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科普教育活动也被深度波及。作为社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技术应该渗透到科普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重新构建科普教育的评价模式,革新科普教育工作人员的教育思维。
从长远的发展角度上看,大数据时代将会对科普教育活动的发展带来可预测性的进步,网络发展与科普教育活动的不断推进成为了先进主流的发展趋势。
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人、机、物三元世界的高度融合引发了数据规模爆炸性地增长和复杂化,当前的世界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是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首先就包含了信息或数据量的巨大。数据的单位已经从G和T发展到更多字母的计量单位,这些单位之间的运算关系以1024为基准。根据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IDC的统计可知,这些年来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超过了2ZB,远比人类发展以来所有的印刷材料要大得多[1]。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除了对政府机构产生影响外,对社会组织以及媒体公布信息的多样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个人对网络终端功能的使用。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生活网络化已经发展成为人类的生存常态。有相关资料显示,中国60个大中城市中的居民有70%以上业余时间都花在上网上。网民数量的增加以及各种终端设备的使用都会留下证据,这种证据就形成的庞大的数据库。
2.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发展的特点
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科技馆的社会科普教育活动却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补充,如今,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了,过去传统陈旧的科普教育活动也应该逐渐转变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才能与时俱进,推动教育进步。当前的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发展有以下的特点。
2.1 具备丰富的知识
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能够举办首先就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性,知识性的保证才能展现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底蕴和举办意义,因此在设计和核心教育传播方面要有丰富的知识做基础,才能为公众传播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2.2 具有意义的实验
有意义的实验是社会科普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进入科普教育活动的群体大多都具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很强,对新奇的事物具有很强的探索开发欲望,因此科普教育活动往往能吸引这类人群的兴趣。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与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设置各种具有意义的实验,强化参与者的动力与动手能力,帮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意识,最终将实验所得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2]
2.3 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只有强大的趣味性质的科普教育活动才能吸引众多科学爱好者的需求,进而采取行动积极参与,在参与的同时全身心投入其中,尽情地享受知识学习的乐趣,因此趣味性是科普教育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体现了参与者的兴趣所在。
2.4 具有直接的互动性
社会科普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很强,首先它是面向社会全体人们开展的教育活动,在具备丰富知识、趣味性的同时,还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知识互动模式,同时,它又以陈列式宣教的形式开展,更多的体验式和互动式融入其中。参与人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和亲身的尝试,逐渐深入了对科学引发的思考,形成知识的交流和反馈。
2.5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尽管科普教育的受众覆盖了不同的年龄层次,但是每一次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具备了很强的针对性,无论是知识构架还是接受程度都处于对某一领域人群的考虑,各种针对幼儿、青少年甚至知识人士展开的活动形式都能满足对不同人群科学知识的需求。
3.大数据对科普教育活动产生的影响
科普教育活动属于社会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大数据来临时代的影响。国外的科普教育早就在管理和教育数据的挖掘中充分展现了科普教育活动的质量,如美国的科普教育活动有80%以上的社会科普教育对学生实际学习产生了直接的影响[3]。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还受到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呈现了不少问题,但是当前正在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形成,对科普教育活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3.1 渗透到科普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
