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共同参与的交流是促进教学相长的主要途径之一。针对教学中存在和出现的一系列欠缺交流问题,和对90后高校学生思想性格特征的分析,我们建立了集“学术讲座”、“访谈交流”、“多媒体平台”等多方交流方式构建灵活的沟通机制,以提高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戴尔·卡内基认为投入情感的沟通才是让他人感同身受的:“将自己的热忱与经验融入谈话中,是打动人的速简的方法,也是必然事件。如果你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怎能期望他人感动?”只有心贴心交流,才会使建立的交流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更大的满足。
纵观现代教育的培养对象已经逐步变成90后一代,师生交流作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方式、学生全面发展的巩固与促进手段,已经不局限于课堂上“老师教,学生听”的单一面授模式。鉴于此,正确看待大学生活中师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构建行之有效的师生多方交流机制和体系对提高大学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当前,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下,要想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如何发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首要难题。对90后大学生而言,学生学习兴趣培育的过程既是学生主动提升自我的过程,也是教师实现更高价值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找到大学生涯的学术目标、找到梦想实现的专业道路,帮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勤于分析、正确选择,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使自己成为21世纪的四有青年。因此,要提高9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光要有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全力配合,更要有校院两级部门的政策扶持和海内外专家、学者的人才支撑,使之不仅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致,还应与国际的发展趋势接轨,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学校教学文化的形成。
二、当前学生学习现状的分析
1.课堂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当前大学出现的“课下见不到老师,好多问题解决不了”、“我不好意思当面问老师”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但是,现在,众多的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QQ、微信、人人等多媒体,学校网站的慕课课程,短信、电话等实时联系方式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2.平时学习不能高度重视。曾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担任校长的克拉克·克尔曾提出——现代大学观。现代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巨型大学。如今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不同,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本科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并无作用,导致出现专业课程不认真学习、平日练习眼高手低、临近考试突击复习等现象。
如何在多元化的大学中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呢?关键便是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升,这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的方法,更是使师资力量充分利用的途径。
三、交流-学习兴趣培养体系的建立
为使师生实现实时、畅通交流,我校信息学院在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上建立了完善的机制,采用了多种交流模式,并让它们结合为有机的整体,形成了包含专业学术讲座、名师名家访谈、多媒体平台交流等方式为载体的学习兴趣培养体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创新方式,举办专业学术讲座。学术活动是交流的先导。每两周举办一次的专业学术讲座是山东农业大学信息学院的特色活动,重在以活动改善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引导老师开展专业学术研究,学术讲座的举办既具理论高度又有指导意义。以2015年为例,信息学院举办了共十六场科技和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和国外的教授、专家和学者来做客,参与人数为:学校教师二百余人次、学生三千余人次。特别邀情约克大学(加拿大)终身成就教授——梁栋先生来学术论坛做客,他教导学生喜爱自己的专业,打好学科基础,加强自我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为未来国家科学的发展凝聚力量;邀请惠普科技工程师于鹏,他是资深GDC设计师,给学生的讲座,从开发背景详解、行业习惯、职业发展等方面讲述,鼓励高校学生从专业技能学习、就业方向发展所需和特长爱好等方面激发学习动力,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开发经验;百度客户经理方传兵从互联网的“变现”讲解,比较于当今高校学生的专业培养,要理解站在“商户”与“用户”的方向,理解商业化运作,通过现象,实际自测自我商业价值,使得收益最大化等等。
2.深入交流,名师名家访谈交流。葛洛夫认为:“有效的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话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辞的甜美。”学院以“开办访谈交流,启益多彩人生”为主题,以搭建专家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为目的,是信息学院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访谈不仅有学院的知名教师参加,更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应邀参与;活动不止于报告者的知识、经验的分享,更有师生互动的现场问答环节。
以2015—2016学年为例,信息学院先后诚邀联通泰安公司副总经理——傅翔,严密切合目前科技前沿发展方向,从主要科技热点信息科学、智慧城镇创新发展、农业智慧应用未来展望和知识基础培训建议等方向,深入浅出地绘制出信息专业发展宏图;欧洲留学的程述汉资深专家举办“欧洲教育漫谈”创新创业教育月报告,以自身几十年来求学过程中的挫折与成功激励高校学生要有理想有特长有创新实践,借鉴欧洲教育学习方法,在自我学习、读书、探讨的基石上增强创业精神,“控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美国犹他大学赵阳博士等,特约做“高校学生就业的成功以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专题报告,他与众多师生共享他的学习经历、工作过程、教育研发成果、读书体会。他介绍了国际最新教育教学状态,从项目开发的团体效果、考研和就业的专业择取、出国学习深造的准备、信息科学的未来发展分析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叙述等等。
3.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师生课下互动。如今,作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对象——90后一代,他们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成为师生交流必须考虑的主体因素,所以越来越多的网上实时交流方式——QQ、微信、人人等多媒体平台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主要渠道。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营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通过众多实时联系方式的应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非工作时间向教师提出疑问,使得当天的课堂问题及时解决,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二者的主动参与都是交流机制成功施行的重要方式,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深刻领会所提出问题的精髓所在、理解所包含的知识点,并最终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通过实时交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独立分析、勇于探索,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举措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教育策略的实施都有积极推动的作用。
4.实体交流平台建设——为师生交流创造条件。建立学科竞赛集训室,信息学院先后建立了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集机房。方便学生课余时间练习,教师辅导。为师生交流创造了条件。
建立了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把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入农生产品,在智慧大田、智能温室、智能畜牧和食品安全溯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先后指导学生参与包括863子课题在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获得专利4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典型案例包括泰山花样年华景区未来田园物联网信息系统、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烟草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莱芜黑猪产业链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蔬菜产业链信息化系统。让师生在科研中加强了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四、总结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我们要向让教育变为转化知识和实践的载体,必须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校制宜地建立行之有效的交流机制,深入研究沟通过程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加大学生的钻研动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教师的点拨之后,更多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切实掌握实践经验。
作者:束德勤 范昊 王志军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