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在朗读和写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体现

2015-07-21 08: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 前言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99%的学生朗读不能令人满意,有95%的学生字写得不能过关。究其原因,一是很多教师只注重课文内容的理解,忽视朗读和写字的作用,往往把一篇课文问得支离破碎,讲得头头是道,而挤掉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和写字时间;二是朗读和写字的教学方法简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教学效果不好,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损失。基于以上基本情况,转变教学思想,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朗读和写字教学方法,提高朗读和写字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是语文基本功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色一体的优势,通过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帮助学生超越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和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自主创新精神,促进语感能力的发展。
  音乐渲染,激发朗读兴趣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使人在情感上得以沟通。善用音乐,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如在学习《草原》一课时,笔者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导入新课,将学生引入辽阔、美丽的大草原,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蒙古族人民的豪放和热情。这种导入设计,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草原之美的向往之情,而且能激发起学生朗读课文和了解课文内容的强烈欲望,从而为下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范读引领,让学生通过模仿提高朗读能力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达到这一要求,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范读。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身临其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知识的积累,自然形成自己独有的读书风格。就现实而言,农村的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很多为农村教育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民办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训练,普通话水平较低,范读的效果较差。而利用信息技术,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利用信息技术,通过配乐朗诵形式的范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而且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效果可想而知。
  画面再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帮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后,还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要做到这一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的境界,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时,才能使学生引起共鸣,读出他们的感动。在《草原》一课教学中,可首先播放草原的风光图片,将草原那美不胜收的景色展现在学生面前。片中那蔚蓝的天空、云朵似的羊群、绿毯似的草地等,构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那柔和的色彩,柔美的画面,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然后重点分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语句,引导学生理解“翠色”“勾勒”“渲染”等词语,并激发学生用心去领悟、用情去体会、用想象去补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咀嚼、融情入文。这样,此时的朗读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富有感情,而且是具有一种享受的意义了。
  3 创设信息化教学情境,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利用动画片激发书写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持久追求的动力。因此,要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须培养浓厚的书写兴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书法灿烂辉煌,名家辈出。其中不少书法家都是从小开始练习写字,并在不断的学习中去领悟要领,逐步掌握方法,坚持不懈,最终成名的。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以致清水池变“墨池”;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怀素写字写穿木版;岳飞沙土练字;等等。写字课时,经常播放有关动画片让学生看,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目光牢牢地吸引住,从而使学生个个情绪高涨,为写字教学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利用课件演示写字姿势  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这个意义讲,要指导学生写一手端端正正的字,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传统的写字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学生练,教师指导。但是在有限的写字时间里,仅靠教师口头的反复强调,巡视时的一一纠正,常常顾此失彼,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利用课件教学,可首先让学生观看正确的写字姿势,看看片中学生是怎样坐的,怎样握笔的,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如:腿是怎样放的?手是怎样放的?胸口与桌子距离多远?眼睛和练习本距离多少?手指离笔尖多远?握笔时五指怎样合作?然后请学生模仿片中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自纠,教师巡视指导,最终达到“坐姿应做到头正、身直、两臂撑开,两肩放平,两脚踏地与肩同宽,平放地上。眼睛距离纸面一尺,胸距离桌沿一拳,笔尖距离执笔的手指尖一寸。简称‘八个字三个一’(头正、身直、臂开、足安。一尺、一拳、一寸)”的要求。
  利用课件演示写字基本笔画  传统的写字教学是教师在黑板上机械重复点、横、钩、提等笔画的写法,时间常了,学生会感到乏味,而且对笔画的行笔方法也未必搞得清楚。而用多媒体来演示笔画的行笔过程,效果就完全两样了。在实物投影上,笔者在写字本上边范写边讲解,对怎样起笔、怎样收笔、哪里重点、哪里轻点,学生一目了然,有利于掌握运笔过程中的轻重、快慢等技巧。
  在写字资源的开发上,学校充分挖掘教师中的优质资源,自己制作写字教学视频。例如,以“永”为范字,从“永”字所包含的“点、横、竖、钩、撇、捺”等汉字的几种基本笔画讲起,认认真真传授基本笔画的写法,同时讲述每种笔画包蕴的内涵,将“端端正正写字,规规矩矩做人”的理念点点滴滴 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同时利用习字一刻钟的时间,引导学生收看写字视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激情。
  利用实物投影直观形象地进行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将写得好的字圈上红圈,对于写得不好的汉字、笔画就划上红线或打上红叉。此种评价方法不但评价效率低,而且不利于面向全体和师生的互动。而利用实物投影可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提高评价的效率。在实物投影的使用方面,除了教师动态示范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投影平台上“板演”。学生在投影平台上“板演”完毕,当即就可以评判,让全班学生针对“板演”内容,从执笔到运笔再到结构,全方位地进行评析,教师及时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既照顾了个体,又面向了全体,使每个学生都从中得到收获和启迪。
  此外,教师在评价时,还可以将各小组有代表性的作业挑选出来,投影到大屏幕上,利用几分钟时间进行讲评,可以是教师讲,也可以是学生讲,让学生看到自己所写的字与范字之间的差距,及时引导纠正。这样的评价方式很有兴趣,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不但促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书写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增添学习的动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