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课堂提问有技巧

2015-12-13 11: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沟通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把握提问的技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课堂提问有哪些技巧呢?
1.合理掌握提问的时机。
一般情况下,上课伊始,可进行摸底提问,即对上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或是通过提问来回顾所学过的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知识点,这种复习性质的提问具有温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作用,老师可以以此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接受能力,并激发其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问,通常是在传授知识、讲解动作要领之后。提问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授课的节奏,这个过程中的提问多是启发性质的,老师可以根据启发诱导的需要,提出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就要结束课堂教学时的提问具有反馈,加深记忆和总结的效果,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老师通过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回答,能够了解学生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过程以及对信息的接受程度,让老师能够发现所讲内容的不足和缺憾并加以及时补救。除了这些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见机行事”,即随时关注学生听课的状态:发现学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用提问来提醒其注意;发现学生对所进行的内容面露不解或互相窃窃私语进行讨论时,通过提问使学生辩清是非,受到启发;所授内容涉及旧知识时,提问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总之,合理的把握提问的时机,对学生顺利进行课堂学习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保证问题的数量和质量
这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做足的功课之一。教师对于所提问题应该有充分的准备,一堂课内提问问题过多会干扰正常授课的秩序,没有问题可问则把课堂变成了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失去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至于问题的质量,要保证每一个问题都能问到点子上,问题的难度过浅,学生不会有兴趣来回答,感觉索然无味;难度太深,超过了学生能力的范围,不能引起共鸣,就没有办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课堂提问应具有很好的激发作用,所以在准备问题的时候,既要结合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问题应有合理的梯度,由浅到难,一层层推进,不断引领学生的思维上升到新高度;问题还应具有一针见血,切中要害的作用,直指学生头脑中似明非明,似暗非暗的敏感点,让他们觉得这个问题有思考的价值,并且通过努力应该能够求得答案。如果提出了问题而学生不能作答,老师应及时调整思路,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把问题重新整理,或化整为零,或改变角度,遵循知识的系统性和渐进性,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式,逐层深入的提出问题并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3.精心选择提问的对象
除了设计问题,精心挑选提问对象也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的时候,老师事先要摸清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选择回答对象时有所区分。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应有针对性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如果是有关复习旧知识或者检查所做练习的情况的问题,可以选择平时基础差一些的学生来回答,这类问题的难度不大,学生回答了能够增强他学习的信心,保持继续努力学习的良好状态;如果是难度大一些的问题,比如一些例题的解题思路,或者是为了巩固本堂内容为目的的提问,则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来回答更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每当把问题提出之后选择学生来回答之前,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同时老师可以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仔细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即“察言观色”:有的学生已胸有成竹,有的还在苦苦思索,还有依然困惑不解的。这时对回答问题对象的选择要灵活掌握:能迅速把问题吃透解决解决的学生,很快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他们的回答对其他的学生具有指导作用;有的学生虽然想法不正确,但错得有代表性,让他把他的看法摆到台面上来再引导着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一步步修正错误,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更能加深印象,收获出其不意的效果。从这里看出,选择对了回答问题的对象,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肯定并完善总结
虽然不同学生的水平都不一样,但每一个学生都是抱着学到知识的目的听课学习的,老师对学生的提问既是一种检测,也是一种鼓励,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了,心里会有成就感,也会激发他继续学习的兴趣。老师对学生所答问题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和活跃的思维。事实说明,对学生的回答只简单的用“对”或“是”错来评判,并不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所以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老师一定要及时加以肯定,这个肯定首先是对其努力思考的肯定,无论其回答正确或者是错误,都是应该有的。然后针对其解答,老师应作出客观的讲评。这里,本人常常是以继续深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行解决:他的回答正确吗?还有没有可以补充的?有不同意他的观点的吗?说出你的理由来。他回答错了,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改正?等等。学生通常会很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甚至还有争论,加上老师合理的引导,问题的最佳答案便会一步步显露出来,最终,在充分汇集了各方信息和看法之后,教师便可以水到渠成将最终结果总结说明了。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一堂精彩的授课,老师的提问必然也是可圈可点的。好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对教学过程的展开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而教师精辟的点评则有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当学生终于茅塞顿开,心领神会时,那种成就感和欣慰感是对老师所付出的辛苦最丰硕的回报。所以,会提问题,提好问题,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掌握的教学技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