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利用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素质的技巧

2015-08-04 08: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高度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今天,如何发挥课内外活动的教育功能,使其真正起到辅助和补充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我们只有充分挖掘学校课内外活动资源,才更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一、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配合
  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各种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第一素质,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决不能偏离。在基础教育方面,我们的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质与量同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逊色,中学生在奥林匹克竞赛频频获奖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相比之下缺少的是学生对学习知识过程的感悟性的思考,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因。素质教育的加强,只靠课堂教学还不够,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让学生有成果,充分享受探索的成就,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智慧,从探究实践中体验、思考和感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减负而是学习知识过程中所缺乏的感悟。学生从直接得到知识向通过感性认识再感悟后获得知识的过程转变,而能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就是智慧的形成。课外活动中,那些肯下苦功夫,下大力气搜集相关资料的学生,他们的作品才是成功的。应让学生懂得,真正的英才并不是天才,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首先要具有吃苦精神,从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渴望,才能把学习中的苦学变成乐学,才能去忘我地进行自主学习。素质教育所倡导的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使德智体美劳和社会实践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造就真正能担负起振兴中华民族伟业的建设者。
  二、素质教育中如何开展课外活动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实践性较强。课外活动能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丰富智慧,在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乐于助人、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韧性。课外活动要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要尽可能多的开展有质量的课外活动,如小发明、小制作、野外采集或观察等。教师不要认为活动课只是让学生学习紧张之余轻松一下的课堂,尤其是科技制作课,要让学生做大量的准备,这样小组活动中的交流才有说服力,在活动中把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展课外活动时,学生需手脑并用,如进行科技制作和标本制作都需要动手和动脑相结合,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外活动需要教师适时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应是个学者,能够迎接挑战,有较强的创新欲望,学生主要是靠自己努力完成处理问题。在课外活动中,学生需要阅读、观察、整理资料,认识新事物,提出新问题,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课外活动的作用
  (一)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课外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快乐,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学生动手、动脑,随之独立思考、刻苦钻研,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形成了智慧,这样有利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青少年智力的充分发挥,他们从中得到各种探索的愿望与要求的满足,反过来又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课处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活动空间,而且把从课堂获得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使学生各种技能技巧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张扬学生的个性
  课外活动是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有效途径。每个青少年思维发展的路径都是独特的,课堂教育,只把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唯一标准,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学生个性差异和爱好,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就会受到约束。课外活动可把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一展才华和天赋的机会,把参与活动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接受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教育。
  (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人的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认知要素,还要受到健康情感的激励、高尚人格的引导、顽强意志的支配和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驱动。教师应认识到,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课外活动的重要问题。课外活动的开展,如植树活动、文娱活动、文化活动和敬老助残活动,尽管形式不同,都包含着传统教育、理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使学生养成富于同情,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课内外活动在落实素质教育中应成为重要力量,以其独特的教育功能,独特的组织形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其独特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