教育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正比的关系,一方面,科普教育能够培养更多可能改变世界、创造世界的人才,另一方面,各类教育也会受到科普教育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革新了当前科普教育理念,曾经有社会思想家大胆地预言,未来的任何教育都要面对服务,面对创新,未来的学校科学知识学习界限也将消失[4]。科普教育活动在大数据时代为人类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增,巨大的数据库帮助人类轻而易举地找回科普知识的起点,深入发掘知识,寻找科学之间的联系,不断总结科学规律。
3.2 重新构建社会科普教育的评价方式
我国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在评价工作上都是比较传统的形式,而大数据时代下的科普教育活动为受众带来的是潜移默化的学习效果和知识积累,促使受众得到的是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习惯和方式。传统的科普教育活动通常只会让受众感觉自身对科学知识的积累比较少,却无法通过技术层面对自身科学知识构架进行整体的评价和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科普教育活动在评价方式上不再是经验式的,统一在线的学习平台,诱导出更多的学习行为,通过记录学习数据,研究学习的活动轨迹,能够清楚详细地了解学习者在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反应,对知识学习的扩充和延伸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另外,大数据时代的科普活动举办还能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效果,不仅仅是因为展现科学技术成果而学习到单一维度,更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习者思想、心态以及行为的进步。这种评价方式就跳出了传统的评价圈,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特点,发现优势,记录整个学习与教育过程。
3.3 影响科普教育活动的举办方式
社会科普教育在历史上遵循传统的模式,各种方式针对科学现象的参观与讲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参展过程中的各种互动体验,学习信息与反馈信息的上传分享,都通过了网站数据流动来完成。网络对科普教育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进步,它不仅仅局限在室内学习,参展过程中的新的方法也能替代旧的模式,活动举办的革新体现了大数据时代教育活动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4.科普教育活动在大数据时代的组织实施步骤
要保证科普教育活动表现的学习形式与内容符合当下每一个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受欢迎程度,那么教育是否有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前期的策划工作非常重要。科普教育活动要确定参与活动的人群,哪类人群适合参加活动,尤其是针对幼儿、小学生以及青少年特殊开展的活动更是要谨慎考虑,在网络数据的处理下确定活动人群并开始设计活动方案。
其次是确立活动目的和主题,参加活动、明确目的对公众的参与度有很好的鼓励性作用,无论是了解科普活动的知识点,逐渐引发兴趣,还是帮助公众提高科学素养,都必须具备明确的参与目的,而主题活动的确定更是离不开网络信息时代的借鉴,根据当前流行什么,需要什么提出更多更丰富的活动设计,从科学系统的角度,采用黑箱理论,拟出更多的活动主题和深浅内容,才能保证科普教育活动举办有一定的成效。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活动进行时的数据进行计算机的设置和统筹,按照相应的活动流程并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机应变,必要时充分调动网络科技的功能对意想不到的学习教育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措施,有利于科普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与进行。针对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参与人数、年龄、文化程度、意见和建议,这些都可以调动先进的网络科技进行收集与整理,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存档后作为重要的历史参考资料备案,保证了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5]。
例如,近年来陕西科技馆就举办过“身边的100个科学小实验”系列活动,经过网络科技对多年探索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发展成以“科技动手园”为主题的各种科学挑战竞技,科普教育活动演变成了科学实验、科学工作以及各种科学挑战赛,趣味横生。科学挑战赛包括了2010年开展的“纸飞机飞行大赛”,从网络中了解认识并充分利用飞机飞行的各种原理,中学生熟练掌握了纸飞机飞行技巧和空气动力学知识理论,甚至还包括了十几种纸飞机的折法参与到比赛中;
2011年开展了“地震知识大比拼”,采用抢手棋竞赛的方式回答有关地震的各类知识,让孩子们在参与玩耍的过程中了解到地震来临时的防护、自救以及呼救的问题。而科学实验类则包括开展各种记忆合金、吸水粉、液氧等试验,介绍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让参与者通过数据更了解生活,关注生活。此外,利用网络技术还能自觉对受众展开有针对性的调查,比如在受众对科技馆中最喜爱的展品包括了哪些?受众对科技馆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对自身在科技学习方面有没有实质性的认识和提高?这些问题与答案的收集都有利于科普教育工作更好地创新与发展。
5.结束语
科普教育活动是面向公众开展的关于科学精神、思想和方法弘扬的重要场所和阵地,这是一种能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能够鼓励与鞭策更多爱好科学的受众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与传统的科普教育活动相比,大数据时代的科普教育活动为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捷与效率,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充分利用好有效的教育资源,不断通过网络科技挖掘更多的知识与实践形式,不断丰富和补充科普教育活动的不足与缺陷,使科学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作者:孙会宁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2015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