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中语文论文

透视新型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包容性和交互性

2016-06-08 13: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小学、初中课堂的包容性受到较大关注,因为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致使语文课堂成为他们延伸认知的主要领域,对小学、初中课堂的包容性提出很高的要求,对它的研究也就渐入人们的视野,而高中语文课堂受高考升学压力的影响,对其关注的重心被放到了课堂效益、考分、考能、题型、解法及写作技能上。而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包容性和教学活动的交互性的研究很少很少。主持人在“知网”“龙泉期刊网”以及“百度文库”中作了文题和关键词搜索。均未发现类似的研究课题和相同的课题名称的表述。因此,可以粗断的结论是本课题有一定的新颖度和研究价值。


  一、相关概述分析


  1.新型语文课堂的含义。新型语文课堂:所谓“新型语文课堂”是指在新的教育形势、新的高考模式之下、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过程中,有别于以往传统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依循传统的人本教育思想,凸显文以载道,以“文本”为“人本”服务的特点,优化课堂的实施环节,节能增效,从而在多维度超越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是课改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使他们“通过同化和顺应将原有认知结构变为新的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新型高中语文课堂。


  2.课堂的包容性含义。课堂的包容性:是指语文课堂在突显语文为载体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应该更具开放性,要融人更多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元素和教育方案,体现“大语文教育”的广博和丰富的特点。如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古典涵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美学艺术教育等。


  语文这门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作用,还具有人文性内涵,其主要是因为该学科跟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语文,也正是如此,才赋予了该科学强大的包容性。虽然在课堂上学习好语文很重要,但是要想真正学习好语文,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经常参加社会实践,开展课外阅读、经常跟他人交流等。


  3.课堂的交互性含义。核心概念三:课堂的交互性:是指课堂中师生、生生、生师、生本互动过程中所呈现的特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学生成长中的意识碰撞,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互相促进。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学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学模式也不能一尘不变。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且富有活力的。因而新型高中语文课堂应该具有活力,让学生和学生、学生和书本、学生和教师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


  二、透视新型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包容性和交互性的意义


  1.满足新课程标准的需要。透视新型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包容性和交互性特点的背景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各学科有效教学命题的提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高中语文课堂在授课思想、教学内容、教化意识上的兼容性。其中课堂的包容性研究的价值在于大语文教学思想的再深化和大语文意识的再升华,有利于推进“大语文”在高中教学中的凸显。而“交互性”则是研究髙中语文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所呈现的特质。


  2.打造立体的多维的课堂的需要。针对高中生的特点,高中语文课堂应兼容更多的内容,以语文作载体,来满足高中生在思想成长、知识吸收中的需要。寻找语文学科与其他 学科之间的交集,寻求立体的教学效益。语文课堂除了体现一般课堂的特点外,还应呈现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从而提升语文的魅力。


  把语文课堂作为一类平台,兼容更多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人文性的内容。把语文课堂与文学世界对接起来,以文学的表现内容来丰富语文课堂,产生更多交互活动。把语文素养的提升与高中生成人感的需求巧妙对接,寻找最有效教育途径。新型语文课堂中应渗透生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古典涵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美学艺术教育等。


  3.实现新课程标准与语文课堂的对接的需要。透视新型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包容性和交互性特点是为了研究新课程标准与高中语文课堂的对接的最佳方式与途径,努力达成顶层设计的期冀与目标;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效提升的方法和艺术以及提升的具体环节。如何实现“减排增教”;探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立体融人更多的内容提升语文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丰富高中语文课堂内容的有效方案;探寻高中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式;寻找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途径、新通道、新艺术、新效果、新境界。


  三、如何透视新型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包容性和交互性


  1.要实现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透视新型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包容性和交互性特点要实现四个有机结合:一是要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跟其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要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跟如何做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文化强素质高的人才;三是要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跟发展其智力素质、非智力组织有机结合起来,语文教学本职为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该能力的发展又跟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点表现在学生的读、写、听、说等方面;四是要讲学生的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其主要是因为这四者具有想通之处,所谓听,即用耳朵读;所谓说,即用嘴巴写;而读则是用眼听,写则是用笔说,四者之间本来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但是纵观传统语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忽略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即便在升学考试中也没有针对听说设定专门的考试命题,再加上当前在现代化信息背景下,学校缺乏对听说的高度重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只教读写,不教听说;只考读写,不考听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语能力的提高。


  2.将重心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研究上。透视新型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包容性和交互性特点需要把重心放在高中语文课堂包容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的研究。思考语文课堂中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地开展师生、生生活动的研究,高中语文课堂如何通过“包容和交互”实现突破的研究,高中语文课堂的包容性可以从那些方面进行分解、分析,高中语文课堂上交互性可以从那几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等问题上。


  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讲究策略,把握生命教育的正确时机,加强生命意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从而更加珍惜生命。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在言传身教中传递生命教-172-育、在阅读过程中感悟生命教育、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课外活动中感悟生命教育。


  3.以学生为本,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必须以学生为本,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为学生营造出平等、轻松的学习氛围,彻底消除学生课堂上的思想包揪和学习压力。记得我曾经看到一位学生在其日记中写道:语文老师是一个极其温柔的人,若将其他学科的老师比作时一团烈火,那语文就好似一方纯净的甘泉,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即便答错了问题也不会惴惴不安,常常带着愉悦而平静的心态去上语文课,那感觉美极了。学生对语文老师的赞美和喜爱,更坚定了轻松学语文的观念。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仅仅只有轻松的学习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语文老师在备课方面多下工夫。特别是随着新课标颁布,学生经常会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若语文教师能够应对自如、善于梳理,及时探索其中的共性和规律,相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将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凸显出来。


  4.动员一切条件开展语文教育。语文作为社会的产物,而要想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虽然学校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单凭借学校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联合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功能,组织并动员社会中可能争取到的一切条件用于语文教育,如此才能够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但是从当前我们开展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常常是过于注重课内教学,忽视课外教学,更不会顾及社会实践,即便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仅仅重视对语言文字的教学,很少将语文表达跟社会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是沿袭的传统教育模式。因此在新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该积极朝学生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跟其日常生活巧妙结合起来,将语文教育跟做人巧妙结合起来,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跟发展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素质巧妙结合起来,将读、写、听、说四个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其语文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型高中语文课堂要通过“包容和交互”实现突破。探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立体融入更多的内容来提升语文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丰富高中语文课堂内容,探寻高中语文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式为语文课堂教学再注新泉。


                                                                     张曰虎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江苏盐城2247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