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教学论文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监管的方式

2015-11-11 09: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选自《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版权归原期刊和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请勿抄袭。

 网络毫无疑问是当今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媒介,信息技术课堂如果没有网络的介入,似乎很难从理论和情理上说得过去。从当前形形色色的优质课、示范课中,我们不难看到:网络的完美利用往往能成为课堂的亮点。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堂中,自由开放网络是大势所趋。然而,在网络逐步普及的今天,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网络的开放和利用率是不是已经达到100%了呢?可以肯定的回答:绝对没有。
  为什么对于知识丰富、精彩纷呈、便捷高效的网络,信息技术课堂却不敢毫无顾忌地敞开大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是网络的两面性,即网络有正面意义,也具负面影响;知识性、趣味性既能辅助学习、促进发展,但迷惑性、虚拟性也会诱导学生沉迷。其次是学生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即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控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外界负面因素影响。有实际教学经验的老师可能深有体会:一旦开放网络,课堂的秩序将很难掌控,教学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是否要全面开放网络”的问题上或多或少有些疑虑。到底应该如何来实施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监管,这就成为了大家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其实有好多文章都谈到过课堂的有效监管问题,从学生角度、教师角度、思想角度、行为角度等都作出了精彩的论述,因此,本文不准备重述他们的观点,而只从技术层面来谈一谈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监管。
  一、 建立以机房管理软件为基础的责任追究制度
  “信息技术课堂,学生纪律难管”,这似乎已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因此,第一堂信息技术课,教师往往都会用长篇大论来宣讲机房的纪律和违纪处罚办法,我们都想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但实际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往往开始一段时间情况有所节制,但长期下来机器损坏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乱扔垃圾现象依然十分普遍。为什么会这样?归根结底,是因为责任追究制度难于落实。学校机房上课班级多,人员流动大,课程安排紧密,因为机器故障还会导致学生座位不固定等,所以出了恶性事件很难责任到人,即便采用一般实验室通行的书面登记方法也有很多弊端和漏洞。这样一种难于追究责任的局面还为课堂教学秩序的杂乱埋下了伏笔,所以要想实现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监管,必须首先建立起完善、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
  机房管理软件其实可以看成网吧管理系统的一个简化版本,和学校机房相比,网吧的计算机使用环境更复杂,把网吧的管理经验运用到学校机房管理中,应该是牛刀小试。机房管理软件一般采用c/s结构,服务器负责身份验证和数据存储,客户端负责学生信息和计算机信息的回传以及学生机的控制。上课之前,教师从服务器发指令给客户端,上锁所有的学生机;然后,学生从学生机的客户端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并提交给服务器,服务器验证正确后登记信息并向该学生机发送解锁指令,这样就完成了学生的身份验证和计算机使用登记。另外,机房管理软件还可以和校园一卡通系统整合,给每台学生机加配读卡器,学生刷卡后,自己的身份信息和所使用的计算机信息一并传回服务器成为一条使用记录。这样就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笔者所在学校的机房正是自行开发了基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的机房管理软件,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是比较理想的。如果您还在为机房纪律差、学生责任无法追究而犯愁的话,建议您不妨试用一下机房管理软件。当然,以机房管理软件为基础的责任追究制度并不是以处罚学生为最终目的,而是要让制度具有威慑力,说服教育更有针对性,以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机房习惯,在课堂中有所节制,不再为所欲为。
  二、 建立以网络教室软件为核心的教学进度全程掌控机制
  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贯穿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以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掌控是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网络环境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的掌控带来了一定难度,因为网络的开放性、趣味性都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索他想要获得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不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就是一个矛盾。如何化解这个矛盾?最大限度利用、开发学生的这些兴趣,这当然是最好的方法;但这个方法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办到,更何况学生本身的兴趣点大相径庭呢?宣传法律并不能杜绝犯罪。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说明在教学中强有力的掌控机制还是必需的。
  课堂教学从最初的黑板书写到采用大屏幕课件授课,这是一个飞跃,生动性和形象性都有了大幅提升,但从课堂掌控机制来看,并没有本质区别,主要还是靠老师口头的管制。这种管制在机房环境和网络环境下可就变得捉襟见肘了,因为教师很难看到学生在下面做什么。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强制与宽松并存、伸缩自如的课堂掌控机制。于是,网络教室软件应运而生了。
  目前,流行的网络教室软件品牌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红蜘蛛、极域、凌波、凯迅、天空等等。可能在一些特色功能上,他们会有差别,但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就是要能实现:(1)教师机屏幕广播;(2)监控学生机操作行为。课堂教学使用了网络教室软件之后,教师讲授、演示的时候采用广播功能,从而杜绝了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做不相关的事,解决了教师以往的后顾之忧;讲授、演示结束,教师停止广播活动,学生可以自由操作,此时采用教师机一对多监视所有学生机,发现问题可以马上提醒、控制,免得教师像以往一样东跑西跑、顾此失彼。这样的课堂掌控机制对教师来讲是得心应手、缩放自如的,从而真正让教师对教学活动胸有成竹、信心百倍。
  我校机房使用的是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该软件功能十分丰富,除了基本功能外还可以实现网络视频、音频广播、学生作业下发与提交、师生互动交流等等。应该说,使用网络教室软件后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是很明显的,不但教师欢迎,学生也觉得很有趣味,所以推荐还没有尝试这样一种课堂掌控机制的学校赶快一试。
三、 建立以网管软件为核心的学生上网行为实时监管机制
  网络环境下,教师其实最头疼的就是学生上网行为监管问题。网络环境注重的是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但如果学生自控能力很差 的话,情况就适得其反了。学生在课堂中玩网络游戏、痴迷QQ聊天、上不法网站等等,这些都让教师防不胜防。加强巡视力度是以往的常用做法,但效果却不佳;使用网络教室监控,或多或少也有亡羊补牢的味道。为什么不能将问题杜绝在源头呢?为什么不能让学生的不当行为无法执行呢?于是,选用一款网管软件成了上上之选。
  机房所使用的网管软件部署简单、管理高效。我们目前在使用的聚生网管软件基本符合了这样的要求。在不改变机房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我们只需要在教师机运行该软件就能对所有学生机进行策略控制。其中,策略设置包括:www访问限制、p2p下载限制、聊天限制、带宽限制等等。我们可以首先新建一个策略,在WWW访问限制中设定好本节课允许访问的网站白名单,在聊天限制中勾选不允许使用的聊天工具,然后把这个策略应用到所有学生机,这样学生就再也不能操作违规的东西了。
  是不是很简单呢?建立以网管软件为核心的学生上网行为实时监管机制,目的就是要高效规范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上网行为。还等什么呢?赶快去下载一个试用吧!
