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摘要:辅导员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独立院校和其他高校一样,也必须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文章对加强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关键词:独立院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独立院校的发展也由起步阶段迈向持续发展阶段,正在由追求数量和规模的“量变”逐步转向追求质量和特色的“质变”。可以说,独立学院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而此时,我国高校也纷纷迎来了“90后”大学生的入学。特立独行、个性张扬、富于表现、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大学生也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独立学院要做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稳定发展,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就不能只注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还应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化强、职业化高的辅导员队伍是非常必要的。
独立院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总体来说,现阶段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好的,多数辅导员认真对待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才表现出了极大的责任心,对辅导员工作表现出了极强的使命感。然而,通过仔细分析,仍然可以看到,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1.1 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
和大多数一本、二本高校一样,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独立院校辅导员工作本身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以及就业指导等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学科背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并同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和职业规划知识以及一定的社会经验。但目前许多独立院校在引进辅导员时,不注重专业知识的考察,只片面要求党员身份,甚至为了储备教学人才只引进与本院系开设课程相关专业的人才。这直接导致辅导员队伍中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的人才所占比例偏低。这严重阻碍了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1.2 工作经验欠缺
现阶段,大多数独立院校的辅导员都是应届毕业生,队伍的年轻化是普遍现象。这就导致研究生辅导研究生,本科生辅导本科生,“80后”辅导“90后”,甚至本科生辅导研究生的现象普遍存在。他们不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学习,而且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仅凭借做学生干部时的经验或者借鉴其他老资历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来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摸索。这就使得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较长的经历才能成长为优秀的辅导员。
1.3 工作量大,职责不明确,
教育部规定专职辅导员至少按1:200的比例配置,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院校只能300名甚至更多学生配置一名辅导员,直接导致辅导员工作量成倍增加。独立院校辅导员应该只负责学生思想、管理方面的工作,可现实中的辅导员却承担了更多本不属于自己职责范畴的工作。由于独立院校发展时间不长,许多具体工作仍在摸索阶段,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很多应该归属行政部门和教学部门管理的工作也由辅导员代管,如宿舍管理、后勤保障、代课等。
1.4 队伍发展机制不健全
大部分独立院校并没有制定和实施专门针对辅导员队伍的职称评定制度,而是采用与专业教师相同的职称评聘标准考核辅导员队伍。忽视了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对辅导员有失公平。同时,大多数辅导员由于科研成果不多,在晋升评比过程中也处于劣势,晋升机会减少。加之辅导员队伍相对年轻,职称较低,工资和津贴不高,有的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又不够重视,使得辅导员在付出很多经历和时间的同时得不到肯定和重视。这对于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2. 加强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2.1 大力提高专业化水平
独立院校一方面要把好入口,严格选拔,将学科专业背景纳入辅导员职业准入的指标体系,将专业对口、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较强责任心、热爱辅导员工作的人员选拔到队伍中来,从源头上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提升在职辅导员队伍的理论水平,结合自身实际,开展高水平的辅导员专业培训。例如任职培训、资格培训、专业培训等。采用短期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拓宽培训方式,保证培训的长效机制。学校要坚持使用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不但为辅导员提供干事的平台,更要为他们提供自我提高的空间。
2.2 明确角色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中指出“辅导员队伍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处于发展关键时期的独立院校更应该深刻领会教育部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辅导员的工作范围、职责任务进行明确划分和科学分工,改变他们职责分工不明的局面,专心本职工作,保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稳定性。
2.3 健全发展机制
(1)发展机制
一方面,独立院校应建立专门的辅导员评聘机制,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定给予明确的界定,严格区别于专业教师的评聘机制。评聘体系中,要突出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注重工作实绩,弱化科研成果。采用学生评价为主,同行评议和领导评议为辅的方式,重点对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辅导、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等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辅导员队伍职务晋升制度。科学设置职务晋升等级和晋升指标,在组织发展和干部任用上适当的向辅导员倾斜,把专职辅导员纳入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从制度建设上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热情。
(2)保障机制
辅导员队伍一直工作在独立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面临着许多困难,因此,他们不仅需要精神上的保障,还需要物质上的保障。独立院校要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辅导员适当的优先,不但在工作经费、设备保障上加大投入,还应该优化辅导员工作的环境,适当提高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给予相应的补助和奖金,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提高队伍的稳定性,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以事业凝聚人,以政策发展人,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独立院校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打造出一流品牌,并在高校人才资源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通过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来影响和带动学生成为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苏群.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1(92).
[2]柏杨.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J].辅导员概论.2012(2).
[3]唐昌维.谈西部地区独立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长效机制[J].教育探索.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