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计算机应用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微课教学

2016-06-06 11: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悄然进入时代,在教育领域中,的出现也带领着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本文旨在探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课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0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领域也在快速步入时代,近些年,视频、课堂、慕课等纷纷出现。 短小精悍、资源丰富、传播途径多、速度快、范围广是信息的主要特点。时代带给了我们一些全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将一节课的精华部分,比如某个教学点(一般是重点、难点或是疑点) 录制成10分钟以内的简短视频,学生利用课堂或业余时间通过课平台来点播视频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借助网络传播也可下载、分享和互动。这种课的模式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本文将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分析探讨课在该课程中的应用。

 

  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中职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面向的对象是所有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的中职学生都不具备主动学习的习惯,大多缺乏学习兴趣,基础也薄弱。而《计算机应用基础》则是一门操作性和逻辑性强的课程。目前该课程在中职学校大多采用大班教学和实训上机相结合的讲授模式,讲授也大部分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教学法等。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在学习中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或是课余自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时,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做不到及时地沟通,这些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地解决。

 

  2 什么是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次提出了(Micro-Lesson)”这一概念。在国内,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于2010年在佛山市教育局信息网络中心首创课学习平台,引起强烈反响。课就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将课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型课程体系。主要方式是制作播放长度只有几分钟的一段片段化教学视频。目前网络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相当普及,在校中职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学校局域网络或是移动互联网络进行个性化化学习,移动学习,有目的地学习,反复学习。课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短小精悍、目标明确、资源丰富、易于交互。

 

  3 课的应用特点

 

  3.1 趣味教学,提高效率

 

  计算机课程往往逻辑性较强,比如一个实例,教师先讲授一遍操作步骤,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记住了这一步却忘记了下一步该做什么。而使用课教学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一问题。一节制作完整而精美,并且充满趣味性的课视频能使学生在观看的时候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如有遗忘可以反复来播放视频加深记忆。课能突出教学重点,基于一个核心问题来编排,没有烦琐的理论,突出实际应用,突出操作技能,实效性高,提高了学习效率。

 

  3.2 增加互动,促进交流

 

  和传统教学的师生交流欠缺相反,课的交互性能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的放矢。课的互动交流区还可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都能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做到交流和沟通。制作完整的课系统不仅具备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应该有课后反思,课下作业,互动分享等内容,使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得到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的及时解决。

 QQ截图20160511132229.jpg

  3.3 延伸课堂,随时学习

 

  目前,中职生中电脑终端和移动终端也比较普及,另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实现无线网络的全覆盖,这些都为课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条件。学生甚至能够利用课余或者其他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课能使我们的传统课堂得到延伸,也符合了当前国家教育部门提倡的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理念。

 

  4 制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要点

 

  4.1 制作工具的选择

 

  制作课,特别是录制课视频时,需要专业设备的同时,还应有专业的技术支持。这些装备和技术包括高配置的电脑、耳麦或话筒,还需要有专业的视频录像软件,比如Camtasia Studioppt软件等。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开展了对专职教师的Camtasia Studio软件的使用培训,对于计算机教师来说,则更易于上手。

 

  4.2 课视频的设计

 

课视频的设计是课的核心所在。课视频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PPT式,利用PPT和屏幕软件将文本、图片、视频和音频设计成PPT式的自动播放,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二是讲课式,教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课流程进行授课并进行拍摄,经过视频后期剪辑处理,形成课文件,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

 

三是情景剧式,这种课类型就类似拍摄一段短电影,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与设计开发,围绕授课内容来进行策划设计,撰写脚本,还需要指定导演和演员等,最后选择场地进行拍摄,同样需要经过视频后期剪辑处理,最终制作成课视频,时间一般也在10分钟左右。笔者更欣赏第三种类型的课,因为情景剧式往往能引人入胜,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有兴趣,更易于掌握视频中的知识点,当然这种课设计起来并非易事,需要有巧妙的构思、精心的编排、演员的到位表演等。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课视频,笔者认为都应该做到这几点:一是快速引出知识点。由于课有短小精悍的特征,所以在设计课时,尽量快速引出知识点,使学习者一开始就能明确学习目标,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是过程清晰。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来说,每一个项目任务可以设计成一段课视频,任务实施的过程应该清晰明了,拿《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图文混排为例,视频中应该说明分成几步来制作某海报,每一步需要用到什么工具,该工具的使用方法都应该介绍清晰。三是总结式收尾。结尾一般为归纳本节内容要点,对完成本任务的操作步骤加以概括回顾,加以提炼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印象,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3 资源设计

 

课的核心是课视频,但同时还应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其他资源,例如,教案、课件、练习、互动等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资源也很丰富,如教材配套光盘内容、教师课堂的PPT课件、教案、课后习题及答案、知识点练习、复习测验、教学反思和教师反馈交流等。

 

课件、教案、习题等都是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教学资源,知识点练习以及复习测验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考评,并根据测试考试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这些配套资源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学习,还能及时了解自身不足,查漏补缺,也可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营造一个良性运营的课资源生态系统

 

  4.4 反思设计

 

  在课教学结束后,根据反馈效果以及在互动交流区的师生交流,反思课教学是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是否完善?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课教学实践进行再思考、再认识,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课制作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课是时代的新型产物,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尝试。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我们应该推广和普及课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逐渐让传统课堂与课堂进行有机的结合,使课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杨安然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6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