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已实施几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感受颇深,现把我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转变观念,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
众所周知,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切实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是实施课改的关键。因此深刻领悟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是新课程实施的前提。事实上新课程的实施客观反映了“三个转向”即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实践技能,从关注教学结果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具体而言新课标不再从学科本位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发展与完整,对于概念和规律不过分追求叙述表达的正确性、逻辑性和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的教育作用。为了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我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钻研教材,深刻领悟新课标,寻找新旧课标的差异,努力做到知新知旧,然后集体讨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现在在教学中感到最困惑的莫不是喜新不厌旧,对某一知识新旧课标的要求不一致,就把握不住尺寸,要不要教,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一开始心中没有底,就来了一锅大杂烩,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更累,到后来老师、学生都是做的无用功。例如在上一学期的教学和复习中,我认为速度、时间、路程的计算是重点内容,平时对学生作了严格的要求,结合数学上的行程问题,补充了大量习题,反复的训练,但期末考试只考到了设计表格,对计算要求很低,大部分学生计算都过关了但拿不到分,表格设计出了问题,在阅卷中发现学生不知表格的作用,不懂表格是为了记录实验数据及计算实验数据,数据后面要有单位等,所以设计不出或不完美的比例很高,因为平时没有注重这方面的训练,收集证据,验证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证据收集需记录,记录需表格,表格用于记录测量的物理量及需计算的物理量,物理量后面必须跟单位才有意义。平时我们没把握重点,责任就在老师身上。本学期中,我更仔细地研究大纲,钻研教材,吃透新课标,不作要求的大胆抛弃,不受传统影响。如在液体压强教学中,大纲对液体压强的公式及计算已不作要求,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如何通过探究活动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然后利用这规律解释生活中与之有关的现象。在教学中我只要求同学认真做好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物理的探究过程和实验方法,去感受知识,逐步积累和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我没有对液体压强的计算作要求,删除了液体压强繁琐复杂的计算,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再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大纲对大气压值的测量-----托利拆里实验做了调整,考虑到水银的物理属性有毒,放弃了该实验改用生活中的注射器来估测大气压的值,并在该节内容中安排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教学中我就注重对测得的大气压偏大或偏小误差的分析,注重了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解释,真正让学生能体验到物理来自生活,在服务与生活。
所以平时我尽量放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作新教师,忘掉以前的一招一式及已有的教学经验,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好中选优,改变教学方式: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了这么几年了,各地先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先有洋思模式,后有杜浪口模式、生态课堂等,搞得教师和学生无从着手,不知怎么教、怎么学,许多老师学生迷失了方向。但是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研讨一下不难发现,不管何种模式,它们都立足于本土、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这几年中我也先后尝试了几种课堂教学的模式,收获颇多,也逐渐形成了我自己的教学方式:我每接一个班级,总是先了解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问题,布置预习内容,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预习要了解新课的目标,流程、内容、知识点等。针对物理学科实验多、讨论、分析、交流多,要精心备好实验课,事先要做好每个实验,对每个实验都要作好预设,可能不成功,那不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哪些情况会造成实验误差?误差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那样课堂上就能做到事先有数、心中有准备。课堂上老师就先明确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分组情况,实验中要求同学齐心协力,基本要做到人人动手做,人人动口讨论、交流,每组学生都要根据实验数据和现象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力争通过实验在动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动口中让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让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每课结束时由学生小结本课内容、知识点及注意事项,并通过相关习题作好检测,及时巩固,及时反馈。我始终坚信教无常规、学无常法,适合学生的、学生喜欢的能让学生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教学方式就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四、做好作业的布置工作
新课程实施的几年了,我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老师,现在书店里、学生手中各种各样的物理练习册狠多,练习册中新老题目交杂,是一锅大杂烩,如果叫学生统统吃下,他们不呛死也会噎死,如现在对液体压强的计算不作要求,但练习册中不仅有压强的计算,还有液体压力的计算。再如新课程对浮力知识也作了调整,对繁琐的浮力计算也不作要求,若我们老师对课程标准没有吃透,再去布置相关习题,只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怕学物理、厌学物理。现在各地对物理知识的考查也不全一样,反映在各地的中考要求不全相同,但好多参考书把各地中考题目来了个大综合,你老师不去选择,一味布置让学生去做,学生怎么做,做了有何用。再如我上次遇到这样一题:运动员穿冰刀溜冰为什么很自如,它给出的提示是冰的熔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我百思不得其解,上网一查,原来它的提示错了,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老师能把握大纲和考纲,对作业要精挑细选,把每一道题当作一道点心,好看、好吃、有营养,要让学生喜欢吃,吃而不厌。所以我们备课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作业的布置,精挑、精选,精编练习,力争做到既减负又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总之,我们正处在风口浪尖上,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努力打破旧观念、旧方法、旧框框,认真钻研教材、大纲,互相协作,积极投入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