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创新教育的应用策略探索论文(共4篇)

2023-12-05 20: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具有基本素质、基本技能、适应职业岗位、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中职语文教育应该根据新的社会需要进行合理的创新。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对中职语文教学进行创新,在教材解读上突出重点,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变革,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勇于发表自己内心的看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创造轻松的、自由的、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极积性。


  一、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状况不佳


  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大动力,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相当部分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课前懒得看课文,课上懒得看老师,课后懒得看作业。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造成成绩低下,成绩越差学生就越没有学习兴趣,陷入恶性循环[1]。其次,学生的学习方法區乏。中职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习惯被动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学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下课能够保证完成作业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在这种状况下,即使他们也理能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学习方法,他们无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因此,这类学生在课堂上有两种典型表现:要么逃避课堂,回避老师的问题;要么置之不理,冷眼相待。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脱节


  当前,我国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都是在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和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学能依据市场与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努力找寻语文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之间的联系点,选择合适的角度开展语文教学,不同专业的语文实践活动要有所强化、有所侧重[2]。而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仍然采用单一的学科为中也的语文课程结构,语文教师对相关专业和就业市场也缺乏认识,不了解就业市场对专业的具体要求,也不清楚不同专业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对不同专业学生都是统一内容教学,无法适应不同专业的特点,无法为专业课提供相关的语文知识,导致学生无法感知语文学习对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进而愈发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性


  一方面,长期以来,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其精力主要放在如何摆布课本,机械地照本宣科。園于“一本书、一块板、一支笔、一张嘴”的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目前一些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必定给中职语文学习甚至专业课程学习造成障碍,对中职语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及发展。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缺乏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甚至有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不遗余力地自说自话,而学生则在台下自做自事,甚至吵吵闹闹。


  二、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有一种偏差性的认识,许多教师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更加的严肃与严厉,往往采取高高在上的态度压制学生,控制教学节奏,组织教学纪律,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事实上,这种严肃的教学气氛,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虽然课堂教学秩序比较有条理,但是没有办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轻松的、自由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状态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的头脑填满知识,还要点燃学生创新的灵魂。只有在民主的、自由的、和谐的环境下,学生才能自由的思考,没有顾及的发表意见,大胆果断的表达自己的内心的看法,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形象,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信服,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宽松的学习气氛中,让学生去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问题的所在也是成功的。将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缩短了这些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差距[3]。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进行自主学习,是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識的探求过程,才会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与奥妙,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足,教师需要根据这个情况,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自主阅读几遍,速读第一遍,感知文章的大意,细细读第二遍,感受文章中的重点段落、重点句子、重点词汇,第三遍大概读一读,思考如何领会重点词语。让学生多多的动脑与死牢,多多观察与讨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有所发展。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思考过程,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想象,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允许学生质疑失败、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逐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应该注重增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与自由性,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有更大的自由性与选择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要变革传统教学中的单一枯燥、千篇一律的形式,增强教学的新鲜感与趣味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钻研教材,力争每一节课都进行创新与变革,增强语文教学的创新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形式,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曾庆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此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强化“生活”意识,严格遵循语文教育科学规律,培养中职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4]。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两方面:一是注意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是注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运用语文。例如在每个中职班级上第一节语文课时,都会作如下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先写自我介绍然后轮流上台讲演;每堂课安排一到两位学生进行“一分钟演讲”,评论校园新人新事;班干部需要发通知时要先在黑板上写书面通知,让全班同学看看有无错别字、病句,然后让学生一一纠正;学生犯了错误,写说明书、保证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从单调枯燥的教学中解脱出来,把看似抽象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学生过上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化生活。


