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基于网络课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问题

2015-07-31 1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15-02
  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其他教学设计一样也要首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需先规划好制作课件的各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要制定明确的目标细节,并使这些目标都能很好地为课件的总体目标服务,在课件中总的教学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自学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分三步走:首先,在这个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和研究教材的教学内容,理解重点、难点问题,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及教学顺序。其次,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形成有序的课件框架。再次,应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
  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可以具体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1 微策略
  微策略主要研究的是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内部如何组织教学。根据微策略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具体应用如下:
  在介绍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性知识时,主要采用规例法。如在介绍Word中“模块”这个概念时,一般学生很少接触,比较陌生。所以教师可以在抽象阐述“什么是模块”这个概念以后,马上例举一个如何“利用模块创建一份简历”的例子,用任务驱动式的方式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操作工程中逐步了解“模块”这个概念,同时掌握如何使用“模块”这个工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介第一论文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发表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绍一般学生比较熟悉的知识时,采用例规法策略。先呈现例子,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例如,在介绍Word中的“文字格式”时,教师可以先在“基本操作”中呈现一个如何将一份已做好的通知单上的标题“通知”设置为“黑体”、“一号”、“居中”的格式,让学生对“字的格式”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再在“编辑文章”这个单元中,对字体的设置进行详细深入的介绍,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接触了这个知识点,所以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上手。
  在介绍相关联的概念时,教师可应用相继举例的策略,从最简单的或学生相对熟悉的部分开始,一步一步引出相关联的几个知识点。例如,在“视图介绍”中向学生介绍Word 2000的四种基本视图时,教师先从学生最熟悉的“普通视图”开始介绍,逐步引出“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和“大纲视图”,且在介绍过程中采用图片例子的方法,把这些知识点所体现的一些基本特征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每个知识点所采用的图片在总体框架上是一样的,这样能使学生在文字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异同点,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 宏策略
  宏策略考虑的是如何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上述的教学要求把Word的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二十五块,然后把这些知识点按照宏策略中从简到难的规则进行编排,形成五个单元:“基本操作”、“编辑文章”、“深入理解”、“设计功能”、“高级使用”,而且在每个单元中各个小知识点的组织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求采用相应的宏策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在介绍概念性的内容时,应用了渐进分化编列策略。先向学生介绍总括性的信息(即先行组织器),然后再逐步细化,详解每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就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深入理解”中的“分栏技术”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呈现给学生两幅图片:一张是没有分栏的,另一张是分了栏的。通过这两幅图的对照,学生就会对“分栏”这个概念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一步步点击鼠标掌握如何对一篇文档进行分栏。到此为止,学生已经对分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是向学生具体介绍在对文档进行分栏时需进行的各个操作。例如,如何创建跨栏标题、如何调整栏宽、在分栏中间加分隔线等。这样层次状地一步步下去,学生整个知识结构的构建就比较稳定。
  在介绍操作性比较强的内容时,应用了自底向上的编列策略。教师可先教给学生基本技能,再教复合的高阶技能,形成谱系式的结构。例如,在“深入理解”的“背景设置”这一节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最简单的颜色背景的设置,接着是有点难度的图片背景的设置,最后是其他格式的背景设置。
  在Word的各个学习过程的编列中,细化策略也起了指导作用。例如,在“编辑文章”这个单元中“字体格式”的学习中,教师可先向学生提供一张字符格式设置的总体框架图。
  学生可第一论文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发表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以通过点击相应的按钮进入每一个具体细节的学习。接下来是详细介绍如何为字符添加删除线、空心、下划线、阴影效果等。最后以输入一个x平方的例子来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从整体—局部—整体,这就是细化编列的核心。
  3 提问和反馈策略
  3.1 前置问题
  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较多的应用了提问和反馈策略。因为在学习一个新材料之前,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更有目的性地去学习新知识。如果学生已经能解答这个问题,则可以跳过去直接学习下面的内容,如果学生对此还有疑问,则这个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与此相关的重要信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深入理解”单元中的“页眉页角的设置”,教师先介绍最基本的页眉页角的设置,然后提出问题:
  (1)这只是最简单的页眉和页脚的设置,平常看到的书籍中大多是各个章节的页眉和页脚都不相同,而且奇偶页的页眉和页脚也是不同的,那应该怎样设置呢?
 如果学生对此有疑问,则可以马上点击右边的“箭头”进入相关知识的学习。
  再如,在& ldquo;基本知识”这个单元的“活学活用工具栏”中,对工具栏的设置提出如下问题:
  (2)为什么有时候打开Word时,显示的工具栏只有一行呢?如何隐藏和显示工具栏?
  这些问题都能够比较成功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奋度,而且还能促使学生通过“推敲”使信息的含义更加明了,从而促进记忆和理解。可以看到,对于前置性问题,课件都采用了及时反馈。
  3.2 后置问题
  后置问题主要是促使学生复习已学习的学习材料,从而强化记忆,查漏补缺。这次课件在一些学习材料的结尾都安排了相应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温习前面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基本操作”的“设置字体”这一节的学习中,在最后提出:
  试一试:建立一个名为“new article.doc”的文档,输入一段中英文兼有的文字,把其保存在“C:\My documents”目录中,退出文档。
  由于在前面已经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启动Word”、“创建,打开和保存文档”、“字体输入和设置”,至此,学生应该已经具备独立建立一篇Word文档的能力,若对此还有问题,则说明在前面的学习中还存在着漏洞。所以后置性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查找自己的不足。由于这些知识是紧接着学习材料提出的,而且答案都能在前面的学习材料中找到,所以这部分问题采用的是延时反馈。
  除此之外,我在课件中还单独设计了“试一试”这个单元。它总共由四部分组成:基本综合测试卷两份,基本操作题十题,提高综合测试卷两份,提高操作题十题。
  对于综第一论文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发表服务lunwen. 1KEJI AN.  C OM,欢迎您的光临合测试题,我采用的是在线测试系统,由选择题构成。
  对于操作题,学生可以通过点击Help这个按钮及时得到正确的答案。
  “试一试”单元的安排,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复习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更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检验,从而使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不足或在学习过程中理解错误的地方,使学生有机会纠正。而且问题的设计,遵循的是“由简到难”的原则,是基本测试卷——基本操作题——提高测试卷——提高操作题这样一个操作流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由地选择相应的试题。在这些测试内容的设计上,特别是提高题这方面,还涉及一些学生在前面没学到的知识,其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另外也是对学生知识的一个补充。
  4 其他策略
  课件在设计过程中还涉及另外一些教学策略:如学生控制策略、突出重点策略等。学生控制策略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自主控制学习环境、学习次序和学习对象。在课件的每张网页中,学生都可以通过点击相应的按钮进入所需章节的学习。
  5 结语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教学策略在课件中的应用,真正做到了以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为目的,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发挥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浙江电大淳安学院淳安教师进修学院,浙江 淳安 311700)
  参考文献: 本文选自《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10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