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学案导学之分层教学法的成效问题和策略

2015-07-28 18: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19-0036-02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推进,人类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但就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喜恶不同,成绩不均,层次明显,分化严重。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通过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即在学案导学的模式下实施分层教学,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成绩会出现一定波动,但这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下面将就针对实施分层教学前后所发生的各种变化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之分层教学法的教学模式适合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虽然实施过程道路曲折,但前途依然光明。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以前教师上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相同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存在差别的学生,造成课堂教学对于好学生来说“吃不饱”,不利于其拔高,对于中间学生来说“不爱吃”,缺乏兴趣,对于学困生来说“吃不了”,产生厌学情绪;有时候即使教师想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但由于教学进度、时间的限制以及班级整体需求等各种原因而分身无术,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丧失对信息技术课学习的热情。
  经过分层教学的实践后,欣喜地看到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讲解,能够有效地把课堂的时间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小组,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同步提高。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思想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能够更理智的教学和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锤炼,有了明显地提高,适应了新世纪新课改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
  二、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分层教学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通过分层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课堂气氛也较之前活跃,分层教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重新找到了自信,课堂效率也得到明显提高。教师通过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操作训练,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操作训练始终使教师和学生紧密结合,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和师生的关系。通过分层次教学,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小组里自主探究,讨论合作,既满足了学习要求,又能在不知不觉的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学习效率显著提升。
  三、分层教学法实施之后学生成绩比较分析
  任何一个课题的实验论证以及最后的推广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之分层教学法的研究同样需要时间的验证和考验,本文仅给出实验过程中的首尾两次成绩分析(如表1、表2),虽然成绩还存在起伏不稳定性,但从长远来看对促进整体成绩的提高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
  从表面上看,两次的成绩差别并不是很明显,甚至个别班级的成绩反而下降。但从总体来看实施分层教学法之后的成绩要好于之前,优秀率的变化幅度并不大,说明大部分班级的A层和B层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还是比较稳定的,个别班级或个人的成绩下降也是必然的,在分层教学法实施之后部分班级的及格率有了明显地提高,并且出现了4个班级的及格率是百分之百的情况,这是特别值得庆贺的地方,这说明很多学困生已经开始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并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个别几次的成绩并不能说明问题,课题的论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笔者将会在接下来的实践教学中继续跟踪学生的成绩变化,包括个别学生和整个班级的变化,力争达到一个理想的曲线效果图。
  四、小结
  初中的分层教学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在一阶段后的教学实践结果也表明在学案导学的模式下实施分层教学非常适合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卓有成效地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能有效地改变初中信息技术目前面临的学生喜恶不同,成绩不均,层次明显,分化严重的困境。学案导学之分层教学法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还有效地激发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案导学之分层教学法一定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孙文明.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策略探究.中小学电教(下), 2013,(8).
  [2] 李宁.利用学案导学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中小学电教 (下),2012,(11).
  [3] 王一丹.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7.
  [4] 周刚.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电教(下),2014,(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