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浅析关于广州亚运会对学校体育改革影响的研究

2015-10-04 15:0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作者:吕利珊 张建雄 江月兰 

  论文关键词:广州亚运会学校体育改革影响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研究分析广州亚运会对学校体育改革产生的影响,以期找出有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为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使其在推动学校体育改革中发挥能量和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因子,至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举行再一次的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改革局面。“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亚运口号日益深入人心,崇尚体育运动、体育精神的呼声,在我国也掀起了又一个高潮。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方面对广州、广东乃至全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体育方面为我国体育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学校体育改革,一直是我国体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此次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势必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现状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在模仿中徘徊了近三十年,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寻找自我,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从取得的成效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体育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第二,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学术氛围浓厚;第三,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第四,课外运动训练工作不断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第五,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迅速;第六,学校体育硬件建设有所加强。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在改革的征程中,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克服去解决,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不断促使学校体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
  2、广州亚运会的“和谐”理念——学校体育改革的全新境界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而亚运会我们则打出了“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口号,这是一种精神理念的全新转变。学校体育改革中不但要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还要注重“终身体育”理念的灌输,这正是“和谐”理念的完美诠释。“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是指导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思想。一方面我们要通过体育教学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理念和意识,使得体育的血液在学生体内得到融会贯通,以体育的能量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和谐”发展的体育人,这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根本指向,而倡导“和谐”理念也是学校体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的全新境界。
  2.1“和谐”视角下,学校体育改革要做到“以生为本,身心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1].
  首先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学生是学习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师的一切活动应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特点来安排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其次要把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英才。
  2.2“和谐”视角下,学校体育改革要加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培养
  广州亚运会是在和谐的氛围下成功举办的,在亚运期间人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不约而同的亚运礼仪,作为东道主的中国,接待外来宾客无疑要讲究礼节,这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诠释着泱泱华夏是一个礼仪之邦。那么,在学校体育改革中,不但要重视学生体育文化知识、体育技术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体育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样的人才才是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才是一个完整的体育人。体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表现在体育礼仪的培养,还包括学生的竞技体育精神、参与拼搏精神、遵规守德的精神、竞争与合作精神,以及作为主流的和谐发展精神[2]。在和谐视角下,在社会和谐、校园和谐、环境和谐下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育人文素养,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使得学生具有爱祖国、爱集体、爱校园、爱他人的思想品质,以及增强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广州亚运会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
  在我国几十年来,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传统的竞技性运动项目,如田径、球类、武术、游泳、体操等。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仍然不能满足于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各种养生导引术、武术技击、民间娱乐、游戏等,经历了几千年的承袭发展演变,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中的瑰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适合开展的项目众多,然而这些项目在学校体育中开展的情况值得呼吁[3]。
  在此次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中,共设42个比赛项目,包括28个奥运会项目以及14个非奥运项目,其中不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武术—其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奕,相传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棋戏;中国象棋—据史书记载,象棋起源于战国时期,最早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以后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2000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由多人集体划桨的竞赛……这些项目被列为亚运会比赛项目,无疑促进了其在学校体育中的研发与开展,把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科学改造后,引进到学校体育课堂上来,不仅为课程设置开拓了新的天地,也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4、广州亚运会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学校体育系统中包含或体现的文化因素,也指校园系统在体育方面的亚文化。其内涵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我们把组织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研究结果加以细化,就可得出—校园的体育标识、标志性体育人物、标志性体育建筑、运动哲学和口号等,能够反映校园体育文化的概貌的结论。霍罗威茨(horowitz,1988)指出:榜样人物、特定的地理位置、标志性建筑、标志性事件等构成校园文化[4]。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的比赛场馆大多设置在广州大学城,学校里的体育场馆、器材设施以及一些标志性的体育建筑将在校园内得到有效使用和永久保存。一时间品味体育建筑、崇尚体育拼搏精神成了校园的热门文化;另外为了迎接世界各国的客人,一些体育性标示以及体育口号,也成了校园体育价值核心精神的一部分;亚运会作为亚洲一项最大的体育盛会,是一个标志性的体育事件,各国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之间相互切磋,对于一些体育领域里的问题互相探讨、交流,这是一种体育文化上的相互碰撞和磨合,这无疑促进了体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为校园体育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得学生在体育文化的洗礼中,重新认识到体育的真谛—体育运动不单追求身体生理上的健康,还有精神方面上的健康,即对人生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及良好的品质。

  5、广州亚运会有利于“终身体育”理念在学校体育领域里的传播
  “终身体育”从字面看是指人的整个生命过程都要不间断的进行体育锻炼,这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理念。就是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方法,让他们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从而积极锻炼,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保持旺盛的精力,将来以极大的热情和饱满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中去[5]。那么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主导潮流。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形成终身体育的重要因素,也是实施终身体育的重点。
  5.1广州亚运会使得“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青少年是校园里富有激情和活力的一代,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认知日渐的成熟和练达,他们对待体育,对待亚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自亚运会举办以来,各国运动健儿对体育运动大力宣传,一时间崇尚体育运动成了学生们的共鸣,“我运动、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的口号更是日渐响亮。亚运会再一次使得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拥护。这一理念,也将再一次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得到重申。
  5.2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最终归宿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最终归宿。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稳固的运动兴趣和爱好的良好的时机,稳固的运动兴趣和体育爱好才能使得终身体育的理念在学生的思想上生根发芽。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培养,也要注重学生运动兴趣以及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的培养。学校体育改革也强调了终身体育的关键性。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愈加响亮,这正是终身体育的完美诠释,也是我们进行学校体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和最终归宿。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6]。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行,将对学校体育改革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和谐视角下学校体育的全新改革理念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开设和完善;从对学校体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再到推动终身体育理念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播;这些积极的影响无疑像催化剂一样为学校体育改革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因子,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教学寻得一个完善而系统的教学模式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动力与契机。在研究有利影响的基础上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6.2建议
  1.学校体育改革,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学校体育改革,要加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培养。
  3.学校体育改革,要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的开展。
  4.学校体育改革,要不断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5.学校体育改革,要促进“终身体育”理念的灌输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周登高.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
  [2]宁艳华.谈形成高职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因素[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97.
  [3]韩英甲.关于在普通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必要性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475.
  [4]horowih.l.campuslife:undeaduateculturesfromtheendoftheeigheenthcentuytothepresent.unjvofchieapress,1988.
  [5]许同海.21世纪中国大学体育改革与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60.
  [6]曹子毅.学校体育改革探讨[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1,15(1):5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