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因素,父母有着不可代替的责任和权力,如果父母能在孩子的成长中确定好自己的定位,真正悉心照顾幼儿,点滴关心幼儿,让孩子的内心画面逐渐展开一派生机勃勃的卷轴,让幼儿既保留了自然而快乐的天性,又能适应社会的生活。
一、父母对于早期教育的认识
幼儿身心、智力的发展是有自然规律,有阶段性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当前许多父母对于早期教育存在着很多的盲区,没有意识要送孩子参加早教训练,就连早期教育教学真正的主体都不知道是父母还是孩子。因此很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幼儿的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和个体差异性,造成了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真正的教育。
在进行早教活动中,笔者曾组织“丢手绢”的游戏,这时孩子们都会因为个体差异出现不同的肢体反应,有的幼儿会很愉快的跟着老师互动,有的会悄悄的在旁边看着老师做完后再学着丢一下,还有孩子当老师走上前互动的时候再动一动,有的孩子直接站在旁边一动也不动。这时家长看到自己孩子不动的时候就生气啦,直接骂他?“你看人家小朋友都在跟着老师做,你不乖,你不听话,不喜欢你了,不要你了。”一连串的批评就来了,甚至不顾幼儿的反应,强制的拉着幼儿跟着老师做,根本就没有真正关心幼儿的心里健康,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
笔者感叹这些家长真正了解自己幼儿的行为特点吗?知道自己孩子的心灵构建吗?我们要想弄明白孩子的心灵是如何构建的,就必须了解敏感期及其发生的顺序。
我们在进行正确的引导幼儿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在尊重幼儿的兴趣,天赋差别的基础上尽力引导幼儿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按自己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强加于幼儿。幼儿的心理对于大人们来说深奥且难解,父母困惑时因为父母们都是根据儿童外在的表现判断的,而不是根据内心。我们要努力认知幼儿行为的背后,弄清楚的原因和动机。父母要做一个合格的研究者,必须增强对孩子的责任心,采取一种全新的态度去研究,而不是有麻木思想的统治者和专制的法官。
二、父母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父母不仅仅幼儿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伙伴、榜样和引导者。当今社会太多不好的因素存在,稍有差池很多幼儿将成为折翼的天使,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童年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道德上的缺失或精神上的疾病都会给人带来致命的影响,其危害可以超过忍饥挨饿,父母应该谨慎小心地找出影响孩子心灵健康的原因,并融入他们的世界。在父母数不清的要求下,还有数不清的错误,父母不能在对幼儿所犯的错误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父母一定要扮演一个温柔的角色,必须每时每刻注意和孩子相处之道,因为孩子的感情——特别是对外界对他们的影响,比我们想象得要细腻敏感得多。
就像爱默生所说的那样:“童年时永恒的救世主,它会经常出现在堕落者的身边,努力将他带向天堂。”
三、父母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既是父母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我们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也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这些法律都是告诉家长应尽的义务和幼儿应享受的权利。
在当今如此发达的社会还是有很多父亲错误的认为自己的重要性是养家糊口,母亲的重要性是相夫教子,父母这个词就是父亲和母亲的共同体,所以缺一不可。其实幼儿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一个完整并和睦的家庭,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都会发展均衡,我们应该向犹太人学习,在犹太人家庭中,没有男女之分,育儿是夫妻共同的责任,他们非常重视家庭的教育,他们在坚信母亲是“家庭的灵魂”的同时也准备了一把椅子给父亲,找到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位置。
“右手罚,左手抱”,也是我们常说的“严父慈母”或者“严母慈父”也充分体现了父母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当幼儿犯了错误时我们应该及时纠正并帮助孩子,那么当父母其中一个对幼儿进行严厉批评以后,另一位应该伸出慈爱的手,用温情的话语缓解气氛,心平气和的向孩子说明为什么要惩罚他,并教育孩子今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在孩子受到惩罚后,及时开导孩子,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父母参与到幼儿教育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在呼吁“亲子活动”,就是让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因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学校或者家庭但方面能完成的。幼儿园的《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些说明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也深刻的感受到家园合作对幼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六一儿童节”我们幼儿园开展的“亲子对对碰”主题活动,“小脚踩大脚”、“两人三足”、“袋鼠妈妈”等等亲子活动都是围绕着家长和幼儿合作完成的游戏来设计的,这样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亲子活动不是上课,是让幼儿和家长双方平等参与,家长不能居高临下对孩子指手画脚,而应当是活动的平等参与者。
同时亲子活动具有多样性,只要我们有亲子沟通交流的意识,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而不应将亲子活动局限于某些特殊的活动,否则将会影响到亲子活动的多样性,进而影响到亲子间沟通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到孩子的多样性发展。
父母只不过是孩子的监护人,而不是创造者。父母必须给于孩子全身心的保护和关心,用心去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需求和心理渴望,让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罗洪利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