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更是促进了外语的学习热潮。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调查和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数据显示,中国学习日语的人数早在2012年级突破了100万人。截至2015年12月30日,日语已成为我国目前无论是学生人数还是学校的办学规模上,继英语之后的外语大户。可是在目前,国内对日语的教育教学特别是有关中职日语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相较于英语的教育教学来说可谓寥若星辰。本文将从作者近20年的日语从教经验和目前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谈谈在中职日语实用型教学和趣味性课堂探索中的一些感受和经验。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目前的中职学生大部分还是在中考分流中,因为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应试教育的学习者转到技能型的学习者。所以他们会存在以下普遍的情况:
1.学习目标不明确
进入中职学校后,大部分的学生家长没了原来的目标,学生也没有下一步的學习动力。因此,他们无求知、上进的愿望;不想上课或上课不专心听讲,日常的时间基本上用于玩手机、看小说、打游戏、谈恋爱等。
2.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对、缺乏学习兴趣
大部分的学生因为在初中时,有的没能找到一套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没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得要领、学习效率低,对传统教学没有兴趣。听课效果差,不善于利用身边的学习条件。
3.缺乏自信,有自卑感
受传统的社会认同度影响,中职学生优越性差,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对学习丧失信心。常对学习表现为冷漠,厌倦、缺乏兴趣。
4.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中职学生,他们刚刚从初中毕业,心理都还不够成熟,具有较强的虚荣心,表现的欲望较强。在初中遭受“冷落”的学生,往往在新的环境中会找机会引起老师的注意。
前3点特性是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克服和改正的,而第4点特性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制造事端的不良因素,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理解,却是引导中职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克服自卑感的一个突破口。
二、中职学生语言学习动机
对于90后和00后来说,关于日语的学习途径很多,互联网、多媒体设备、电脑、电子词典、跟读机、智能手机等等,可以利用的现代化学习资源应有尽有。中职学生的学习语言学习动机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学习,他们的日语学习动机往往仅仅是对日本动漫感兴趣,喜欢听日语歌曲和日本的偶像。
三、中职日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观有助于教师调整改进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今课堂,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者,或仅仅是传授者,教师在大部分的场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基于中职学生的特性,中职的日语教学应更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学有所获,慢慢获得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实用性,最终达到掌握基本的日语会话和书写技能。
四、实用型教学和趣味性课堂应有效融合
自2010年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者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发现式学习、任务型学习以及借助多媒体的口头报告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式教学不再陌生。基于中职学生的学习特性,我们的日语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也不能完全依靠简单地改变或者植入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注重技能的培养。
伊东祐郎(伊東 祐郎(いとう すけろう、1955年11月 - )は、日本の言語学者。専門は、応用言語学、日本語教育学。東京外国語大学国際日本学研究院教授。)曾指出:如果教师的指导方法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一致,或者教学活动与学习策略不契合的话,教学效果势必降低,学习效果亦难期待,建议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开发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教师的教学训练策略必须是以“我要学”为前提,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趣味性课堂可以丰富知识的层次感,改变单纯记忆的乏味。
鉴于以上情形,中职的日语课堂教学只有先从趣味性课堂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穿插适当的歌曲和游戏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减低语言记忆的枯燥性。
1.课堂教学中,歌曲的作用
在日语假名的学习中,中职学生一般都反映假名不容易记忆。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可以在教授假名的同时,教授日语假名的“五十音图歌”。这样学生在学习时,不是简单地操练乏味的假名,而是通过学唱歌曲,就能记下“五十音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在第4节课的时候,就可以掌握五十音图的拼读和识别。
2.课堂教学中,游戏的作用
语言学习往往是最枯燥的。为了让学生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教学。那样技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减低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运用游戏教学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实操法
实操游戏法主要用于学习单词,即单词接龙游戏。让学生在快速呈现和反复操练的过程中巩固单词
①快速实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接力的方式尽可能快速的把老师教授的单词念出,速度快且正确的小组为优胜)。
