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中语文论文

四川省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情况研究

2016-05-14 16: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四川省在2010年秋季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其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次重要内容就是开设和实施选修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四川省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设和实施现状如何,高中语文选修课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如何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对四川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很有必要。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了解四川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的现状,即选修课的设置方案、选修课内容、选修课管理、选修课评价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四川省高中语文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效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本调查研究将提供高中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其他学科选修课的开设及其他类似地区有效实施高中语文选修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调查的总体设计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从高中选修课的设置方案、选修课内容、选修课管理、选修课评价等几个维度设计关于教师和学生两类调查问卷,调查后进行整理、分析。


  访谈法:通过与语文老师以及学生交谈,了解老师和学生对语文选修课实施的看法,听取教师和学生们对如何有效实施语文选修课的建议,从而为选修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


  (二)调查研究对象的选取在四川省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查,包括一类学校3所,二类学校5所,三类学校6所。其中,二类学校1所、三类学校6所没有开设语文选修课。在剩余的7所学校中共向老师发放调查问卷(老师卷39份,有效问卷39份;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学生卷420份,其中有效问卷372份。并且在开设有语文选修课的学校中,共采访师生33人。调查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问题、教学评价、课程资源、课程指导等。


  三、调查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对选修课的认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教师对选修课的认识存在分歧。大部分老师赞成语文选修课的开设,认为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的理念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也有部分老师认为语文选修课理念和实际教学效果都不错。小部分老师反对选修课的开设,认为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实际教学要求联系不紧密,无法实施。


  此外,学生的看法也不容忽视。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语文选修课的总体态度是赞成的,其中有23%的学生抱有极大的期待,67.5%的学生觉得按规定完成任务即可;仅有少数学生持无所谓、不关心的态度。学生大多期待通过轻松有趣的选修课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希望将电影、动画等引入课堂,增加内容的感染力。

  

blob.png

blob.png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要求与师生、学校的实际需求是存在脱节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调查中,升学因素高居首位,大部分还是师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选修课程是作为必修课程的补充和拓展,服务于高考的“唯分是举”的教育局面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来破解高考招生制度这一难题。当然许多老师也注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课程目标,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教材的选择


  目前选修课程在省、市、县(区)乃至学校各层面的实施情况并不统一,各学校在选修教材的选用、编制上并不规范。以四川省某重点高中为例,语文选修课在该校的开设基本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且多集中在高一年级,而高三年级“原则”上不开设语文选修课程,并且即使在高一年级,任课教师的自主权力也受到学校相关政策的限制和师生、家长对于成绩追求的束缚,这就使得语文选修课的尝试面临尴尬境地。教材的使用缺乏科学性、规范性,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初衷,课程体系也尚待健全与完善。

  

blob.png

  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学校的语文选修课使用的是人教版语文选修教材,根据学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从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这五大模块中选择教材。有的学校专门成立了选修教材编制小组开发全校的选修课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应用的能力。有的学校是老师自主选择选修教材中心部分的内容,主要依据自己的专长、对考生考试有帮助的内容来展开教学,重在培养


  学生应试和创新的能力。


  1.课堂教学方式


  不难发现,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也不一致。在形式各异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中,教师主要采用讲授式、合作讨论式、自主探究式、专题式、讲座式等五种课堂教学方式,其中讲授式和合作讨论式被较多使用,更受教师欢迎。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教学思维与模式的变革,但这种变革是不彻底的,传统教学体系向新课改教学体系的过渡仍然需要时间与不懈努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因循守旧使得学生对于课程的期望值降低,但大胆创新又可能使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是必要的,也是困难的。


  (三)选修课的评价状况


  1.各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考查方式

  

blob.png

  在参与调查的学校中,各学校采取了不同的考查方式对语文选修课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价。近三成的学校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考查之外,剩余的学校都采取一种或多种考查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所占比例最大的考查方式是考试和平时作业表现。但这种如上文所述的因循守旧传统显然不能达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大课程目标。


