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教育可以为一个人扎实知识基础,但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某一时期的教育只能适应和推动人类社会某阶段的发展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受教育,知识不断更新,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我们德育工作者该怎样做才能与时俱进呢?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
在国家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推进素质教育都是一个中心议题。而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的宗旨是让更多的人学会利用知识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学校教育可以为一个人扎实知识基础,但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某一时期的教育只能适应和推动人类社会某阶段的发展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受教育,知识不断更新,才能迎接时代的挑战。然而,“学生难教”、“孩子难管”、“90后的孩子更难教”,这样的叫怨声随时可以听到。学校德育工作出路何在,日渐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为此我对之作了初步的思考。笔者认为,对学校德育工作要知难不畏难,注意研究新的情况,摸索新思路,做到与日俱进,开拓创新。
1 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要正视社会发生的新变化
当前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背景并非以往单纯简单。例如,改革开放的大环境,而不是封闭的社会;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而不是计划经济模式的一统天下;多元文化的活跃氛围,而不是单一文化的主导意识;网络信息的逼进,而不再是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传统课堂。处于这样的时代,青少年学生耳濡目染的事物繁多,思想十分活跃,良莠难辨的现象也显得更为突出。处于这样的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必然通过社会和家庭等途径对学生产生刺激,形成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这就更加表明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2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务必摸准学生的思想脉博
教师的一切教学教育活动要以学生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当代青少年具有开拓进取的一面,但在他们心灵深处,却有一个五光十色的王国。他们在想什么?熟悉什么?喜欢什么?追求什么?崇拜什么?绝不是老师所想像和期望的那么单纯。如果用传统的眼光衡量他们,是太大的反差,不大不小的反叛。例如:相信朋友多于相信老师和家长;喜爱时尚文化多于喜爱传统文化;厌学多于愿学;关心实惠多于关心国家民族;上政治课为应付考试多于为自己成人成才等。当代学生思想开放,知识面广,朝气蓬勃,他们的最大需要是什么呢?笔者曾在高中毕业班抽取了120名学生做了一次调查,其中一项内容是:“你的最大需要是:a、考上理想的大学;b、将来找一份好工作;c、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尊重;d、得到真诚的友谊;e、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求最多选两项。”结果中有89.2%的学生选e,有70.8%的学生选c。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不去对号开锁,而满足于居高临下的说教,摆花架,走过场,怎么不落空呢?
3 提高德育工作科学性,必须加强德育科研工作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的课题有:
3.1 如何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注意行为习惯养成为重点,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会转化为积极向上、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强大动力;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对学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提高识别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3.2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如何恰当分工,各负其责,各扬所长,有机结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要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结在一起,做到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注重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把德育途径的整体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多年来,我们坚持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共同家访,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建立包括党、团、工会、居委会、派出所在内的德育大网络,一起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3.3 在青少年教育中,“防与堵”、“引与导”的关系应如何处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要培养他们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同时又要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保守的“防与堵”对学校和学生来说只能保稳定、保安全,正确的“引和导”才能达到保健康成长,保发展成人、成才。
3.4 如何为青少年树立一批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榜样、偶像?一首歌、一出戏、一个人物、一幅书画,若为青少年所爱、所仿,潜移默化,将是记忆一生,影响终身。
德育科研可做的课题还有很多,功夫做足了,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各项决策就能更有适应性。我们参与科研的人员,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是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教育应该是一种幸福的事业,要让那些饱受贫困的孩子有充分的机会获得知识,从而有能力彻底摆脱穷困,获得幸福。可行有效的德育工作,让青少年在学习和受教育时,不再感到孤立无助和压抑,而是十分愉快和有热情地参与和享受知识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