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2016-05-11 10: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运用情感教育因素能够拓展学生的情感空间,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的含义以及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接着从优美的课堂导入,营造情感氛围,巧用信息技术,创造动人情境等方面提出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的学习目标与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品质与个性。其中,情感教育就是实现新型教育目标的方式之一。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开发、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来。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的含义

 

  所谓情感教育,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观念等情感体验,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具体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实现教学方法、教学主体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统一,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要在教学中显示情感的功效,让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能够提高其语文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标确定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教师在注重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基础上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征。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情感教育有效结合了初中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实际,也结合了初中语文方面的教材,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还能陶冶其情操,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本身来说,属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科目,肩负着培养初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任,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情感教育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和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其在知识学习中培养正确的情感观念,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对所生活的世界有个全方位的认识。

 QQ截图20160407173843.jpg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优美的课堂导入,营造情感氛围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很多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进入讲课模式,生硬的进入了课堂主题,灵活性不够。就语文学科本身来说,某些知识点可能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如果老师采用枯燥的课堂导入,在课堂之初就让一部分学生提不起兴趣。因此,优美的课堂导入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爱好,找准课堂切入点,采用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导入方式,以情感作为敲门砖,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下课休息的散漫状态进入到听课状态,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在学习《斑羚飞渡》这个课文的时候,可以用一个小故事作为课堂导入的方式:有一天,森林起火了,蚂蚁家族被迫进行迁移,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蚂蚁家族在短时间内结成一个球体,为了能够有生还的希望,这个球体义无反顾的冲向了大火,随着噼啪声音的传来,最外层的蚂蚁被大火烧焦,但是这个顽强的生命团体依旧在向前冲,大火仍旧在蔓延,蚂蚁球体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冲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一小部分……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在生死瞬间谁不希望活着出去,但是这一群蚂蚁却选择了悲壮的死。那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个感人至深的斑羚的故事。在这样的课堂导入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情感氛围,让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巧用信息技术,创造动人情境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描绘来展示生活。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材的限制,把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可以实时感知、能够感到变化的学习场景,进入特定的作品氛围中,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从而形成新的学习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在学习《沁园春·雪》的时候,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给大家播放这首歌曲,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通过优美的歌声让学生感受普冰雪覆盖的北国风光,感受粉妆玉砌的冰雪美景,之后再进行配乐朗诵,能够很好的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中,学生伴随着婉转的音乐来细细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借助课文内容,进行情感熏陶

 

  在课文内容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作品情境中,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同感,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能净化心灵。此外,进行语文教学还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积极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通过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为学生学习创设性感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做到动之以情。比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美文赏析活动,让大家一起体会父爱的伟大,接着让大家联系生活实际,每个人都说出父亲是如何表达对自己的爱,还要说出自己对父爱的感受。父爱无言却有形,这是学生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最大的感受。运用情感教育模式,收到的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在生活中学会感恩,能够珍惜父母陪伴在身边的日子,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初中语文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求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要做出相应的变革,这样才能符合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情感方面的体验,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实际来进行语文知识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中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