  四、 建立以网络测验系统为手段的学习情况反馈机制
  学生上课做不相关的事情、上违规网站,造成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难于监管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不了解,总认为老师讲的很简单,自己学的不错,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那是必需的。可能有些老师要摇头了:每堂课我们都布置了测验任务,可学生还是如此啊?那问题肯定出在我们的测验方法和手段上。语文、数学等课程测验效果好是因为采用了作业本形式,这样教师可以检查、可以批阅、可以保存。也正因为教师要查,每一个学生才会自觉去完成测验,这里面有一种无形的监督威慑力。而只有这样的测验数据才有效,学生也才更重视,这就构成一种良性循环。你能保证你的课堂中每个学生都保质保量完成测验吗?与其连这个都不能保障的测验你觉得还有意义吗? 当然,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果用作业本形式来提交测验,似乎不太符合信息技术本身的宗旨,无形中教师的工作量也大增,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那怎么办?
  基于网络的测验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信息技术课堂中遇到的这个难题。这样的系统可以是B/S或C/S构架的,总之要能够实现:(1)服务器端题库维护;(2)学生答题数据保存;(3)自动判分和数据统计。也许这样的软件上网搜索一下比较多,但笔者建议还是下点功夫自己设计一套更符合我们的需求。我们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的网络测验系统就是B/S结构。首先在新生入校上课之前,在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导入每个学生的信息建立对应的账户。然后,每节课前教师导入本堂课的测验题目。当学生要做测验时,输入自己的账户信息,登入网络测验系统答题。做完题目后,提交数据,服务器记录下答题数据,随即自动(或部分自动)判分、阅卷。当然,像作品类测验不可能完全使用计算机自动判定,还需要教师在管理后台手动完成,但最起码工作量已经大大减轻。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后台看到自己每次测验的批阅情况,以便复习巩固;同时系统利用每次的测验得分制作成曲线图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整个连续的学习过程,也为教师掌握学生动态提供了依据。这样的一种以网络测验系统为手段的学习情况反馈机制非常科学、也非常轻松,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重视测验,让信息技术课堂的监管更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数据的准确性。
  五、建立以内网为载体的学生引导机制
  很多时候,由于资金、环境的限制,机房暂时还不能应用笔者上面描述的那些办法或措施,我们还必须用断开外网的方式来限制和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实现对课堂的有效监管;另外,由于因特网上很多系统我们是不可监管的,所以我们过滤掉了很多的访问目标。这些情况显然对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培养是有负面影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因特网缺失或不完善而带来的遗憾呢?
  经过摸索、实验,我们觉得:应用校内局域网制作、部署一些小型网络系统为学生提供引导、训练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比如上搜索引擎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预先从baidu、google等下载一些页面,对里面的代码稍作修改,模拟出一个搜索引擎,并部署到教师机Web服务器中,这样学生照样能完成一些网络体验。再比如说,学生上网络交流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在校内Web服务器部署博客系统、聊天室系统、论坛系统等等,而这些系统都是在我们的监管下运行的。
  总之,解决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的监管问题绝对不能完全依靠“管”,还应该用“导”,即引导。不光是条件暂时跟不上的学校应该这么做,所有的学校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都应该这么做。我们在监管学生行为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的情感,考虑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想做什么。主动开辟出一些他们需要的空间,让他们在正确的监管与导向下使用网络,这要比禁止他们用这个、用那个更有效。所以,我们要多多挖掘学校内网的资源,以此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们学校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加大了学校内网资源的开发与投入,购置了教育资源库,部署了学生论坛、师生聊天室、学校博客、学生社团网站等,并提倡和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后参与这些系统应用,有的还设置了奖项。这样一来,课堂中学生上违规网站的人少了,玩游戏的人少了,痴迷聊天的人少了,而关心学校动态的人多了,学生相互交流的人多了,学校社团更红火了,学校网上文化更丰富了,信息技术课堂的监管更有效了。由此可见,积极引导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是教育现代化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如何发挥网络优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新时代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关于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从技术层面有效监管信息技术课堂的一些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