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网络教育的角色定位

2015-10-04 14: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方式.人们面临终身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对学习的迫切需求也与日俱增,但传统的教育并不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来满足这一需要。网络教育正是在这种困境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1971年英国开放大学成立揭开了网络教育的历史帷幕.并以相当迅猛的速度发展,据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的网络学校已超过500多所。在我国网络教育也正蓬勃兴起,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把发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作为解决我国教育资源短缺,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作为构筑21世纪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但是,网络教育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的成绩却远不如他自身规模上的发展那么引人注目,人们开始怀疑,网络教育真有人家说的那么有效吗,到底网络教育应该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网络教育迫切需要人们给他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
1.网络教育存在与发展的价值体现
网络教育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种新兴教育形式的存在和发展对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弥补了社会教育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如今社会正处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不发达国家步入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大.而且在类型上也有所改变,现存的教育体系不可能及时适应这样的变化。由于网络教育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敏锐性.不仅能够缓解“人口爆炸”对教育迫切要求的压力,而且能够适应由于“知识爆炸”引起的社会对人才类型的多样化需要,很好地弥补了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平衡。
1.2改善了社会需要的教育资源与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之间的不平衡;网络教育在教育资源的处理上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由于世界网络资源的互联以及组织规模的扩大.必然要求全世界尽可能的资源共享和人力合作,然而历史传承下来的传统教育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门户的偏见使它们无法达到尽可能的资源共享和人力合作,而网络教育不失时机地满足了新型社会的这一需要.它与生俱来的开放性能很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并能跨越时空地实现更广泛的交互协作。
1.3调和了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之间的矛盾;教育的效率与公平之间始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在现有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要实现教育公平困难重重,但是人们还是在不断地寻求能够缓解二者关系的方法。网络教育由于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时、空的跨越。降低了教育成本,而且它的开放性能更广泛的吸纳受教育者,为后进地区以及弱势群体提供了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这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做到的。
2.现今网络教育存在的误区
网络教育拥有自己的优势,而且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是,如果不正视自身的缺陷,盲目地发展,失去方向性,就会步入误区。

2.1网络教育企图取代传统教育;就目前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看,数量、规模的扩大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从目前一些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来看,大有取代传统教育之势,他们猛烈抨击传统教育的弊端,认为传统教育模式应该是新时代的淘汰品,网络教育才是真正的并且唯一适应新环境的教育形式。然而,他们忽视了网络教育自身的一些缺陷,并且有些可以说是致命的弱点。网络教育是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模式,并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学习理论.始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学习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对理智的和成熟的人是适宜的,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者的潜能,但对缺乏理智的、可塑性很强的儿童和青少年(这里所指的这类儿童和青少年可以依据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的人生阶段来划分)是不利的,环境因素和人际交往是塑造儿童人格的关键因素,虽然网络教育也可能实现传统教育对儿童智力培养的目标,但由于它与生俱来的缺陷——虚拟的环境以及受教人群的隔离,是不可能实现塑造儿童伟大人格的目的的。在这一点上国内外曾有过争论,德国远程技术学院规划主任霍姆伯格(bodeholmbeng)在1983年提出的开放教学过程中的“非接触性传播”概念,强调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非接触性的人际交流,但遭到许多学者的反对,批判他所提出的“非接触性交流”只能导致虚幻的、缺失本性的畸形交流。因此,网络教育不可能取代传统教育,而只能成为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成为教育社会化中的一份子。
2.2网络教育成为虚拟空间的传统教育;一方面,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正处于发展过程的初期阶段.其相关的各种理论不够成熟,发展缺乏坚实的理论指导,于是形成了将书本搬上网络、将课件取代教师,并将传统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搬上网络学校的网络教育现象,这必然导致网络教育成为一种虚拟空间的传统教育,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网络教育应该遵循自身的发展逻辑,依照其自身的特点,成为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并体现出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实现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将它的施教对象直接指向可塑性很强的儿童及青少年,并且企图获得与传统教育同样的生源来培养与传统教育同样规格的人才,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一定要谨慎行事.这不仅会因为两种形式的教育争夺生源而造成形势上的混乱,而且对广大儿童和青少年也是极不负责任的(这一点在上面的论述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总体来说,现今的网络教育不论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形式上都在走传统教育的老路.只是将网络作为一种简单的工具,这必然会将网络教育带入歧途,而这并不是广大网络教育学者们所希望看见的。
总之,为网络教育进行正确的思想定位、服务对象定位、形式定位以及关系定位,明确网络教育“谁能受益谁受教”的原则,促进网络教育与普通教育、民办教育、其他形式的教育的共同发展,四方共建“教育航母”,各自独挡一面,又能相互交叉,互为补充,实现“终身教育”与教育大众化的理想,推动教育社会化,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这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给网络教育一个正确的角色定位,不仅有助于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更能推动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