  2.师生对选修课的满意度


  受访学生中对选修课的实施表示很满意的仅占一成,接近四成认为比较满意,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选修课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丰富高中学习生活、扩宽知识面、培养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等。对于学生而言,选修课在学习习惯上带来的转变是很小的,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老师仍旧是课堂的讲授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blob.png

  对于老师而言,选修课未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有多方面原因,过半教师认为高考压力过大,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细致教授选修课程,高考才是最重要的风向标。一部分教师认为选修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生来说没有显著的教育意义:学校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家长配合度不高;学生积极性不足。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政策等各种条件还不足以很好地支撑选修课的全面开展。学校在管理体制上一时间难以转变;语文选修课的开设既受学校管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制于学校师资力量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包括教师间的素质能力差异,也包括教师自身的语文素质发展的不平衡。


  总之,经过调查与数据采样分析,我们认为四川省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在设置与实施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语文选修课课程体系尚待健全与完善;教材使用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理论要求与实际需求存在脱节;选修课的实施受多种因素影响。

  

blob.png

  四、选修课实施对于师范生素质培养的启示


  (一)夯实基础,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


  选修教材是21世纪语文教学中的新生儿,与人教版新课改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内容相比,选修教材的内容富有更深、更广、更新等特点。以“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五大分类为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15册课本,足见知识内容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学习层次之深,且这些教材在选择内容上也加入了一些相较于必修教材更新锐更前端的学科知识如: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流派的小说知识,这在过去的必修教材中都是未曾出现过的,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授课艺术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应怎样上选修课,怎样做内容的取舍和知识的讲解才能改善现今选修课较为尴尬的局面?这个问题需要师范生思考和探索。在校师范生是一线教师的后备力量。选修课程对教师的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夯实文学功底、提高个人素养也就成了在校师范生学习的当务之急。大多数高师院校的中文专业都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语言学、写作学等课程,基本涵盖了选修教材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但为适应选修课程的新要求,在校师范生在课堂上听取老师的讲解之外还需要在课外做更广泛的延展阅读和更深刻的理解研究。一篇文学作品的魅力是几十分钟的课堂时间远远不够诠释的,需要课后做更完整的原著阅读和鉴评文章阅读。只有在校学习时的积淀足够深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给学生带去更多也更经典的知识。


  (二)培养师范生的探究学习精神和能力


  选修教材中有为数不少的长篇名著节选,篇幅较长,不可能做到像必修教材课文那样的精讲。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在课后阅读原著,自主学习,才能体会名著魅力;很多课文的主题也并非是单一的,而需要多元化理解。学生就像一只需要哺育的幼雏,这种探究能力的养成也需要老师的引导。想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就应当有一桶水。因此,在校师范生需要在自身的自学能力、探究学习能力上多花心思。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勤思考、勤查阅并敢于形成和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与此同时,在走上讲台之后也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创新思想和督导观点。只有教师自己具备这样的创新、探究能力,才能为师为范,教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选修课程。


  (一)加强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选修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反映出来最大的问题在于课堂内容的难以控制。由于选修课程的课文有的篇幅较长,有的内容开放性极强,有的理解难度较大,有的知识极具新锐性,为教师授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也是在校师范生本科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训练模块。但仍存在知识老化、训练方式僵化等现象。新课标选修教材授课的高难度给师范类高校教育技能训练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一个契机。


  作为在校师范生应该以更认真的态度对待微格教学、试讲等这些对教学技能培训的实践性课程,并在训练的过程中自我摸索、自我总结,也可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同学之间互相探讨,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可在假期和空闲时间,积极进行教育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授课能力,并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一个自由、平等、丰富、生动的知识殿堂。只有将课堂演绎得更有趣味才能更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唯有将扎实的语文功底、积极的探究精神和过硬的授课技能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才能把语文选修课上得有声有色,使选修课程发挥出它本有的魅力,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张黎

                              (西华师范大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