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体育教师 专业化 教育信息化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街量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在为体育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手段的同时,也加快了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进程,现主要从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涵义入手,探讨了体育教师专业化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强劲的世界性潮流,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上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今后,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将是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必将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
1体育教师专业化涵义
体育教师专业化可以看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的过程:首先,体育教师个人在正式从事体育教育之前,应该具有较好专业的知识,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其次,作为正式体育教师进人体育教育事业后,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能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形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能不断积累丰富的、个性化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并且重视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和体育教育观以及各种先进的教学观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能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灵活地、创造性地实施自己的教学工作。
2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2.1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是教师专业化的一部分
“素养”是人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心智能力、实际操作水平的基础性因素,具有稳定性与基础性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思想、方法和手段辅助教育、教学时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情意、美学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
2.2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2.2.1强化专业发展意识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教育技术环境下的体育教学无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与传统教学都有较大的差别,这对教师提出了很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使体育教师职业更加专业化。
2.2.2提供专业化发展的理念支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播理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和理论指导意义。学习理论是涉及到人的学习发展的理论,教师专业化正是教师不断学习发展的过程;传播理论则是涉及信息社会中知识的传递、接受的理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必以媒体为中介,以传播理论为支持。在强调体育教师专业化的个体价值实现与主动发展的今天,体育教师发展模式也必然由行为主义所支持的被动培训转向利用教育技术,实现主动知识建构。
2.2.3提供专业化的“物化技术”支持
人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技术与个人能力的结合,才能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而在教育领域,这种技术即教育技术。媒体技术作为教育技术中的物化技术,既可以用来加强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可以用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2.3现代教育技术是体育教师优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2.3.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
2.3.2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教学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了认知阶段动作学习的效率,缩短了教学过程。
2.3.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互动教学
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经,也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作学习;形象生动的教学信息能刺激多种感官,有利于创设情境和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的超文本信息组织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和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非常有利。
3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要求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技术从多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相关的教育技术能力又成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能力要求。
3.1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体育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3.2信息素养及知识管理能力
教育信息化成功与否,教师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不论从教师自身发展需求或专业化要求而言,教师都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不仅仅包括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加工、传递和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的独立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3.3合作交流能力
在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学会合作”被列为信息社会中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学会与人相处、合作、交流是自身发展的基础。教师作为一个身处信息社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一方面,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看,教师知识有很大一部分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即让有共同兴趣的人能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以分享对方的观点,并能够相互帮助,这些都需要合作交际的技能。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无论从教学的角度还是专业发展要求看,都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协作交流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并且这种交流越来越便捷,学会在技术环境下的交流、合作可成为其快速发展的新的手段。
3.4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师职业以培养未来社会接班人为己任,是面向未来和创造未来的,职业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创新的能力。信息社会中,只有不停地使自己的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教法更新,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对教师这一专业的要求。另一方面,创新是保证个人主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所以教师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职业,教师也必须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个体,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是教师主动专业发展的要求,不进则退,教师一生都应始终处于学习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