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以反思推动高效课堂的改革

2015-10-04 14:5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确实如此,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对教育教学得失的思考研究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教学的行为改进过程;而建构高效课堂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所以以反思推动高效课堂的改革更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件事。
一、一节英语课后的反思
下面以我在8aunit4wildanimals—reading1—thestoryofxiwang为例,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学生见解以及再教设计几方面来简要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成功之处
首先用不同的形象生动的图片导入一些重点单词与短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阅读课中,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如先快速阅读回答两个问题,然后再细读做不同类型的习题。再次,按大熊猫的不同生长过程来进行出题,让学生能有层次的进行理解文章。
2.不足之处
课后通过向老教师的学习以及与其他同行的再交流,发觉自己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导入可以更新颖,我们可以采取用一首英文歌曲“bleedingwolves”导入,以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融入课堂氛围。其次,教学环节设计可以更合理。如: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提出两个中心问题以便学生了解文章。其次让学生再读将文章分为四段,让其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脉络。而我却将这个环节放在了最后,似乎毫无意义。另外,可以让学生按刚才分好的段落进行阅读并完成不同类型的习题,有的放矢,层次感更鲜明突出。最后,在对文章都理解后进行一个拓展:如何写一个关于野生动物的文章,自然便联系到了后面的maintask,然后让学生讨论并形成各种清晰地图标,接着让学生对此进行复述课文达到学以致用。小组活动可以一直贯穿始终。而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考虑到将整个单元的知识脉络联系起来,而且学生没能很好的复述本篇文章。
3.教学机智
本节课中在让学生讨论大熊猫处于危险中并如何保护他们时,我突然想到让学生扮演大熊猫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生见解
学生在回答如何保护大熊猫时除了回答书上的一些措施后还自己想出了一些措施,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也提醒自己不能拘泥于课本。
5.再教设计
通过今天的反思让我了解了以后阅读课的模式,并要根据不同文章进行适当调整。如:8a第四单元重点是单词有难度,那么导入时就重点导入单词。8a第五单元重点是短语有难度,那么导入时就重点导入短语。导入后就用practice再来巩固练习。只要是整篇文章就要进行分段分层次阅读。
最后让学生由词到短语再到句子最后形成语篇。
二、关于小组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困惑与反思
我校在开展全面学习推广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也发展出一套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读书自学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错题反思,合作探究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另外,每组由六个成员组成,分别分为:a1,a2,b1,b2,c1,c2.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教学模式的改革让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并不是此种模式就适合本班级,适合大部分学生,但它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因此,老师们课后无时无处不在交流,反思并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我对新型小组模式的一些反思与总结。
1.组员代表在讲台前讲解呈现时度的把握
当组员代表在讲台前讲解呈现时,老师该如何控制学生讲解的度?是让其一直不停说完还是中途打断跑题的内容。学生讲解时往往会参照一些资料,本是好意但由于对教材把握的度远不如老师,所以在讲解时常会超纲。看似大家都懂了,可能离开这些资料后就会快速忘记。而且有些知识不一定需要学生现在了解掌握,也会给只有40分钟的课堂时间带来挑战。
2.上台讲解发言的组员代表胜任问题
由于组员之间的不均衡以及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问题,讲解展示的机会不是每个组员都能胜任,这势必会造成某些a1,a2或b1的同学讲解机会较多,而b2,c1,c2学习主动性可能渐渐会下降,甚至会造成两极分化现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老师在问题设计时就应分工明确并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不能总是让a1,a2或b1回答问题。我会在展示环节中这样设置:1.c1读整个句子;2.c2翻译句子;3.b1讲解句中重点及用法;4.a2做补充/出题;5.b2做题;6.a1点评(其中的号根据句子的难易度可进行适当的调节)。这样设计展示环节的好处是让同学们多方位去掌握一个句子用法,久而久之让他们记住怎么才算是掌握一个知识点,那就是要先会读,了解大意,看出句子重点及结构,最后是灵活运用所学句子。我相信即便是没有老师教,学生也知道如何自学新课文。
3.组员讲解时老师的点拨问题
当一位学生正讲得形如流水,底下同学也听得津津有味时,老师的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需要记笔记的,老师应不断提醒学生。否则只靠课堂上的听而不去记忆巩固肯定是不行的。
4.小组的知识讲解是一把双刃剑
学生讲解有利有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但有时也硬生生的割裂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易变成单一的知识讲解,单一的知识呈现。那么如何才能将英语学习的语境情境问题更好的与小组模式相结合呢?我想这又是我以后要继续反思总结的方向。
总之,教师应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这一反思过程中教师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在学中教,在教中学,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新课程理念,坚定改革的决心,课后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多进行微观分析,多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么课堂的高效将离我们不再遥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