果降至最低,保护后美国时期的在阿利益。正如霍马茨所言,“对美国而言,撤军并不意味着放弃阿富汗和这个地区④”。为防止过去十年间取得的反恐成果付诸东流,促进美阿之间的长期伙伴关系,就必须关注阿富汗的经济。阿富汗的政治未来与其经济未来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丝路”不仅是经济战略,也是政治战略。
  2. 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北方运输线(NDN),为美今后在地区的长期存在打下基础。NDN覆盖九个前苏联国家,不仅在反恐战争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为美国在转运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存在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也提升了美国在这些国家的存在。纯粹从物流运输的角度来看,NDN的作用被夸大了,但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讲,它却给美国提供了一个机会,把阿富汗同欧洲、高加索和中亚连接起来。然而,NDN更多地是基于美国和过境国的双边合同,带有短期交易性质。而“新丝路”战略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工具,使美国政府有机会同其它双边及多边机制一起就贸易、过境改革等问题进行接触与合作,“能把带有交易性质的关系变为真正的战略关系⑤”。
   3. 通过鼓励中亚国家和南亚地区的一体化,从而将中亚纳入新的经济、政治、安全框架。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其战略位置极端重要。近20年来,美对中亚的定位从将之归入“欧亚”(原苏联空间)转为将之纳入“大中东”或“南亚”,一直试图将中亚从其它后苏联空间分离出去。“新丝路”战略的政策目的则是要通过促进中亚国家能源资源和运输线路的多元化和与南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削弱俄罗斯凭借苏联时期形成的基础设施体系而对中亚国家的经济、政治影响,从而将俄排除在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之外。同时,该战略也为美国遏制三个重要对手——俄罗斯、伊朗、中国提供支点。
 
“新丝绸之路”战略面临的阻碍和前景

     虽然“新丝路”倡议表面上赢得了中亚和南亚国家的响应,但是其实施的道路也面临着重重阻碍。该战略主要是以美国国家利益为主导,合法性不足,未必能得到所有对象国的全力支持。阿富汗邻国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不仅中亚国家之间存在不少固有矛盾,中亚和南亚地区也缺乏合作的传统,并无太大的合作愿望。阿富汗国内安全局势曾让许多潜在的投资者望而却步,北约部队撤走之后,阿安全局势只会变得更糟。另外,在短期内成功实现 阿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太现实。最后,在美国国内,军方才是该战略的主要支持者,国务院对其前景持怀疑态度的大有人在。2014年之后,美对中亚的兴趣是否会急剧下降,美国有多大政治意志、经济实力和资源手段来推行这一战略,这些问题还都是未知数。

结语

     在阿富汗后美军时代即将到来和美“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美国也在中亚积极地排兵布阵,“新丝绸之路”战略便是其中亚战略重要的一环。“新丝绸之路”构想不仅仅是经济战略,也是政治战略,背后隐藏着深厚的地缘政治逻辑。其主要目的就是巩固美国在阿反恐战争的成果,谋求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存在,并在欧亚核心区建立起新的政治、经济、安全秩序。可以肯定,今后一段时期,美还将继续大力推行“新丝路”构想,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美能否完全实现既定战略目标还有待观察。
① “The New Silk Road ?”The Diplomat,http://thediplomat.com/2011/11/11/the-new-silk-road/
② “Central Asia and the Transition in Afghanistan”, A Majority Staff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Use of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Relations United States Senate, December 19, 2011, p9.
③ “The United States' New Silk Road Strategy: What is it? Where is it Headed?”, Remarks of Robert D. Hormats, Address to the SAIS 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 and CSIS Forum, Washington, DC, September 29, 2011, http://www.state.gov/e/rls/rmk/2011/174800.htm
④ “The United States' New Silk Road Strategy: What is it? Where is it Headed?”, Remarks of Robert D. Hormats, Address to the SAIS 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 and CSIS Forum, Washington, DC, September 29, 2011, http://www.state.gov/e/rls/rmk/2011/174800.htm
⑤ Andrew C. Kuchins, “A Turly Regional Economic Strategy for Afghanista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11, p.8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