  (四)变知识传授为能力传授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感知、领悟的过程,语文学习能力实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起来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眼睛、耳朵、手、脑等各个器官进行学习,在学生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具有综合的学习素质与岗位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职业理想实现的重要素质。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育,不在于学生积累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能力的提升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都需要在创新教育中进行,因此,中职语文教育中进行创新教育,必须要转变培养的总目标,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此外,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活”,学习过程才能更加生动,才有利于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文章、学习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给学生新的刺激、感受与体会,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思维上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六、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创新源于思考,源于质疑,源于探究,疑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一时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仅仅传授知识与技能,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独立学习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五)贴近学生专业激发学习热情


  中职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并且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轻视基础课的现象。语文教师就要以学生所学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例如在上会计营销班的语文课时,注重语文口语教学配合营销、服务专业用语训练。面对多数来自农村,见识不多、胆小怯儒的学生,在教学上首先,让学生建立信心,树立一种乐观向上、主动好学,富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克服精神不集中、不爱思考、不肯主动回答课堂提问的现象。上课的过程中也不断强调专业课程和语文学习的重要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人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讲话,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读等一系列活动形式,让学生规范流利地使用普通话,通过比较完整的讲述和朗读,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畅。第三,结合营销专业的销售专业用语和礼仪用语,进行角色互换口语训练、师生互相点评,共同提高,使学生个个表达自如,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具有较高的行业口语运用能力,加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在课后,把语文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专业有关的课程与练习,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能主动、愉快、扎实地学习,从而学用结合,提高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


  (六)多元教学方法拓展创新思维


  传统语文教学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课本,课本成为师生实施教学行为从而得到资源的最主要的载体。但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多是通过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电子产品。同时,电子信息技术进人语文日常教学,师生阅读和思考的对象不再仅仅是文本语言,还有大量的文外语言、图像、音像等。现在,学生基本上每人都有一台手机,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有用手機上网、阅读、查找资料、发送信息的习惯。媒体是社会信息的先导,蕴含着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且能及时、迅速地记录并传播时代的轨迹和社会的历程,传递着变化无穷的生活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形式在重视传统课本的同时,也要把关注的目光转向媒体信息资源,让学生迅速地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掌握时代的变迁。简而言之,就是语文教学形式应更多元化,让语文走进社会,走进时代,贴近生活,使学生在急速变化的社会和日新月异的时代中真真实实地感受语文,学习语文。电子传媒使得写作发表变得不再困难和遥远,更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这种优势是传统媒体不具备的。尤其是对于写作上存在障碍,缺乏写作兴趣,缺乏自信心的中专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融入创新教育的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杨阳

  第2篇: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


  一、当今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不足


  1.缺少实践环节


  俗话说“学以致用”,所有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实践。然而当前小学课堂思想道德学习仍以理论讲解为主,导致课本知识始终只是课本知识,无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实际上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交通规则,公共场所礼仪中都会运用到大量的思想道德知识,但是教师缺乏理论讲解和实践引导的统一,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产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


  2.课堂氛围单一


  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对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提出了新要求,这就使小学相应的思想道德教学课程随之改变。由于教师普遍采用按照教材授课的方式,导致思想道德教学课堂氛围单一,教学内容始终是机械而呆板的说教和背诵。学生不仅学习积极性无法被调动,反而产生了对思想道德学习的害怕和反感,造成学习效率大大下降。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本该有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变成了当今的教师主导,被动接受。


  二、创新教育的探索


  1.更新教学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行为举止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很大作用,因此不论是在课堂内外,教师都需要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行,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促使学生与教师成为朋友,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教师也需要真诚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这也是素质教育目标的一种体现。


  2.榜样示范


  小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以模仿为主。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孩子”,更好地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值得学习的”。例如,在学习《爱护花草》时,教师可以一朵花和一盆花为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讲花朵和花盆放在手上,然后问学生“同学们,我今天看到左手上的这朵花长得很漂亮,所以我顺手就摘下来了,你们觉得我做的对吗?”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带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随手摘花”这一现象的讨论,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的意义。


  3.激发学生好奇心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教学反映家乡美好的文章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师的心中,有一个最美丽的地方,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取代不了她在教师心中位置。”同时流露出怀想的神色,学生很好奇地提出问题:是什么地方这么美丽?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表现力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4.增强故事性