②反复实操(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量多次地重复单词,次数多者为胜)。
(2)巧妙激趣法
激趣游戏法一般用于新知识的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对新知识的兴趣、启迪思维。
例如“猜猜看,老师可以准备相关的资料,请同学到讲台看过资料后表演给同学看,并让同学猜。这个游戏即可以复习词汇和句子,又能为学新课做准备。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
(3)互助、合作法
互助、合作性游戏属于小组游戏的一种,可以是展示性的,也可以是竞争性的。具体方法有角色表演和作品展示;而競争性合作游戏则通过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激发起学习兴趣,具体方法有对话表演和接龙游戏等。
(4)开拓、引申法
开拓、引申性游戏一般用于教授新知后。目的是帮助学生把新旧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这种游戏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已有的记忆,促使他们回忆出更多的内容,达到复习的目的。
在课堂中运用游戏的还要注意几点:
(1)根据教学的内容、目的精心设计游戏。
(2)注意课程中游戏的类型搭配与时间安排。
(3)游戏难度要分层,尽量让学生有选择。
(4)设计游戏要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5)游戏的设计要注意实用性。
(二)实用型课堂更贴近中职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语言只有不间断使用才不会遗忘。我们在激法了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后,还要注重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否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中职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对这种教学有一定抵触,所以我们在日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尽量避免我们固有的素质型教学模式,从实用型的教学模式考虑课堂设计。
在实用型的课堂教学要掌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2)学以致用
(3)授人以渔
在掌握好以上原则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语言教学。
1.正视动漫和游戏对中职生的影响,积极引入实用型课堂教学。
比如中职学生大都喜欢看动漫,我们就尽量在动漫中找到要完成日语教学任务。在教授日语的“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初(はじ)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愿(ねが)いします。)”,这句寒暄语时,如果按照惯例,老师范读,学生模仿跟读的话,一节课,学生很难印象深刻,并且记下来。但是我在动漫《NANA》中找到了相关的视频,学生看后,非常感兴趣,学习兴趣高涨,一句原来需要2-3次课反复巩固的寒暄语,一节课就能让大多数的学生记忆深刻。而且把适当的动漫片段植入课堂教学中,又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习日语的有效性。学生一旦掌握句型,就能看得懂动漫。这让他们很直观地觉得,日语对他们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是遥遥不可期的一个愿景。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学习语言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但是这对于老师来说,无形中增加了非常多的工作量。仅仅是找单词的视频节选,还相对简单,但是要找到合适的句型视频还是不容易的。目前已经收集整理了校本教材《动漫日语100句》和《玩转日本50句》。
2.高度重视情景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掌握对话。
在学生通过动漫和游戏的片段记住单词和句型后,要进一步强化地进行情景模拟训练,那样,学生刚记下的知识才能较好地内化。我们可以根据动漫的场景,稍微改动一下,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对话。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用上老师提供的关键词和句型合作进行情景对话。比如:南宁市是东盟国际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我们就可以以这个为大背景,让学生自己设计关于问路的场景和对话。那样学生原来记忆的词汇和句型就可以一一用上。对于这样一个实实在在在眼前发生的大事,学生既有自豪感,又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同时教材所要求的句型和单词又得以充分的练习。真正达到日语教学的目的。
3.充分发挥Q群的平台作用,建立一个日语的语言环境。
要不断增加日语教学的实用性内容,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连贯性的教育,这就需要能够提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有效结合。而且要让中职学生课后还能经常使用日语,给自己营造一个语言环境,只靠他们自身的学习意志力是非常困难的事。这就需要老师去进行合理的引导。鉴于中职学生几乎都有Q号,并喜欢聊天的特性。我们可以在老师的主导下,建立一个学习日语的Q群。在群上发布学习资料,布置作业,也可以在群上进行语音聊天。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
以上是我对中职日语实用型教学和趣味性课堂的一个探索性研究,当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这种实践教学课的改革还需要更多实践和时间来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对老师这个教学上的领路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老师的兴趣和爱好要时刻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导向,尽可能地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能为我们的语言教学合理利用。从而使学生的所学知识能够真正学以致用。真正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大峰,林洪,冷丽敏.教师、课堂、学生与日语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曹大峰,林洪.日语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上海:上海滑动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