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误区的解决策略

2015-07-31 10: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全国中小学校广泛应用,面向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正在全面展开。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的出台和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将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纲进行,在教学内容上,以计算机基础应用和网络技术应用为主,课程教学目标重在提升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养成合理、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和能力。本文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目前,在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导下,各中学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培养中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利用互联网有效获取信息和支持学科学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1)学生初步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利用BBS、电子邮件、QQ、MSN等网络交流工具有效传递和获取信息、表达思想、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但有些学校由于起步晚,又受到城乡差异带来的硬件设施、学生基础、课程地位及课时安排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出现了一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的误区,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不透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有初步的信息技术能力,并以此为方法和手段获取、处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开展合作学习[1]。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训练上,忽略了兴趣和价值观的培养,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就是教会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和应用软件的讲解。这种认识误区的结果就是把对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兴趣的培养理解成电子表格处理、动画制作、网站设计等操作技能的培训,完全偏离了新课标的理念。
  2.把握不准教材,实践操作内容设计不够合理
  教学中,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准,往往只向学生介绍书本中涉及的应用软件的使用,甚至是“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违背了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忽视了提升中学生信息素养与发展技术能力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另外,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任课教师往往使用的是教材中的例题,或者是与教材配套的学生操作实践指导书,只注重对学生就教材中所学内容及基本技能进行训练,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对学生基础认识不清
  新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的教学包含信息技术简介、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LOGO绘图等模块。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能力。
  进入中学阶段后,将进一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技能与综合运用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中学所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大多也是在此基础之上编写的。对于这样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城市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中学生基本能适应,但对于贫穷落后的农村学校的学生就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果在教学中对班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基础没有了解就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会很不理想。因此,教学中要考虑初中、小学的知识衔接问题以及地区差异问题。
  4.课程评价不够合理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把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本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原则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学校和教师倾向使用总结性评价,忽略学生的过程发展。因此,学生也只是把计算机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作为自己掌握信息技术能力的标准,忽略了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针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几点对策
  1.研读新课标,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改变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每一位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中学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和内涵,要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活动等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并获得发展[2]。教学内容不只局限于教材上电子表格处理、动画制作、网站设计等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课程学习、合作研究和健康的社会交往。
  2.把握教材,认真准备实践教学内容
  要摆脱“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结合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效合理地组织教学[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发展与计算机工具软件熟练操作能力的关系;二是知识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关系。教师应以任务式、趣味式、项目式等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又要通过掌握这些技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实践操作项目,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内容和实践操作提示,以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的针对性;第二阶段则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尝试使用信息技术和设计工具解决生活及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自己完成作品设计。通过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工具软件的使用,也满足了学生差异化的特长发展需求。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真实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结构,才能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如对基础差、操作能力 弱的学生,可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一边自学弥补基础知识,一边学习当前的课程知识;对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在完成课程内容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程序设计,或者对某个专题的调查、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采用多元、灵活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学生课程学习评价上,不是以期末考试或结业考试成绩检验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而是从知识技能、过程学习、学习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电子档案袋”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作品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价。另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个体差异,使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目标[4]。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只有在认真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真把握教材和准备实践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并能因材施教,采用多元、灵活的课程评价体系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具有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单新梅.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51-152.
  [3] 苗立才.用心探究信息技术教学规律[J].当代教育科学,2011(18):43-46.
  [4] 林勇.关于CAI教学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1):82-83.
  (单泽年,本科,中教一级,副校长,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永昌镇张兴中心学校,733017 )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