  喜欢聆听有趣生动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有趣生动的小故事,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除了使用课文里讲述的故事外,教师加上一些身边发生的故事或者其他报刊杂志上获取的真实故事,并且引导学生讲述曾经听过的故事以及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具有更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在讲述故事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不能偏离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朋友的特点和理解能力,揭示故事中隐含的思想观念,切忌单纯追求趣味性、故事性,而忽视了说理的重要性,本末倒置。


  5.善用角色扮演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可通过组织同学们编排小话剧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切身体会课文中包含的意义,无论是表演者还是作为观众的同学,都会与话剧中的角色引起共鸣,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在讲授爱护花草树木的文章时,可让学生扮演小花、小草、大树,进行小品表演。这样既使课堂氛围生动话泼,课文内容趣味盎然,又能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采用角色表演法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在课前要组织同学进行小话剧的排练,还要注意准备好演出用的服装、道具、背景和伴奏音效等。将思想品德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用艺术的强烈感染力将学生带入一个情景交融的层次里,既能加深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现力,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6.设定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对于声音、色彩、触觉等比成人更为敏感,创设情境法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如教喜爱花草为主题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按照教材范例,组织学生到校园花圃锄草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自主分工,讨论哪个组别负责哪一块花地,使用什么工具,利用什么方法,再分配哪几位同学负责拔草,哪几位同学负责运输,哪几位同学负责整理;再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拔草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和“假如不小心把花枝折断应该进行哪些应急处理”进行研讨。整个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完全掌握主动权,从规划到实施到总结,教师只是适当地进行指导、保护学生安全等工作,这样既形成了学生为主、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


  三、结束语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要树立创新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努力进行教学创新,支持学生创新行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创造型人才,使品德教学真正获得实效性。


  作者:唐新松

  第3篇:浅谈创新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要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只有与各个学科有机地结合和渗透,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中学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通过自己的新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变成了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思考了很久,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确实有效地调动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且经过笔者几年来的实践,也的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创新环境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也讲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是在于激发兴趣。”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而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tryourbesttomakeourclasseslivelyandinteresting.许多学生之所以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一提到英语就头疼,觉得英语课像在听天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学会先去激发这些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形成学习动机,因为只有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才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想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就必须为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每一个学生上课的表现我们都要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我们还要明白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课堂中教师要把感情全部投向学生,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形成合力,从而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同样应该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与他们之间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的位置。这样他们身心愉悦,有安全感,才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才可能去探索、去创新。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新全新教学观念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灌输知识花时多,效果差,学生听、记、背学得苦,求知欲没有了,创造力被抑制了。这样的教学状况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学操作上,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彻底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这一点也正体现了陶行知的“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等教学思想。所以说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俗话说得好,会学习才能会创造。学生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


  三、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性的潜能,我们应该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强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但要把他们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还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过程,其中创新性思维是关键。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


  教育的創新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鼓励学生的参与,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取之不尽的口语练习,促使学生积极开展会话,让英语教学的课堂成为一个真正的交流的场所和思考的阵地。同时我们作老师的也要明白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创新外语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组织活动开展英语教学可采用的一项重要手段。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学手段上,英语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精心设计不断创新,可采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尤其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行多手段、多模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我们知道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多媒体所提供的图片生动形象、声音优美、文字清晰,它能把远的拉近,把虚的变实,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把要讲授的知识用图形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也增加了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使用英语的能力,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求得真知。


  五、开展多样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活力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亟待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因为英语课外教学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是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要着眼于班级学校,更要争取家长社会的密切配合,让学生走出校门,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让生动的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徐海英

  第4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要培养学生使之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


  一、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讲长、正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有的同学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还有的同学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我在肯定了同学们积极想方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


  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的开始。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造意识唤起之时,创新正是从这里起步。


