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几点思考的策略

2015-12-11 16: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044-02
  有的老师认识到高中语文选修课的重要意义,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或是受到传统教课方式的影响,很容易将选修课变为必修课,在选修课上喧宾夺主;或者抛弃了选修课的目标和内容,没有方向没有章法地进行讲解,有的甚至为了赶任务,把选修课变成高考复习课,把选修课教材作为高考备考复习材料。一句话,选修选修,既没有学生的自选自修,也没有教师相应的怎样选和怎样修,结果是把选修课上得比必修课更粗放、更随意,因而也就更失效。这也直接导致当前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状态显得杂乱,效益不高。
  选修课的内容设置是以单元教学为主,同时每个单元还设置了专题解读,基于新课标的指导及选修课本身的规律,笔者认为可以采用 “专题引导、自主探究”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凸显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还让每次课的教学与单元话题结合起来,突出选修课的专题性,在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实施专题探讨,最终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以《礼拜二午睡时刻》为例,谈谈这种模式的特性。
  一、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
  选修教材的出现,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空间。但在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影响下,教学的功利性显现得尤为明显。在新课改选修材料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模拟高考解题来欣赏选文的现象,把鲜活的诗文变成硬生生的考题。学生阅读得少,自主感悟得不足,因此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是无从谈起的。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在谈到语文选修课教学时曾指出:阅读是关键,教师讲得再多再细,设计的活动再新再奇,如果不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大声地读,去反复地读,那效果也不会好;题海战术是恶劣的,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有语文素养的人。
  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范围不尽相同,在自主欣赏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独到见解。为了生成这样的教学场景,在导入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让马尔克斯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它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而马尔克斯却认为“《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认为最好的小说”,中国先锋小说家余华也认为“《礼拜二午睡时刻》是我最喜欢的十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何以得到这么高的评价?这部作品的魅力之处在什么地方?同学们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谈到了自己的体会,有同学说整篇文章的环境描写很独到,有同学说文中的母亲隐忍的情感最有张力,还有人说从神父家窗外拥挤的人群看到了旧中国中同样麻木的面孔等。没想到同学们课堂中随机生成的答案成为了课堂的亮点,这些都说明了只有赋予同学们自主选择的自由,才会出现课堂上熠熠生辉的独创光彩。
  二、有利于突出选修课的专题性
  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选修与必修最大的区别莫过于专题性了。《礼拜二午睡时刻》隶属《外国小说欣赏》中的第七单元,话题为小说的情感。情感质量是人的品质的重要指标,优秀的小说家都能很好地把握和控制情感在小说中的表现,既能打动读者,又不至于令人厌烦。小说在处理情感上,不宜饱满和激烈,并不是作者花在煽情上的力气越大,读者就越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相反,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小说情节和任务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节制胜于放纵”的处理方式。马尔克斯在表达情感时,没有采取同步同度方式,而是有所克制,避免了浮躁和浅薄,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和、稳重的叙述风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笔者把文本欣赏与话题教学有机结合,以小说情感为中心,通过“精读课文、品析鉴赏”,“再读课文、深入探究”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小说情感的动人之处,尤其是小说中节制情感抒发的方法。例如,有同学找出母女俩快到小镇时,母亲对小女孩带有命令语气的三句话,从三个叹号看出母亲的坚强,这个女人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不仅如此,去祭奠的自己唯一的儿子还是以小偷的身份被枪杀的,母亲即使背负着巨大的道德舆论压力,同样也要一如既往地表现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这位同学进一步分析道,这样坚决的命令语气透露出母亲那倔强的尊严。
  三、有利于展现选修课教学的探究性
  语文选修教材是着眼于学生自学而编制的,是语文必修教材的补充,“得法于必修,得益于选修”。因此,选修课程还是要重视学生自学和探究,没有探究的选修课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为了实现《礼拜二午睡时刻》探讨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如“根据本文得出的‘悲悯情怀’的主题,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有同学提到了社会对于艾滋病人等的态度,谈到了艾滋病病魔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人们对他们的极度隔离。也有同学提出了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台湾记者张平宜为四川一个偏远的麻风病村病人们办学校等,为了那些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那些群体的宿命而做的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从同学们的讲述中已然让大家体会到对待他人的积极态度。
  从一定意义上说,在选修课阶段学知识不是主要的,探究出一些成果也不是根本目的。而在于在选修课程学习中进一步形成并强化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自觉诵读诗文的习惯,细读与说读的习惯,每天写一点东西的习惯,经常阅读报刊的习惯等。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在高中阶段开设这么多选修课,大家都没有经验,都处在摸索阶段,但不管怎样,选修课终究也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一定要坚守选修课程的基础性特征。在这个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发展个性的空间,而不是过度地张扬个性,其实,现在社会风气和网络的影响,学生已经够自我的了,如果把握不好分寸,不做适当引导,可能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