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中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2023-12-08 05: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德育教育是孙颖教育体质改革的一种新型教育策略,同时也是个新时代教育目标的体现,本文主要以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为对象,通过德育教育概念及原则的说明,进一步提出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如果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关键词: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159-01


  一、德育教育概述


  1.德育教育的含义


  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是随着新课改的一种教学目标要求,其强调学生的全方面的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社会就业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展现。


  2.德育教育的原则


  2.1方向性原则:国家教育部通过《中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了我国新时期中学德育的方向性培养目标,同时也为现阶段我国中学教育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严格的以纲要内容为基础方向,通过教学环境的优化以及教学措施的优化,进而实现教育成果的优化以及新时代教学目标。


  2.2实效性原则:在中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避免在养成教育措施实施过程中形式大于内容,而不能真正有效的在校园内推广德育教育;一切执行的措施都必须以充分的结果为目标导向,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全力保障德育教育措施的实效性。


  2.3阶段性原则:中学生处于对于知识的好奇阶段,其接收知识速度较快,但同时其理解吸收的能力一般;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应当加强对于阶段性的把握,不仅是学校对于年级阶段性任务以及内容的规划,同时也有老师对于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不同阶段规划,这样才能有秩序的稳步实现学生整体德育水平的提升。


  二、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1.健全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健全德育教育评价需要针对教师应用和教育成果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首先,要对教师事实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一方面督促教师更深入进行实践落实,另一方面也帮助教师发现自身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结合调查中发现的教师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能力差的问题,发现德育渗透中内容选择不佳、方法应用不善、时机掌握不利等要点性问题,除了追求表面效果,还要追求真正的实效,是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不再停留在表面文章。在此基础上,学校要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工作质量进行标准化的考评,考评办法可以采用学生匿名评价、教师间互为评价或者领导评价等方法,无论选用那种方法都要充分注意评价的公平性和真实性。在评价指标上,要衡量教师相应德育渗透工作的质量水平,可以分为三到四个层次,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岗位晋升的参考,一方面带动教师进行德育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保证对教师德育工作的意识约束。


  其次,要对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学生接受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目标在于评估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发现学生学习问题或者教师教育问题,这一评价工作可以由教师直接承担,例如在教学工作中针对德育渗透的表现方式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判断学生学习成果。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评价方式能够直接对比学习前后的自身变化,更容易发现自身的问题,在教师的讲解和评价过程中,也能够实现更好的教育接受,一方面让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具目标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导师的指导更具针对性。


  2.强化教师教育观念转变


  首先,完善中学语文教师的德育理论素养,学校应开展更为广泛、持续的德育思想、能力培训工作,让教师全面认识语文学科德育渗透的优势,拓宽教师的思想观念,扭转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德育思想与观念。


  其次,学校应主动与区域内/外优秀德育示范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举办德育思想教育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活动、公开学习活动等,让本校领导和教师充分学习其他学校的经验、方法,以进行内部提升。


  最后,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建立起长效的培养机制,保证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产生充分、深刻的认识,能够真正彻底的领会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价值和意义。


  3.优化教师德育渗透教学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能力方面,要注重本地化培养,即结合学校特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进行能力和素质的挖掘,德育教育本身没有一套标准化的参考方案,仅有相应的内容要求,因此教师德育渗透能力无法简单的借助能力培训、进修学习进行有效提升,更多的还是需要院校领导和教师共同研究,制定本地化的德育渗透方法。


  4.构建融合德育思想的校园文化


  建议在校园语文文化构建中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第一,建设定期的集体性团体活动,结合季节、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等特点、师生交流平台开展增强学生实践感受、强化团队精神宣传的拓展性活动;第二,建立校园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规范、准则等进行全面规范限制,形成规范性行为意识的基本文化环境;第三,定期进行思想意识教育和宣传活动,传播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文学观念等,以文化小组或文学文化节等形式对学生的道德觀念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第四,定期开展家校交流活动,以家庭走访、家长访谈会议等形式,由教师和家长进行定期沟通,发现家长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正,让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和发展中来,对学校教育进行补充和辅助。


  参考文献


  [1]张菊芳.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德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5(14)


  [2]王玉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初中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J].学周刊,2016,26(26)


  作者:裴中卫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