  二、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


  创新精神是指敏锐地把握机会,敢于付之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要有敢于创新、不怕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还要有对真理执着追求的勇气。数学课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的接触、碰撞和融通。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情感活动起重要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直接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人类的最高财富——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讲《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我首先请同学们用说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僻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一次设疑,将一个白色小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实践证明了“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终于发现了“圆周长总是比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的规律。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把金钥匙。根据学生自己主观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能力,在这个范畴之内所形成的、设想(心管早被前人所认识的)等,就是学生的创造。在参与的过程中,同学们正是走了当年科学家发现、发明、创造的道路。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同学们充分体验着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三、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造


  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新,一是要注重学生观察力。学生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物体探究物体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种需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二是注重学生的想象力。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三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可以看到自己创造成果,体验创新的快乐,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


  四、体验创新快乐——使学生爱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我认为,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是不可抵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同学们用不同的画面在百格图中表示50%,风格各异。教室四周贴满了同学们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我满腔热情地去赞扬同学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竭尽全力地去肯定同学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和激励同学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我用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学们在40分钟的课堂活动中常常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愉悦。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學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粘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爱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作者:胡少华

  第4篇:创新教育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创新教育课堂概念


  创新教育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从而拥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目标,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且集中的场所。因此创新教育课堂可以理解为将创新教育的理念、方式与手段通过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中运用,完成从传统教育课堂到现代教育课堂的转变,这种转变正是以创新为主要内容。


  2.创新教育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1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育课堂与传统教育课堂有着很大的区别,后者的形式较为单一、死板,课堂氛围严肃拘谨,课堂模式通常为"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弊端,其中之一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教师角色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监督者的角色,训斥、批评学生的现象常常发生,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损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以上现象在现代创新教育课堂中是绝对回避的。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初识数学课程,需要形成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思维能力,其灵活性与抽象性也往往使得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小学数学仍是一个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感觉、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的阶段,创新教育课堂帮助其感受数学魅力与乐趣,从另一个方向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因此,我们可以说,创新教育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之一,就是构建起不同于传统教育课堂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氛围是愉快的、轻松的、和谐的。教师微笑授课,不随意批评学生,不损害学生的人格尊严。更要注意在教学中尽量使数学知识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实际,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带领学生去理解与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观察能力,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从而为今后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是创新性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与前提条件。


  2.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积极性。创新教育课堂,创新的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旨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的动力与效率。好的教学手段会使数学知识本身富有活力,使创设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例如,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具,使得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活跃课堂氛围,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与传统的黑板板书的结合使数学知识更有代入感。在数学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可以灵活安排,力求思路清晰,以及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完美结合。具体表现为问题的复杂性与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走进商场"、"设计租赁方案"等为具体情境,打开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身带入思考,将枯燥的应用题变得更有意义和富有乐趣,从而使学校的课堂变为生活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体现数学整体功能的一个重要形式,实践活动使得原本存在于课本上的数学知识立体化、清晰化。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数据,创设相关的条件,让同学们进行方案设计。教师还可以根据数学教材知识设计数学游戏。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数独、数学谜语、图形设计、数学接力等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数学知识,在娱乐中起到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的作用。


  2.3重视数学学习品质,培养数学学习能力。我们总是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是,这个“一”从何而来,“类”又从何而来呢?在借鉴黄洁连老师的说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勇于质疑的胆识、善于发现问题与不足的观察力、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真理的精神、灵活而广泛的思维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的。然而,这些优秀的个人品质本身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所具备的上述品质,是创新教育课堂所要重点培养的。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创新”,并非单指数学思维的创新,而是指整个教育的创新,不仅在于教师,也同样在于学生。如果说小学中低年级重点在提升学习兴趣与自信上,但是到了高年级,要求的就不仅仅是学习积极性了,而是要掌握有效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方式,这种遇到陌生题目冷静分析、耐心分析求解的学习品质是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培养的。


  总之,创新教育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既是课堂氛围的创新,也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学习精神与学习能力的创新。作为一个重要课题,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关注与研究。


  作者:崔路平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