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复习课多元化教学策略探究

2015-12-13 11: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复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高复习课质量,必须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复习课的特点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正确运用多元化复习方法,促进信息技术复习的效果落实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复习方法;多元化
      信息时代,计算机等相关电子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平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也成为全面检查和认定是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抓好信息技术课程复习是保障学生通过水平测试的检验的不可或缺的必要关键环节。如何增加复习课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接收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必须在改进复习方法、手段上下功夫,积极运用多样化复习课的授课方式。
  1.准确把握信息技术复习课的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和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实现这一目标。信息技术复习课的主要特点是比较枯燥,对学生来说缺泛“新鲜感”。主要体现在“三难”,例如:
  (1)复习范围广、时间短,复习重点难把握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各课课程安排比较紧,而信息技术课程相对比较少,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赶时间,赶进度,为其他课目“让路”等现象,易造成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粗”而“疏”。为应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往往依靠最后的复习课突击“冲刺”,从而使教师在集中复习课中难以把握复习重点。
  (2)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有差异,复习方向难把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家庭条件和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掌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好的学生缺泛“新鲜感”,易产生心理疲倦;基础弱的学生对知识点“吃不透”,难以保证复习课堂效果。教师如何在复习课时短、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既要确保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通过率”又要确保复习课堂纪律方向上难以把定。
  (3)学生存在“应试”思想,复习效果难提高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是全面检查和认定是否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从教学实际来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或多或少的存在“应试”的想法,只求通得过,不求有创新,复习效果难以得到提高。
  2.扎实做好信息技术复习课的准备
  信息技术复习课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全面检查,上好复习课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方法,而复习课不能等同于上新课,既要顾全大局又要突出重点,既要巩固所学成果又要赋予创新内涵,在复习课前准备上下功夫。
  2.1做好复习课教学计划准备
  在复习课前,教师需要悉心研究信息技术的考试大纲,把握考试的重点难点,对学生需要把握的技能进行一一化解。注重教学课时的合理分配,在理论知识的梳理、上机实践课程操作和综合试卷的训练上做好充分准备。
  2.2具体分析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
  复习课不同于新课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在教学时间上精力上也无法做到,复习必须要有针对性。复习课前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谈心、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准确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复习课提出的要求,并作具体分析,制定合理的复习课计划方案,确保复习课有的放矢。
  2.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固强补弱”是信息技术复习课的中心思想,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发挥学科教师集体智慧,进一步研读大纲和考试、全面了解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自我综合评估日常教学效果,客观分析教学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科学制定复习教学计划、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复习效果落实。
  3.注重信息技术课程复习方法多元化
  信息技术的复习与其他课目的复习既有他们的共同点又有他们的不同点,共同点是都是梳理知识,巩固学习成果。而不同点是信息技术课可操作性强,学生容易产生“成就感”。“教无定法”,如何让学生们在复习课上拥有“成就感”,做到“教学有法”上好复习课,就需要教师在充分了解信息技术复习课的特点、目标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复习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3.1师生课堂互动
  良好的互动交流是提高信息技术复习效果的基础,教师要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积极偿试与学生互换角色的复习课授课方式,在学生授课的过程中,既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也可以调动信息技术课上课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讨论环境中强化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熟悉已学过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以及师生间的沟通理解,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发展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和教与学的合作伙伴,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2分层次复习
  由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操作能力的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分层次复习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根据平时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观察,以及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通过理论测试和实际操作,按照综合成绩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复习辅导,并通过多次测试分层次复习,逐步解决复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从而避免“一人生病众人吃药”现象。
  3.3精讲多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信息技术复习效果的根本目的。传统的信息技术复习课是教师划重点,学生背理论,操作课的复习也是老师讲解操作要领,让学生再根据操作要领、跟着教师的节奏来进行复习内容的消化,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依然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复习课有别与新课,对于学生已掌握会操作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重难点问题则要精讲多练,留有更多的时间和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也使教师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精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以提高学生在复习课中的学习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复习课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方面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复习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交流沟通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等,达到《新课改》和《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教学要求,符合学业水平测试的宗旨。但信息技术复习课多元化教学方法还停留的低层面,如何改进信息技术复习课多元化教学方法,使之真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还有待研究。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